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药食同源·食疗本草----在食物本草中感受先民智慧

(2025-10-04 19:50:43)
标签:

皇粮国税博物馆

文献南阳

食物本草

药食同源

食疗本草

分类: 南阳民俗
        药食同源·食疗本草----
   在食物本草中感受先民智慧
        “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这是《淮南子·修务训》中记载药与食不分,即“药食同源”。自然界中,许多食物即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也具有“四性”、“五味”。也就是中药与食物是同时起源。药食同源·食疗本草----在食物本草中感受先民智慧

        清代医学家沈李龙系统整理《本草纲目》中食物条目,于康熙三十年(1691年)编撰的食疗本草专著《食物本草会纂》一书。按水、火、谷、菜、果等11卷分类,收录220种食物。该书在传承过程中,不断经过历代医家增补修正,对后世医学体系的研究发展有重要价值。药食同源·食疗本草----在食物本草中感受先民智慧

       现从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清嘉庆癸亥年《重镌食物本草会纂》一书,感受先民在社会生活中善于总结,敢于实践,在药食本草研究过程中给后人留下珍贵医药和饮食文化财富。药食同源·食疗本草----在食物本草中感受先民智慧

        该书以性味、主治、附方为主要编纂体例,附有”日用家钞“与”脉诀秘传”等实用内容,并融合实地采访所得食疗经验。作为清代食疗本草兴盛时期的代表作,其学术体系深刻影响了岭南医学发展 ,2024年新版被收录于《中国饮食古籍丛书》。药食同源·食疗本草----在食物本草中感受先民智慧

        该书开篇记述“人受天地之氣以生,即育百物以养其生。百物之名不析则误取性,不识則误食,误者在畿微之间。而人之死夭寿天係焉,神農有忧,而尝百草。。。。。。”因此,百物、百草对于民众医病,药食治疗至关重要。药食同源·食疗本草----在食物本草中感受先民智慧

       本书作者沈李龙,字云将,浙江杭州人,因自身患病经历专注食疗研究,于康熙三十年(1691)完成初稿,最终版本刊行于1691年。为弥补当时食疗文献的散乱状况,作者综合《本草纲目》体系与民间采集数据,构建系统的食物分类框架。药食同源·食疗本草----在食物本草中感受先民智慧

        全书采用三级分类法:第一卷至第九卷分水、火、谷、菜、果(上下)、鳞、介、禽、兽(上下)类;第十卷"日用家钞"收录救荒辟谷方、药性总义等应急知识;第十一卷"脉诀秘传"详解28种脉象诊断方法。药食同源·食疗本草----在食物本草中感受先民智慧

        该书条目编纂按照每味食物包含四个核心要素:一是性味归经,标注寒热温凉属性及归经路径;二是主治功效,明确对应病症与调理作用;三是形态特征,部分条目附实物插图;
四是应用附方,收载具体食疗配方及制作方法。药食同源·食疗本草----在食物本草中感受先民智慧

        该书精刻各种本草原图,系统整合明代之后食疗成果,将《本草纲目》中分散的食物条目提炼为独立学科篇章。首创"食治方"分类方法,影响后续《增补食物本草备考》等岭南食疗专著。书中记载的苍耳子粥、葱粥等方剂成为后世药膳配伍基础。药食同源·食疗本草----在食物本草中感受先民智慧

      《黄帝内经太素》记载:“五谷、五畜、五果、五菜,用之充饥则谓之食,以其疗病则谓之药”。后经几千年的发展,以药物和食物为原料,经过烹饪加工制成的一种具有食疗作用的膳食,既具有营养价值,又可防病治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因此,药膳是一种兼有药物功效和食品美味的特殊膳食。它可以使食用者得到美食享受,又在享受中,使其身体得到滋补,疾病得到治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