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植物细胞的后含物

(2011-12-10 04:02:22)
标签:

杂谈

后含物:是细胞原生质体代谢作用的产物,它们可以在细胞生活的不同时期产生和消失,其中有的是贮藏物,有的是废物。一般有糖类、脂肪、角质、栓质、蜡质、磷质等,还有成结晶的无机盐和其他有机物,如丹宁、树脂、树胶、橡胶和植物碱等。

一、淀粉

    是葡萄糖分子聚合而成的长链化合物,它是细胞中碳水化合物最普遍的贮藏形式。

存在形式:在细胞中以颗粒状态存在,称为淀粉粒。

存在分布:所有的薄壁细胞、各类贮藏器官更为集中,如种子的胚乳和子叶,植物的块根、块茎、球茎和根状茎中都含有丰富的淀粉粒

http://s14/middle/92235b4fgb39bcd5b590d&690

                   豆类细胞淀粉粒

http://s6/middle/92235b4fgb39bf184eb25&690

                              马铃薯淀粉粒

              http://s4/middle/92235b4fgb3ad49f49093&690
 

1.马铃薯  2.豌豆  3.小麦  4.玉米  5.水稻

a.单粒淀粉粒  b.复粒淀粉粒  c.半复粒淀粉粒


产生:由质体合成,叶绿体光合作用产生葡萄糖聚合成淀粉,暂时贮藏,以后又分解成葡萄糖,转运到贮藏细胞中,由淀粉体重新合成淀粉粒,淀粉体在形成淀粉粒时,由一个中心开始,从内向外层层沉积。这一中心便形成了淀粉粒的脐点。一个淀粉体可含一个或多个淀粉粒。

    显微镜下看到围绕脐点有许多亮暗相间的轮纹,这由于淀粉沉积时,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相互交替地分层沉积的缘故,直链淀粉较支链淀粉对水有更强的亲和性,二者遇水膨胀不一,从而显出了折光上的差异。如果用酒精处理,使淀粉脱水,这种轮纹也随之消失。

形态特点:单粒淀粉粒,只有一个脐点,无数轮纹围绕这个脐点;复粒淀粉粒,具有二个以上的脐点,各脐点分别有各自的轮纹环绕;半复粒淀粉粒,具有二个以上的脐点,各脐点除有本身的轮纹环绕外,外面还包围着共同的轮纹。

二、蛋白质

    分为固体贮藏蛋白质和原生质体中呈胶体状态有生命的蛋白质。

    贮藏蛋白质分为结晶和无定形的。

    结晶的蛋白质具有晶体和胶体二重性,又称为拟晶体,蛋白质拟晶体有不同的形状,常呈方形。

http://s8/middle/92235b4fgb3ad96ebcdd7&690

                                  http://s8/middle/92235b4fgb3ada93d25b7&690


                                      蓖麻胚乳细胞内的糊粉粒

1.细胞壁   2.球晶体   3.拟晶体   4.糊粉粒    5.脂肪

    无定形的蛋白质被一层膜包裹成圆球状的颗粒,称糊粉粒。有些糊粉粒既包含无定形蛋白质又包含拟晶体,成为复杂的形式。糊粉粒较多分布于植物种子的胚乳或子叶中,有时集中分布在某些特殊的细胞层,如谷类种子胚乳最外面的一层或几层细胞,含有大量糊粉粒,特称为糊粉层。豆类子叶的薄壁细胞普遍具有糊粉粒,这种糊粉粒以无定形蛋白质为基础,另外包含一个或几个拟晶体。

分布:贮藏蛋白质积累在细胞液泡内,如豆类子叶细胞形成糊粉粒时,先从一个大液泡分散成几个小液泡,以后随着种子的成熟,每个小液泡内的蛋白质逐渐变为糊粉粒,这时液泡膜成为包裹在糊粉粒外面的膜。当种子萌发时,糊粉粒内蛋白质被消化利用,许多小液泡重新转变成一个大液泡。

三、脂肪和油类

    脂肪和油类的区别主要是物理性质的,常温下为固体称为脂肪,液体称为油类。脂肪和油类是含能量最高而体积最小的贮藏物质。

分布:是种子、胚和分生组织细胞中的贮藏物质,以固体或油滴的形式存在于细胞质中,有时在叶绿体内也可看到。质体和圆球体都能积聚脂类物质,发育成油滴。

四、晶体

http://s16/middle/92235b4fgb3ae024d44ef&690

    细胞内的无机盐常成各种晶体,如草酸钙、碳酸钙晶体,认为是新陈代谢的废物,形成晶体后便避免了对细胞的毒害。

分类:根据形状分

单晶:呈棱柱状或角锥状

针晶:两端尖锐的针状、聚集成束。

簇晶:由许多单晶联合成的复式结构,呈球状。

形成部位:在液泡中形成,有的细胞形成晶体时,液泡内先出现一种有腔室的包被,随后在腔室中形成晶体。因此,每个晶体形成后裹在一个鞘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