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科圣扬名日月同辉----清代学者撰写《过张平子读书台记》赏析

(2024-09-12 19:46:25)
标签:

皇粮国税博物馆

南阳文献

科圣张衡

读书台

清代游记

分类: 南阳建设文献
         科圣扬名•日月同辉----
清代学者撰写《过张平子读书台记》赏析
        张衡(公元78年~139年),字平子,南阳郡西鄂县(今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人。我国汉朝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数学家等。他在天文学方面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创制了世界上最早用水力推动的观测天体的浑天仪和观测气象的候风仪,创制了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向的候风地动仪。他还是东汉六大画家之一。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联合国天文组织于1970年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又于1977年将小行星1802命名为“张衡星”。科圣扬名日月同辉----清代学者撰写《过张平子读书台记》赏析

        张衡自幼天资聪明,勤奋好学,博览群书,百读不厌,常以“一物不知,实以为耻;闻一善言, 不胜其喜”的态度求学。曾经选入人教课标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科书中的《数星星的孩子》课文 ,就是讲述了童年时期的张衡在数星星时发现了星星不是像奶奶说的乱动,而是在有规律地运动。他长大以后刻苦钻研天文,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张衡经常读书的地方,民众命名为“张平子读书台”。该读书台位于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张衡故居旁,毗邻张衡墓地和张衡博物馆。张衡读书台始建于汉代,现存有清代所修台基。1956年进行维修,并在台上树有石碑,南阳专署宋绍良专员书“张平子读书台故址”刻于碑上。成为人们瞻仰科圣张衡和游玩的文化遗址。2003年,国际小行星中心为纪念张衡及其诞生地,将小行星9092命名为“南阳星”。科圣扬名日月同辉----清代学者撰写《过张平子读书台记》赏析

        清朝咸丰乙卯仲秋(1855年),宛北学者王恩甫等学子在八月中秋美好季节里,沿着淯水之畔,游历南阳名人遗迹故里,路过西鄂张平子读书台,有感于张衡的杰出贡献,记写一篇“过张平子读书台记”,抒发“富贵荣华,转瞬事耳。惟清名令望,能留天壤”情怀。该文看似游记,其实是一篇论述和感悟文章。为我们记忆了星罗棋布的南阳名人古迹宗资故墟,卓茂旧里和张衡的伟大功绩等。科圣扬名日月同辉----清代学者撰写《过张平子读书台记》赏析

           该游记文章被宛北学子王泰祥编入光绪三年(1877年,丁丑年) ,其书作的窗课集《气蒸云梦》。是皇粮国税博物馆在征集区域文献史料时,自宛北书香门第王氏后人处征得。科圣扬名日月同辉----清代学者撰写《过张平子读书台记》赏析

     《气蒸云梦》作文集系宣纸双页折叠纸捻装订而成,文章以小楷毛笔规范“馆阁体”写就,字体端正整洁,苍劲有力,共作文40篇,文章内容多为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及南阳周边名胜古迹游记等,每一篇文章后面均有当时指导先生毛笔行楷批语。该作品集附后选录王泰祥父亲王恩甫范文十篇。王氏系宛北书香门第,王恩甫是秀才出身,其文笔清秀雅致,作品异彩纷呈,妙笔生花。其子王泰祥的大部分作品均有其墨笔批注。作文集《气蒸云梦》出自唐代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上句,意指所作文章气势蒸腾,波涛汹涌,撼动人心。其作 “过张平子读书台记”文章内容为:科圣扬名日月同辉----清代学者撰写《过张平子读书台记》赏析

        宛邑名迹,碁布星罗,不可计数。余尝慨然思求之而卒不可得,盖日就湮没者众也。岁乙卯仲秋,漫游郡郊,临淯水之滨,寻宗资故墟,卓茂旧里。俯仰景物,令人有霞举出尘之想。
         遂乃历西鄂之野,步平原,历棒莽,见泬寥空寂之野,有苍凉古郁者,友人告余曰:“此张平子读书台故地也。”想起摛藻撷华,高扬日月,军巧搆思,斧斤阴阳,岂非一杰哉,而今安在耶。
        嗟乎,富贵荣华,转瞬事耳。惟清名令望,能留天壤。东京至今,二千年耳。彼贵人故里,石室遗址,既已片瓦无存,朝市改易矣。当年读书故里,亦随之而倾頽。盖天演之公例有所不能逃避者,然吾辈不寄慨於彼,而兴感於此,何也。以见士之垂名千载,不与富贵荣华渐然俱尽者,别有在此也。
        遂记之以誌景慕云。科圣扬名日月同辉----清代学者撰写《过张平子读书台记》赏析

        王恩甫首先赞颂南阳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数不胜数,不计其数。作者由此发出感慨,这些求之不得古迹遗址转瞬间就湮没在历史尘埃里,民众视线里。作者和友人首游宗资故墟。宗资,字叔都,南阳安众人,曾任汝南太守。东汉名臣,世居宛,一门仕宦,至卿相者三十四人,东汉时无与比者。宗资墓位于宛城区汉冶街道蔡庄村西。墓前原有石雕天禄和辟邪一对。这对石雕体躯瘦长,作S形, 有翼, 头高举,胸张腰耸,后足退行,造型稳健慓悍,属于工致秀丽、典雅多姿之形。据专家考证,这两个石兽制作于延熹九年(166)以后,现放在南阳汉画馆最显眼的地方。科圣扬名日月同辉----清代学者撰写《过张平子读书台记》赏析

        又游卓茂旧里。卓茂,字子康,南阳郡宛县人,汉朝名臣,云台三十二将之一。生性仁爱恭谨,颇受乡邻朋友喜爱。汉元帝时,前往长安求学,师从博士江生,学习《诗经》、《礼记》和历法算术,深得师傅之学,号称“通儒”。初为丞相府史,颇受丞相孔光称赞,后任黄门侍郎。出为密县令,政绩突出,深得百姓爱戴、官吏信服。王莽执政时,升任京部丞。王莽篡汉,称病辞官回乡。更始元年(23年),担任侍中祭酒,得知更始政权政局混乱,以年老为由告老回家。东汉建立后,前往河阳觐见光武帝刘秀,拜太傅,封褒德侯。建武四年(28年),卓茂去世,光武帝身着丧服送葬。汉明帝即位,补位云台三十二将。科圣扬名日月同辉----清代学者撰写《过张平子读书台记》赏析

        八月仲秋,天高云淡,空气清爽,山青野朗。作者俯仰景物,天空中出现了霞光色彩斑斓,美丽壮观的景象,就有了超出世俗之外,脱离烦恼的尘世,步入清净之地想法。于是,就和友人一起沿着淯水乘兴而游西鄂。西鄂是古县名,位于今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石桥镇,是科圣张衡故里。西鄂之地,平原肥沃,土地上的植物呈现出一种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顽强生命力,自然景观显得的开阔与宁静。当看到空寂的原野,有一处苍凉古郁遗迹景象,友人告诉作者,这就是“张平子读书台”故址。这种苍凉破败沉郁之景象,令作者扼腕叹息。科圣扬名日月同辉----清代学者撰写《过张平子读书台记》赏析

        王恩甫有感于张衡的华彩文章,先生不仅创作了《二京赋》那样表现传统特色的京都大赋,而且创作出《思玄赋》《归田赋》等抒情赋篇。他的两京赋在汉代文学中有优越地位,其与司马相如、扬雄、班固一道,被后人誉为“汉赋四大家”。科圣扬名日月同辉----清代学者撰写《过张平子读书台记》赏析

        在天文方面,他也有独到成就。发明制成浑天仪,以观察天体运行。又制成候风地动仪,以测候地震。在阴阳玄学、历法艺术等方面贡献非凡。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像张衡这样的人,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统可成为一个风毛麟角的人物。万祀千龄,令人敬仰。比起来当下的荒凉读书台和墓地,不免令人伤感。因此,作者发出感慨,“嗟乎,富贵荣华,转瞬事耳。惟清名令望,能留天壤。。。。。。以见士之垂名千载,不与富贵荣华渐然俱尽者,别有在此也。”科圣扬名日月同辉----清代学者撰写《过张平子读书台记》赏析

        张衡在天文、地震、数学、机械制造、文学艺术诸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为全人类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以其崇高的品德、光辉的业绩而名垂青史,令世人景仰。严济慈先生更将其尊为“科圣”。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首次将该台发现的新小行星,用张衡的名字命名,这就是国际永久编号为1802号小行星“张衡星”。 科圣扬名日月同辉----清代学者撰写《过张平子读书台记》赏析

        张衡的名字进入了宇宙星空,镶上了太空星辰,永远遨游在太空之中! 正如该文作者所言:“见士之垂名千载,不与富贵荣华渐然俱尽者,别有在此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