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文献南阳
文献南阳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8,692
  • 关注人气:30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末蒙童少年上学第一课讲什么----忠君爱国·熟知国情

(2024-08-11 19:49:05)
标签:

皇粮国税博物馆

文献南阳

清末第一课

忠君爱国

老课本

分类: 教育史料
清末蒙童少年上学第一课讲什么----
        忠君爱国·熟知国情
        国兴必尊师而重教。我国传统教育以儒家思想为主。清朝的教育体系非常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道德教育。‌清朝开学第一课通常以拜孔子开始,‌这是一种对教师的尊重和对文化的认同的表达。‌通过拜师礼、‌净手仪式等传统仪式,‌强调学习的严肃性和专注性。‌这些仪式和活动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教育和激励,‌鼓励他们以恭敬和专注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清末,随着西学东进的深入,学堂逐渐取代私塾,新式教科书取代五经四书,课文内容也更加适应社会教学需要。那么,清末的蒙童少年新生入学第一课要学的内容有哪些呢?清末蒙童少年上学第一课讲什么----忠君爱国·熟知国情

        现通过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清末出版的蒙学读本全书第一编、第三遍老课本中新生第一课所选编的课文内容,解读清朝启蒙教育重在教导少年的忠君爱国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以及知晓国家的意义等。‌这些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文化素养‌,使之成为有用之人和社会的栋梁之材打下坚实的基础。‌清末蒙童少年上学第一课讲什么----忠君爱国·熟知国情

        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的清末出版的《蒙学读本全书第一编》第一课,课文内容为:“我生大清国,我为大清民。”课文采用传统自右至左、自上而下的阅读习惯木版刻印,课文语言以白话文记述,口语化语言,非常简练,易于理解。右上角配有大清国国图,国图采用以写意的技法刻画出大清国当时所管理的“内地十八省”分省格局。这十八省包括直隶、‌江苏、‌安徽、‌山西等。‌课文以第一人称的蒙童少年“我”记述,直截了当教会小朋友知道自己生在大清国,那就是大清国的民众。清末蒙童少年上学第一课讲什么----忠君爱国·熟知国情

        清末出版的蒙学读本全书三编的第一课课文题目是“爱君歌”,课文内容为:“大清皇帝治天下,保我国民万万岁。国民爱国呼皇帝,万岁万岁声若雷。”课文以文白相间的语言,以歌谣的形式,简单易学,合辙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传唱,断句以空格形式和语言右下小圆点标注。课文题目就是爱君歌。清朝的皇帝就是君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因此大清皇帝治理天下,是的民众安居乐业,佑护国民万万岁。民众感恩皇帝,于是就直呼吾皇万岁万岁。忠君爱国是历代王朝所倡导的教育思想。“忠君爱国”是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强调臣民对君主的忠诚和对国家的热爱。在儒家看来,君臣关系是天地之间最为重要的关系之一,臣民应该尽心尽力地效忠君主,为国家尽忠,为天下苍生尽责。清末蒙童少年上学第一课讲什么----忠君爱国·熟知国情

        其实,作为国民首先要知道国家的基本常识,如国家所处的位置、人口、物产等等知识。清末出版的蒙学读本全书第三编第一课,课文题目是“大清国”。课文内容为:“大清者,我朝之国号也。立国在亚洲之东南,南北相距九千里,东西13000里。其国界东南皆至于海,西北与俄国分界,西南与安南、缅甸、印度分界。人民之众多,物产殷阜,为五州所称豔(艳)者也。”课文仍然以文白相间的语言记述,语言简练,易于理解,课文断句以左下小圆点刻画标注。课文把大清的国号、所处的地理位置、四至、人口、物产等等基本知识作以讲解,使蒙童少年初步了解大清国是当时世界上伟大国家。
        不论何时,开学第一课需要讲述的内容非常重要,特别是新生入学的第一课,需要老师不厌其烦就知识、道德、人生追求等知识传授给少年,使其认识世界、感受生活的美好,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