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从书法作品中感受孙文的博爱情怀

(2025-03-09 20:42:41)
标签:

皇粮国税博物馆

文献南阳

孙文书法

博爱

革命

分类: 教育史料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从书法作品中感受孙文的博爱情怀
        我国近代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人物----孙中山先生,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翠亨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他原名孙文,字载之,号日新,又自号逸仙。作为近代伟大的先行者,他的坚定信念与必胜决心,体现在他的每一句言论中,也融入了他为之奋斗的一生。先生一生致力于推翻封建王朝,创立民国,其“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精神至今仍激励着无数后人。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从书法作品中感受孙文的博爱情怀

        孙先生一生留下了大量的题词遗墨,其中最常题写的是“博爱”与“天下为公”。作为宣传革命理念的重要形式与手段,“博爱”与“天下为公”的题词作品蕴含着孙先生广阔的政治视野、高尚的革命情操和丰富的人生阅历,不仅是独特的书法艺术品,更是珍贵的精神遗产。现从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有关先生题字文献,回顾他的伟大事迹,传承和发扬其“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精神,展现他坚定不移的信念与必胜的决心。他的革命生涯,不仅是我国近代史上的重要篇章,更是激励后人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从书法作品中感受孙文的博爱情怀

        孙先生的革命历程充满了曲折与奋斗。从早期的反清到后来的创立民国,他的每一个步伐都彰显了坚定的信念与必胜的决心。“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出自儒家经典文献《礼记·礼运》篇,是孔子在阐述自己的社会政治理想时明确提出的,为人们刻画和描绘了最理想而崇高的政治目标,最远大而美好的社会愿景,这就是国人所熟知的“大同”理想。紧接“大同”理想,孔子进一步阐述了他对于“小康”社会的看法。“小康”可以说是较次一级的政治目标和社会理想,但也更加接近现实而具有实现的可能性。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从书法作品中感受孙文的博爱情怀

       “ 博爱”“天下为公”是孙先生经常题写的内容。其中,“博爱”可谓是他一生的最爱,孙中山通过题词这种形式,使他的博爱精神广泛流传。《礼运》篇所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孙先生出于对上古三代时代状况充满历史想象力的重构而提出的,但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用来审视、评判现实世界的理想社会蓝图与标准,实现国家富强乃至“天下为公”和“大同”理想的坚定决心与信心的无限向往与渴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从书法作品中感受孙文的博爱情怀

         1925年3月12日,他医治无效在北京逝病世。“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是1923年孙中山在恳亲大会上的题词。病重期间,再次提到“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作,继续努力,以求贯彻。”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从书法作品中感受孙文的博爱情怀

     孙中山先生的书法作品有着不同寻常的韵味,有博大豪迈、气势恢宏的楷书作品,也有儒雅、轻松、格调清新、韵味绵长的行书作品。作为革命先驱,孙中山致力于革命40年,除了辛亥革命取得胜利外,其他革命生涯一直处在失败的逆境中,充满曲折与艰辛,经历无数风险和挫折,但他从未因失败而气馁,因挫折而放弃,始终心系民族命运和民生幸福,不屈不饶,义无反顾。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从书法作品中感受孙文的博爱情怀

       中山先生的一生,是革命与奋斗的一生,他致力于国家的独立与人民的解放,他的“天下为公”情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他的思想和行动,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至今仍然是我们前行的航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