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1分离定律知识点

(2014-04-14 09:15:40)
分类: 高中生物必修二

一、花(了解)

1.花的结构

雄蕊:花药、花丝

雄蕊:柱头、子房

子房由胚珠、子房壁组成

胚珠由珠孔、胚囊、珠被组成

http://s4/mw690/002FVsKPzy6I94FN6n173&690

http://s14/mw690/002FVsKPzy6I94OksnH6d&690

http://s12/mw690/002FVsKPzy6IhPkTqb17b&690



2.花的种类

两性花:同一朵花中既有雄蕊又有雌蕊

单性花: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中有雌蕊

http://s15/mw690/002FVsKPzy6I9580bAq1e&690

http://s12/mw690/002FVsKPzy6I958I8hZ3b&690

3.花的受精

自花传粉: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异花传粉:两朵花之间的传粉过程(可以是两性花或者是单性花)

闭花传粉:花在未开放之前因雄蕊和雌蕊都紧紧地被花瓣包裹着,雄蕊花药中的花粉传到雌蕊的柱头上

胚囊中受精卵染色体2N,受精极核染色体3N


 

二、融合遗传

1.观点:

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出介于双亲之间的性状

2.教材实验:

一瓶蓝墨水和一瓶红墨水倒在一起,混合液是另外一种颜色,再也无法分出蓝色和红色

红牡丹与白牡丹杂交后,子代牡丹花是什么颜色?

 

三、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1.取材:豌豆(选择题)

(1)优点

①纯种:自花传粉、闭花受粉

②相对性状:易于区分

③生长周期短、易于栽培

④子粒较多,数学统计分析结果可靠

(2)性状和相对性状(选择题)

①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②举例:

种子形状:圆滑和皱缩

子叶颜色:黄色和绿色

种皮颜色:灰色和白色

豆荚形状:饱满和不饱满

豆荚颜色:绿色和黄色

花的位置:叶腋和茎顶

茎的高度:高茎和矮茎

http://s15/mw690/002FVsKPzy6I5RKr1H81e&690

2.实验步骤(理解)

(1)选择亲本(理解)

父本:异花传粉时供应花粉的植株

母本:异花传粉时接受花粉的植株

 

研究方式: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重点理解)

(综合题会出现这个概念)

正交:若甲为母本、乙为父本的交配方式

反交:甲为父本,乙为母本的交配方式

 

(2)去雄

花粉未成熟去掉母本花的雄蕊套袋以防雌蕊受粉

 

(3)授粉

①取下母本花上的套袋,将父本花的成熟花粉撒在母本花的雌蕊柱头上

杂交:指不同基因型的生物之间的交配方式(理解)

③异花传粉:雌花和雄花经过风力、水力、昆虫或人的活动把不同花的花粉通过不同途径传播到雌蕊的花柱上,进行受精的一系列过程叫异花传粉。与自花传粉相比,是一种进化方式。

 

(4)套袋

将纸袋再套上,以防外来花粉混杂,保证杂交实验的可靠性和结论准确性

 

(5)挂牌标记

注明杂交亲本的类型、基因型、表现型、授粉日期

 

(6)杂种F1代自交

自交:基因给成相同的生物个体之间相互交配的方式,对植物来说是自花受粉同株异花受粉(理解)

自花传粉(self-pollination):花粉落到同一朵花雌蕊柱头上的现象。自花传粉植物是两性花

 

3.实验结果(重点)

(1)F1只表现显性性状

显性性状: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亲本杂交,子一代中显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亲本杂交,子一代中未显现出来的性状

(2)F2中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接近3:1

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四、假说-演绎法

1.提出问题

为什么子一代都是高茎没有矮茎的呢?

为什么子二代中矮茎性状又出现了呢?

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是偶然吗?

是什么原因导致遗传性状在杂种后代中按一定的比例分离呢?

2.提出假设

(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纯合子: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

杂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3.验证假说

测交实验(重点)

目的:验证F1在形成配子时遗传因子的行为

测交:杂种子一代与隐生纯合子杂交的交配方式

 

五、F2性状分离比为3:1需满足以下条件:

1.F1个体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

2.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3.F2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同

4.遗传因子间的显隐性关系为完全显性

(5)观察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

 

六、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验证3:1和1:2:1)

1.实验目的:

认识和理解遗传因子分离和随机组合与生物性状之间的数量关系

理论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差别

2.实验原理

孟德尔对性状分离现象解释的基本原理

3.实验步骤:

取两小桶

分装小球(在甲、乙两个小桶中放入两种彩色球各10个)

混合小球(分别摇动两个小桶,使小桶中的彩色球充分混合;每次抓取统计过的小球都重新放回桶内,原因是保证每次抓取小球时,成对的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分离形成数目相等的两种配子

随机取球(用左、右手分别同时从甲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并记录)

重复实验

将小球放回原桶中,摇匀,重复4次,随机取球50-100次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4.实验成功的关键

模拟实验重复次数越多,实验越准确

每次抓球以前,必须摇动小桶中的彩球,使两色彩球充分混合

每次抓出的小球记录完毕之后必须放回小桶中,不能将两桶中小球相混

(5)实验结论

假说和实验统计数据是否一致

(6)总结规律(重点)

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七、常见几种交配类型的特点

1.杂交

(1)探索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的传递规律

(2)将不同优良性状集中到一起,得到新品种

(3)显隐性性状的判断

2.自交

(1)可不断提高种群中纯合子的比例

(2)可用于植物纯合子和杂合子的鉴定

3.测交

(1)验证遗传基本定律理论解释正确性

(2)高等动物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

4.正交和反交

(1)检验是细胞核遗传还是细胞质遗传

(2)检测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八、等位基因和非等位基因

1.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2.非等位基因

(1)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其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2)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其遗传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3.复等位基因

若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置上的等位基因的数目在两个以上,称为复等位基因。如控制人类ABO血型的IA、i、IB三个基因,ABO血型由这三个复等位基因决定。因为IA对i是显性,IB对i是显性,IA和IB是共显性,所以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只能是:

A型血IAIA、IAi    B型血IBIB、IBi   AB型血IAIB     O型血ii

 

九、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判断

1.根据子代性状判断

(1)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2)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子代所出现的新性状为隐性性状。

2.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

具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2性状分离比为3:1,分离比为3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3.两个有病的双亲生出无病的孩子“有中生无”,是显性遗传病;两个无病的双亲生出有病的孩子“无中生有”,是隐性遗传病

http://s11/mw690/002FVsKPzy6IdUeEJR06a&690

4.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判断显隐性

(1)这个物种遗传上可以自交

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各自进行自交

①第一种情况:有性状分离

子代发生性状分离的,亲本性状为显性性状

②第二种情况:亲本各自自交后无性状分离

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2)这个物种遗传上不能自交

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

②  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②出现性状分离,与亲代具有相同性状的子代回交

a.  有性状分离该性状为显性

b.  无性状分离该性状为隐性

 

十、分离定律的验证方法

1.测交法:让杂合子F1测交,如果测交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符合1:1,则说明基因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2.自交法:让杂合子F1自交,如果F2代性状分离比符合3:1,则说明基因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3.花粉鉴定法:对于一些特殊生物可采用一些特殊的鉴定方法,如非糯性水稻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会呈现不同的颜色,所以可以直接通过鉴定花粉来确定配子的基因型,从而对分离定律进行验证

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橙红色。下列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的观察结果中不能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的是(A)

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

B.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橙红色

C.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橙红色

D.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橙红色

 

水稻的非糯性(W)和糯性(w)是一对相对性状,前者花粉含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后者花粉含支链淀粉,遇碘呈橙红色。现有一批纯种非糯性水稻和糯性水稻以及一些碘液,请设计方案来验证分离定律。

(1)实验方法:F1花粉鉴定法

(2)实验步骤

I.让纯种非糯性水稻与糯性水稻杂交,获得F1杂合水稻

II.F1开花成熟时取其一个成熟花药,挤出花粉,置于载玻片上,滴一滴碘液并用显微镜观察

(3)实验预期现象:花粉一半为蓝黑色,一半为橙红色

(4)对实验现象的解释: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并最终形成两种不同的配子,从而直接验证了分离定律

(5)上述得到的水稻在抽穗时套上纸袋,让它们自花传粉,结果穗上的非糯性水稻与糯性水稻的比例为3:1 ,符合分离定律

 

 

十一、纯合子(显性纯合子)、杂合子的判定

1.自交:若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亲本一定为杂合子;若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则可能为纯合子。只适用于植物,不适于动物。

2.测交:让待测个体与隐性类型测交,若后代出现隐性类型,则一定为杂合子;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个体,则可能为纯合子。

待测对象若为生育后代少的雄性动物,注意应与多个隐性雌性个体交配,以产生更多的后代个体,使结果更有说服力。

3.花粉鉴定法:前提是检测的性状在花粉中能表现,杂合体产生两种类型的花粉,纯合体产生一种类型的花粉。

只适合于产生支链和直链淀粉的植物且需要借助染色和显微镜进行观察

4.单倍体法:用花药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植株,并用秋水仙素处理加倍后获得的植株进行鉴定。植株性状若只有一种类型,则亲本为纯合子,否则亲本为杂合子。只适用于植物。

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A与a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群牛中(无角的遗传因子频率与有角的遗传因子频率相等),随机选出1头无角公牛和6头有角母牛分别交配,每头母牛只产了1头小牛。在6头小牛中,3头有角,3头无角。

(1)根据上述结果能否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请简要说明推断过程。

不能确定

假设无角为显性,则公牛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6头母牛的遗传因子组成都为aa,每个交配组合后代或为有角,或为无角,概率各占1/2。6个组合后代合计出现实头无角小牛,3头有角小牛。

假设有角为显性,则公牛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6头母牛可能有两种遗传因子组成,AA和Aa。AA后代均为有角;Aa后代或为无角,或为有角,概率各占1/2。由于配子的随机结合及后代数量少,实际分离比例可能偏离1:3.的以,只要母牛中含有Aa遗传因子组成的头数大于或等于3头,那么6个组合后代合计也会出现3头无角小牛和3头有角小牛。

(2)为了确定有角与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关系,用上述自由放养的牛群(假设无突变发生)为实验材料,再进行新的杂交实验,应该怎样进行?(简要写出杂交组合、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

从牛群中选择多对有角牛与有角牛杂交,如果后代出现无角小牛,则有角为显性,无角为隐性;如果后代全部为有角小牛,则无角为显性,有角为隐性。

 

野生猴中毛色白色极为罕见,某科研小组捕捉到一只白毛雄性猕猴,为了尽快利用这只白毛猕猴繁殖更多的白毛猕猴,按照遗传规律的最佳繁殖方案是 ()

A.与多只杂合棕毛雌猴交配

B.与多只纯合棕毛雌猴交配

C.与棕毛雌猴交配,F1近亲交配

D.白毛雄猴与F1棕毛雌猴交配

白毛雄猴极为罕见,可推断为隐性个体。说明在棕毛个体中,极少有杂合体,绝大多数为棕毛纯合体。

C.白毛猴与棕毛猴交配,F1全是杂合体,F1个体中雌雄交配,子代将有四分之一左右的个体为白毛猴

D.白毛猴与棕毛猴交配得F1,再让白毛猴与F1中的雌猴交配(F1个体都是杂合体),这样,子代中就会有一半个体为白毛猴

 

小麦抗锈病对易染锈病是显性。现有甲、乙两种能抗锈病的小麦,但只有一种是纯合子。下列方法对鉴别、保留纯合子抗锈病小麦最简便的方法是 (A)

A.甲、乙分别自交

B.甲、乙分别与隐性类型测交

C.甲X乙

D.甲X乙得子代后自交

B.测交还得准备一个隐性自交系,如果没有将没有办法

 

鸭蛋蛋壳的颜色主要有青色和白色两种。金定鸭产青色蛋,康贝鸭产白色蛋。为研究蛋壳颜色的遗传规律,研究者利用这两个鸭群做了五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http://s10/mw690/002FVsKPzy6IiFuZyn779&690
请回答问题:

(1)根据第1,2,3,4组的实验结果可判断鸭蛋蛋壳的_____色是显性性状。

(2)第3,4组的后代均表现出______现象,比例都接近_______。

(3)第5组实验结果显示后代产青色蛋的概率接近_______,该杂交称为________,用于检验_________。

(4)第1,2组的少数后代产白色蛋,说明双亲中的________鸭群中混有杂合子。

(5)运用_______方法对上述遗传现象进行分析,可判断鸭蛋蛋壳颜色的遗传符合孟德尔的________定律。

(1)青(2)性状分离 3:1(3)1/2 测交 F1相关的遗传因子组成 (4)金定 (5)统计学 分离

 

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1)-(4)中的遗传学问题(B)

(1)鉴定一只白羊是否是纯种(2)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3)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4)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10.禁止近亲结婚的原理

每个人都携带5-6种不同的隐性致病遗传因子,近亲结婚的双方很可能是同一种致病遗传因子的携带者,他们的子女患隐性遗传病的机会大大增加,因此我们法律禁止近亲结婚。

 

11.表现型与基因型的相互推导

(1)由亲代推断子代的基因型与表现型(正推)

http://s5/mw690/002FVsKPzy6IdVBTpTSa4&690

(2)由子代推断亲代的基因型(逆推)

I.基因填充法

根据亲代表现型写出能确定的基因,如显性性状的基因型可用A_来表示,那么隐性性状的基因型只有一种aa,根据子代中一对基因分别来自两个亲本,可推出亲代中未知的基因。

II.隐性纯合突破法

如果子代中有隐性个体存在,它往往逆推过程中的突破口,因为隐性个体是纯合子aa,所以亲代基因型必然都有一个a基因,然后再根据亲代的表现型进一步判断。

III.分离比法

显性:隐性=3:1 推出亲本AaXAa

显性:隐性=1:1 推出亲本AaXaa

全为显性 推出亲本:AAXA_(aa)

全为隐性 推出亲本:aaXaa

 

12.概率计算的方法

(1)分离比直接计算法:

概率=某性状或遗传因子组合数/总组合数*100%

I.若双亲都是杂合子(Bb),则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

II.若双亲是测交类型,则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

III.若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则后代只表现显性性状

IV.若双亲均为隐性纯合子,则后代只表现隐性性状

 

一对灰翅昆虫交配产生的91只后代中,有黑翅22只,灰翅45只,白翅24只,若黑翅与灰翅昆虫交配,则后代中黑翅的比例最有可能是(B)

A.33%       B.50%         C.67%         D.100%

 

(2)用配子的概率计算:先计算出亲本产生每种配子的概率,再根据题意要求用相关的两种配子概率相乘,相关个体的概率相加即可

一杂合子(Dd)植株自交时,含有隐性配子的花粉有50%的死亡率,则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 (C)

A.1:1:1 B.4:5:1 C.2:3:1 D.1:2:1

DD=1/2*2/3=1/3 Dd=1/2*1/3+1/2*2/3=1/2 dd=1/2*1/3=1/6

 

(3)杂合子Aa连续自交,第n代的比例分析

I.杂合子第n代所占比例:1/2n

II.纯合子第n代所占比例:1-(1/2)n

III.显性纯合子第n代所占比例:1/2[1-(1/2)n]

IV.隐性纯合子第n代所占比例:1/2[1-(1/2)n]

V.显性个体第n代所占比例:1/2 +1/2[1-(1/2)n]=1/2+1/2n+1

VI.隐性个体第n代所占比例:1/2[1-(1/2)n]

VII.连续自交淘汰隐性个体第n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1/2n/1/2+1/2n+1=2/2n+1

 

菜豆是一年生自花传粉植物,其有色花对白花为显性,一株有色花菜豆)生活在某海岛上,该海岛上没有其他菜豆植株存在,三年之后开有色花菜豆植株和开白色花菜豆植株比例是 ( )

A.3:1          B.15:7          C.9:7         D.15:9

三年核急壤(1/2)3=1/8

有色纯合体占比例为1/2*(1-1/8)=7/16

白色纯合体占比例为1/2*(1-1/8)=7/16

有色花:白色花=(1/8+7/16)/7/16=9/7

 

(4)杂合子Aa连续自交,淘汰隐性纯合子,第n代Aa比例

杂合子占比例1/2 显性纯合子第n代所占比例:1/2[1-(1/2)n]

淘汰隐性纯合子后杂合子占比例1/2n/1/2[1-(1/2)n]+1/2n =2/2n+1

 

(5)杂合子Aa自由交配

随机交配:指各种基因型的个体自由交配,个体之间交配机会均等

基因频率:对常染色体遗传来说,配子的比例即为基因频率

借助配子比例计算某一基因型在当代种群中所占比例,这种计算通常是用上一代基因频率,算下一代基因型占比例,而不能算隔代

 

I.算F1代中AA、Aa、aa所占比例

上一代中A的基因频率=1/2  a的基因频率=1/2

F1中AA所占比例=1/2*1/2=1/4

Aa所占比例=1/2*1/2*2=1/2

aa所占比例=1/2*1/2=1/4

 

II.算F2代中AA、Aa、aa所占比例

F1代种群中A基因相对数量=1/4*2+1/2=1  a基因相对数量=1/2+1/4*2=1

A基因频率=1/2  a基因频率=1/2

F2中AA所占比例=1/2*1/2=1/4

Aa所占比例=1/2*1/2*2=1/2

aa所占比例=1/2*1/2=1/4

 

III.F3...以后AA所占比例1/4 ,Aa所占比例1/2,aa所占比例1/4

 

(6)杂合子Aa自由交配,淘汰隐性纯合体

I.F1代中AA占比例1/4,Aa占比例1/2,aa占比例1/4淘汰aa,这时AA占比例1/3,Aa占比例2/3

此时淘汰掉aaF1种群中A基因相对数量=1/3*2+2/3=4/3,a基因相对数量=2/3

A基因频率=2/3  a基因频率=1/3

II.F2代中AA、Aa、aa所占比例

AA基因型所占比例=2/3*2/3=4/9

Aa基因型所占比例=2/3*1/3*2=4/9

aa基因型所占比例=1/3*1/3=1/9

F2代中淘汰aa基因型个体,AA基因型占1/2,Aa基因型占1/2

III.F2代中AA基因型占1/2,Aa基因型占1/2

A基因相对数量1/2*2+1/2=3/2  a基因相对数量=1/2

A基因占比例=3/4    a基因占比例=1/4

AA所占比例=3/4*1/4=3/16    Aa所占比例=3/4*1/4*2=3/8

把aa淘汰掉Aa占比例=3/8/3/16+3/8=2/5=0.4

 

用基因型为Aa的小麦分别进行连续自交、随机交配、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根据各代Aa基因型频率绘制曲线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D)

http://s8/mw690/002FVsKPzy6IdI8KnWL67&690
A.曲线II的F3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

B.曲线III的F2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

C.曲线IV的Fn中纯合体的比例比上一代增加(1/2)n+1

D.曲线I和IV的各子代间A和a的基因频率始终相等

曲线I是自由交配,曲线IV是连续自交,曲线III是连续自交去除隐性纯合体,曲线II是自由交配去除隐性纯合体

 

基因型为Aa的玉米自花传粉。图中可以表示自交系第n代的个体中纯合子的概率的曲线是(A)

http://s6/mw690/002FVsKPzy6IAS2qDRz25&690

A.a           B.b            C.c            D.d

 

 

 

假设某植物种群非常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基因不产生突变,抗病基因R对感病基因r为完全显性,现种群中感病植株rr占1/9,抗病植株RR和Rr各占4/9,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则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

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上一代中基因型只有Rr、RR各占1/2

R基因相对数量1/2+1/2*2=3/2   r基因相对数量1/2

R基因频率(配子比例)=3/4    r基因频率(配子比例)=1/4

子一代中感病植株rr占比例为1/4*1/4=1/16

 

已知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该对相对性状的基因A和a位于常染色体上,将纯种的灰身和黑身果蝇杂交,F1全为灰身,F1自交产生F2,将F2的灰身果蝇取出,让其分虽自交(基因型相同的雌雄个体互交)和自由交配,则后代中黑身果蝇所占比例(D)

A.1/8 1/9      B.1/6 1/4      C.1/8 1/6       D.1/6 1/9

F2灰身果蝇基因型1/3AA、2/3Aa

自交aa基因型比例2/3*1/4=1/6

自同交配:A基因相对数量=1/3*2+2/3=4/3 a基因相对数量=2/3

a基因所占比例2/3/4/3+2/3=1/3

aa基因型比例1/3*1/3=1/9

 

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重要材料,其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现将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F1再自交产生F2,将F2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产生F3,问F3中灰身与黑身果蝇的比例是(C)

A.3:1        B.5:1         C.8:1        D.9:1

F2基因型BB(1/4)、Bb(1/2)、bb(1/4)

B基因相对数量=1/4*2+1/2=1

b基因相对数量=1/2

B%=2/3、b%=1/3

F3中灰色果蝇有BB+Bb=2/3*2/3+2/3*1/3*2=8/9  黑色果蝇bb1/3*1/3=1/9

F3中灰身:黑身=8:1

 

(7)亲代的基因型在未确定的情况下,如何求其后代某一性状发生的几率

一对夫妇均正常,且他们的双亲也都正常,但双方都有一白化病的兄弟,求他们婚后生白化病孩子的几率是多少?

I.确定夫妇基因型及概率

夫妇基因型1/3AA、2/3Aa

II.Aa基因型能生出白化病孩子,概率为1/4

III.因此夫妻生白化病孩子概率为2/3*2/3*1/4=1/9

 

某白化病患者的父母和妹妹均正常,若其妹妹与一白化病患者婚配,则白化病男孩的概率()

A.1/4           B.1/6           C.1/2          D.2/3

I.妹妹基因型1/3AA、2/3Aa

II.与aa婚配生白化病孩子概率1/2,男性又占1/2

III.生白化病男孩概率为2/3*1/2*1/2=1/6

 

大约在70个表现正常的人中有一个含白化基因的杂合子,一个双亲正常但有白化病弟弟的正常女子与一无亲缘关系的正常男子婚配,问她所生的孩子患白化病概率 ( )

A.1/140       B.1/280        C.1/420        D.1/560

I.正常女子1/3AA、2/3Aa  正常男子Aa 1/70

II.Aa基因型能生出白化病孩子,概率为1/4

III.因此夫妻生白化病孩子概率为2/3*1/70*1/4=1/420

 

某些致死基因导致遗传分离比变化

1.隐性致死:隐性基因存在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时,对个体有致死作用,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红细胞异常,使人死亡);植物中的白化基因,使植物不能形成叶绿素,从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

2.显性致死:显性基因具有致死作用,如人的神经胶症基因(皮肤畸形生长,智力严重缺陷,出现多发性肿瘤等症状)。显性致死又分为显性纯合致死和显性杂合致死,若为显性纯合致死,杂合子自交后代显:隐=2:1

3.配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配子时期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有生活力的配子的现象

4.合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胚胎时期或幼体阶段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活的幼体或个体的现象

(2014湖南长沙雅礼中学中考)在家鼠中短尾(T )对正常尾(t)为显性。一只短尾鼠与一只正常鼠交配,后代中正常尾与短尾比例相同;而短尾类型相交配,子代中有一类型死亡,能存活的短尾与正常尾之比为2:1,则不能存活类型的基因型可能是(A)

A.TT     B.Tt    Ctt     D.TT或Tt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