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促进文化普及传播推进文明发展进程---老课本讲述纸的发明历史

(2024-07-16 19:59:51)
标签:

皇粮国税博物馆

文献南阳

造纸术

纸张历史

文明载体

分类: 教育史料
 促进文化普及传播•推进文明发展进程----
        老课本讲述纸的发明历史
        造纸术是闻名世界的四大发明之一,不仅在我国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通过贸易和文化交流传播到其他国家,进一步推动了全球文化的交流和发展。纸的发明引起了一场书写材料的革命。在纸出现之前,人们使用的书写材料如甲骨、竹简和绢帛各有局限性,如笨重、成本高或不适于大量书写传抄普及。东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使得纸变得轻便、便宜且易于获取,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书写和传播知识的效率。因此,我国的造纸术对整个世界的文明进化做出了巨大贡献。促进文化普及传播推进文明发展进程---老课本讲述纸的发明历史

        现现通过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的历代教科书中有关造纸术知识介绍,感受我国古代高超的造纸发明和推广,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具有划时代和里程碑的意义。促进文化普及传播推进文明发展进程---老课本讲述纸的发明历史

        清末出版初等简明国文教科书第五册第十课,课文题目是“纸”。课文内容为:“古时无纸,以漆书于竹简,或书于缣帛。简重帛贵,得书甚难,学者苦之。汉时蔡伦始造纸,至今称便。凡树皮、稻壳、敝布之属,皆可制纸。然常用者,多以竹为之。故产竹盛地,出纸亦最多。”该课文采用传统自右至左、自上而下阅读习惯印制。课文语言以文白相间形式记述,言语精炼,易于理解,课文使用虚实小圆点符号标注。课文首先记述在蔡伦之前,人们使用竹片和木片、丝织的绢帛等进行记事,但这些书写材料极不便利,影响了信息的储存和交流。西汉初期,人们用丝絮和麻造出了比较粗糙的纸,但原料有限,不能大量制造。到了东汉,蔡伦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等多种植物纤维制成了高质量的纸,这种纸价格低廉,适合书画,标志着纸张开始取代简帛,极大地方便了信息的储存、传播和文化交流。我国盛产竹子,后来采用竹子纸浆造纸。据记载,用毛竹造纸是在唐代发明的,比西方早一千多年。促进文化普及传播推进文明发展进程---老课本讲述纸的发明历史

          纸张的广泛利用,促进了印刷业的发展。上世纪三十年代出版初等小学常识课本第十六课课文题目是“纸的发明”。课文内容为:“从前人用竹片当纸,用刀在竹片上刻字,很麻烦。现在,我们用纸写字,用纸印书,非常方便。”课文使用白话文形式记述,浅显易懂。课文开篇点名古人使用竹简记录文献,竹简使用非常麻烦,不利于传播文化。自从发明纸张,即轻便又使用,易于印书,比较适合广泛传播思想文化,印书业随之兴盛起来。课文讲述竹简的利用非常麻烦,纸张的广泛利用为书籍印刷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基础,促进了印刷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推动了印刷业的快速发展和多样化。课文配有四幅插图直观记述从纸张的发明制造到刻板印刷书籍的形成。课文下面以以实写意绘画技法,勾画出工匠在抄纸浆造纸过程,紧跟着就是将抄纸上墙烘干。课文上方以特写技法刻画出刻字工匠在木板上刻字过程。刻字工匠手持刻刀对每一个需要字进行精雕细刻。当所有刻板刻字完毕,就可以用纸张印制,而装订成册就是书籍。文人墨客、读书学子、官文传报等就能顺畅应用。
促进文化普及传播推进文明发展进程---老课本讲述纸的发明历史

        课后附注的“研究和要求”是留给小学生的思考问题:中国人发明纸,已由二千年,书是什么样子的?怎样携带呢?公元105年,蔡伦改进了民间的造纸工艺,研制出了“蔡侯纸”,为以书页书籍的装帧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宋代线装书开始出现,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标志着册页制度日渐成熟。线装书的出现,不仅美观,而且便于携带、阅读和保存。促进文化普及传播推进文明发展进程---老课本讲述纸的发明历史

        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为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纸张作为记录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工具,使得人类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自己的文明成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