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幽默饶有情趣的杨儿-----
杨梅是杨家的,孔雀是孔家的吗?
南朝刘义庆在《世说新语•言语》一篇《杨氏之子》讲述梁国一户姓杨家九岁男孩杨儿,非常聪慧,可谓能言善辩,才思敏捷,周边乡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一次,晋朝官员孔君平到杨家访杨儿父亲,杨儿父亲外出,杨儿将客宾引进屋内,然后端上一盘杨梅水果招待孔先生。孔先生一见杨梅,灵机一动,正好借此发挥一试杨家之子的聪慧,便逗趣对小孩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吗?”杨儿知晓孔君平在戏弄自己,于是灵机一动,马上回答道:“那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儿呀!”孔君平被孩子如此妙不可言的回答给折服了,赞道:“果然是神童啊,机智敏捷,能言善辩啊!”
这个能言善辩,机灵可爱,聪明幽默,富有情趣的故事不但记录在《世说新语》篇章历代传颂,而且多次选编入各级小学生教科书中。现从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上世纪初期出版初等小学国文课本第四册第二十三课,课文题目是“杨儿”一文,解读杨儿的临场机巧应变天赋。课文内容为:从前,有一个姓杨的孩子,非常聪明。当杨儿九岁的时候,孔君平到他家里去,看他的父亲。杨儿拿出几种果子来请客。孔君平指着杨梅对杨儿道:“这个大的是你家的果子吧!”杨儿应声答道:“照你这样说,那么孔雀一定是先生家的家禽了。”
该课文使用白话文记述,语言浅显明了。课文左上角以插图形式勾画出杨儿和孔君平的对话场景。该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饶有情趣。《世说新语•言语》记载: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世说新语》又名《世说》,内容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也可以说这是一部记录魏晋风流的故事集。《世说新语•言语》之《杨氏之子》讲述梁国一户姓杨的人家中一个聪明的九岁男孩杨儿与晋朝有一名叫孔君平官员对话。故事中的重点部分是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家果。”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这信手拈来的玩笑话,很幽默,也很有趣。孩子应声答道:“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由此可以看出杨儿是个聪慧、能言善辩的孩子。他的一句“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回答巧妙在哪里呢?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之意,孔君平无言以对。
课文中的孔君平,其实就是孔坦(285年—335年),字君平,居会稽。孔子第26代后人,晋朝时期任世子文学,后补为太子舍人,迁尚书郎,任吴郡太守,后迁尚书,疾笃未任。累迁廷尉,所以也称孔廷尉。晋元帝年间,建议申明贡举之制,崇修学校,声誉显著。卒后赠光禄勋,谥“简”。该课文以此启迪少年才智,锻炼儿童敏捷思维,突出少儿语言机智幽默的不亢不卑的天真形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