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没有校址不收费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民众教育开展的如火如荼

(2025-08-13 19:47:20)
标签:

皇粮国税博物馆

文献南阳

民众教育

公益教学

免除费用

分类: 教育史料
            没有校址•不收费用 ----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民众教育开展的如火如荼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民众学校教育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失学民众提供文化补习教育,其目标在于提升成人文化素质,以救亡图存为根本目标。民众教育通常由政部门或社会力量创办,课程设置以识字、常识、算数、三民义等为主,部分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增设其他课程。授课时间多在夜间或休假日。教师多为义务授课,部分由当地知名人士担任。 校址多借用小学教室或临时场地,也有随便找个露天地方。民众教育在全国蔚然成风,影响深远,成为我国现代众多教育途经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没有校址不收费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民众教育开展的如火如荼

        那时是民众教育学校到底如何?教科书内容如何设置?民众学习积极性如何?现通过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老课本中有关内容,解读民众教育是一所没有固定校址,不收任何费用的公益教育。没有校址不收费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民众教育开展的如火如荼

        上世纪三十年代出版初等小学常识课本第三册第三十七課,课文题目是“参观露天民众學校記”。课文以第一人称“我”记述:有一天,老师帶着我们,去参观露天民众學校。这学校,并没有校舍,大家就在一个破院子里上課。听讲的全是乡村村妇女,有小姑娘,也有老婆婆,院子里堆满了瓦砾,长着野草,但是他们都很用功,手里各自捧着一册課本,两眼望着教师,很专心的听讲。他们的衣裳极朴素,没有妖艳的打扮,态度也极诚恳。。。。。。课文配有插图,画图采用以实写意技法勾画出民众学校在极其简陋的破院子里教学场景。学习的成员全是乡村村妇女,有小姑娘,也有老婆婆。他们学习都很用功,手里各自捧着一册課本,两眼望着教师,很专心的听讲。他们的衣裳极朴素,没有妖艳的打扮,态度也极诚恳,学习极其努力。没有校址不收费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民众教育开展的如火如荼

        这些学员们手里捧着的书本是当时专门编制的《民众学校课本》,根据不同的学习层次而分成一、二、三、四多册。课文内容不一,疑难程度由浅如深,兼顾日常方方面面知识。民众教育的内容包括人生全部的活动,凡和人生有关的事项,如文字、生计、政治、健康、休闲、家事、社交等都在施教之列。如第一册,重点教会识读注意字母,课文附注插图。第二册讲解实用公文、民间文书书写格式。第三册介绍天文地理,太阳月亮和地球等等常识性知识。第四册重点记述文学修养和戏剧等艺术,如话剧《花木兰》等。没有校址不收费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民众教育开展的如火如荼

        民众教育是在上世纪初期,国家内忧外患的局面并未得以改观,反而有日趋严重之势,严峻的现实使无数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继续探索民族独立、富强之路。他们逐渐认识到只有唤醒民众、发动民众才能真正救中国,为此,他们把目光投向了社会的构成主体——民众,力图通过教育造就与时俱进的健全国民,以承担起改造社会、复兴民族的重任。20世纪20年代末,随着民众教育的发展,在许多地区盛行起来。 没有校址不收费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民众教育开展的如火如荼

        民众教育不只是识字,学文化,而是属于社会教育范畴,包括:学术讲座、补习学校,民众读物编写,农业技术推广、公共卫生指导、地方水利及土木工程指导,还有电影、播音以及各种展览会等。解放区的农民教育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是根据当时当地的敌情和生产情况,特别是生产情况决定的。识字教学采取:全日制、半日制、夜学、间日学、小先生制、个别教、送字条,还有随到随教冬学等。没有校址不收费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民众教育开展的如火如荼

        民众教育自1912~1949年,经历了一个从酝酿萌芽、形成发展到转型衰落的演变过程。这一过程与当时社会的变迁相始终,贯穿着人们期望改造社会、复兴民族的理想,其传授知识的过程受到民众好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