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哉黄河•伟哉中华----
在《黄河大合唱》中感受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
卢沟桥事变给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严峻的生存考验。面对日寇犯下的累累罪行。从长城内外的浴血奋战到西南边陲的弦歌不辍,四万万同胞在强敌前、在战火中同舟共济。抗战的硝烟散去,中华民族不仅赢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更收获了民族精神的涅槃。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不息到东海。一首昂扬斗志的《黄河大合唱》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吼声,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黄河大合唱》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1939年首次演出,歌曲慷慨激昂,在抗日战争中起到鼓舞作用。
现从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有关文献史料中,再次感受这部由诗人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
1941年1月出版的《黄河》一书,诗人光未然在小序中记述:还是去年(1938年)十月间,隨同抗敌演劇第三队的同志们第一水渡过黄河。当时頗有些感慨,预备以朗誦歌曲的形式以发抒之,可是一直迟迟未写。因为是一个新形式的尝试,无以名之,姑名之为“大合唱”,其实是不大妥帖的。
笔者修养见缺,尙待继续努力。此作如有可取处,都是星海同志的功劳。谨将写作经过略序如右。作者十分谦虚,也非常自豪谈叙这段往事。
冼星海在开篇提及是怎样写“黃河”中记述:《黄河》的创作,虽然是在一个物质条件很缺乏的延安产生,但它已经创立了现阶段新型的救亡歌曲了。
《黄河颂》:是用颂歌的方法写的,颂歌大多带有奔放的热情,高歌赞颂黄河之伟大、坚强。由男高音独唱,歌带悲壮,在伴奏中可以听出黄河奔流的力量!
《怒吼吧!黄河!》:是一首四部的大合唱,里面有二、三、四部不同声部的组合。曲调是诚恳和雄厚,是《黄河》一个最重要的主调。
冼星海总结道:《黄河》的作法,在中国是第一次尝试。希望爱护中国新音乐运动的群众给我一个指导,使我得了鼓励,更努力去创作。
千里黄河水滔滔,万众一心抗倭盗。中华民族经过14年艰苦卓绝发奋战,终于取得这场战争胜利。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