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励精图治兴复汉室----诸葛亮的治蜀之道

(2024-07-03 20:02:20)
标签:

皇粮国税博物馆

文献南阳

诸葛亮治蜀

兴复汉室

鞠躬尽瘁

分类: 南阳民俗
     励精图治•兴复汉室----
      诸葛亮的治蜀之道
        东汉末年,诸葛亮隐居南阳,自言“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刘备诚心诚意“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深感刘备知遇之恩,以一篇“草庐对”为刘备谋划出三分天下的大业。在孔明先生辅佐下,刘备迅速崛起,建立蜀汉王朝,并任用诸葛亮为丞相。诸葛先生夙兴夜寐为蜀国尽忠。先主去世后,诸葛亮尽忠竭力辅佐后主刘禅。那么,诸葛亮是如何治理蜀国呢?励精图治兴复汉室----诸葛亮的治蜀之道

        现通过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清末出版新中学历史教科书第一册,第五十七课“诸葛亮治蜀”一文,解读智圣诸葛亮的治蜀之道。该课文内容为:“诸葛亮辅后主刘禅,封武乡侯,志复汉室,先平南夷,生致夷酋,七擒七纵,以服其心,遂图北伐表陈出师之由。告帝以政治之要,进攻祁山,以马谡违成制,败还汉中,引咎责躬,民忘其败,已复上表,有曰:‘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坐而待亡,孰与伐之,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主举家迁洛阳,魏封之为‘安乐公’。” 课文采用传统自右至左、自上而下的阅读习惯木活字印制,课文语言使用文言文语言记述,言语简练,易于理解,断句以小圆点标注,部分词语下面以小字标注。励精图治兴复汉室----诸葛亮的治蜀之道

        课文记述诸葛亮继承了刘备的遗志,致力于恢复汉室,对抗曹魏。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不仅要发动北伐,还要稳定内政,发展经济,安抚百姓,培养人才。他的治国方略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继续推行联吴拒魏政策、实行法制、重视人才、任人为贤、务农殖谷、闭关息民、赏罚分明,发展蜀中经济,并妥善解决民族矛盾等策略,受到蜀中各族人民的拥戴。励精图治兴复汉室----诸葛亮的治蜀之道

        诸葛亮制定了《蜀科》,规范了官吏的品级、职责、考核、奖惩等制度,强调法度明确,赏罚分明,不偏不倚。他自己也严格带头遵守,以身作则。他根据国家和地方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政策和措施,既顺应时势,又因地制宜。他还重视科学技术,推动农业、水利、冶铁、织锦等生产技术的进步。还以儒家思想为指导,推行仁义礼智信等道德教育,提倡忠孝节义等美德行为,培养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他还关心百姓疾苦,减免赋税,赈济灾民,保障民生。诸葛亮重视人才培养和选拔,广纳贤士,任人唯贤。他不论出身、地位、年龄、门派等因素,只看能力、品行、忠诚等素质。他还鼓励百官直言进谏,虚心听取不同意见。励精图治兴复汉室----诸葛亮的治蜀之道

        章武三年(223年)春,刘备于永安病笃,召诸葛亮于成都嘱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刘备又为诏敕后主说:“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建兴元年(223年),蜀后主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从此时起,诸葛亮成为蜀汉政治军事的决策人,事无大小,皆由诸葛亮决定。这种情势维持了十一年,直到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234年)。诸葛亮为了蜀国一生勤勤恳恳,竭尽心力,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励精图治兴复汉室----诸葛亮的治蜀之道

        诸葛亮治蜀,最为后人称道的是,他对人对事都能“开诚心,布公道,依法办事,赏罚分明。”因此,受他惩罚的人,都能对他没有怨恨。诸葛亮也注意发展农业生产,减轻赋役。充分体现了诸葛亮对主上的忠诚,对民众博爱,并不因为刘禅的天资极低就取而代之,并依然兢兢业业的辅佐后主,真是“两朝开济老臣心”。刘禅投降后,刘禅本人及一些蜀汉大臣,被迁往洛阳,刘禅被封为安乐公,食邑万户,赐绢万匹,奴婢百人。直到西晋泰始七年(271年),刘禅在洛阳去世,享年六十四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