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修己达人养德立品----老课本记述的贤德民名士故事

(2024-03-21 19:30:31)
标签:

皇粮国税博物馆

文献南阳

公德

第五伦

郭泰

分类: 教育史料
      修己达人•养德立品----
老课本记述的贤德民名士故事
         克己立身,修己达人。古代有许多圣贤名士常常通过提升并践行自己的道德修养、言行举止,以达到唤醒别人、激励后人遵守社会公德良俗。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或助人为乐,或爱护公物,或积德行善,或保护环境等,亲力亲为,留下一段段佳话。修己达人养德立品----老课本记述的贤德民名士故事

        现从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清末初等小学修身课本第四册第十五课“公德”一文,感受前代先贤们的严格品行修养和高尚道德情操。该课文以公德为题目,分别讲述两个模范道德前贤故事,并以一个页面分上下两部分配以插图,形象直观讲述课文内容。该课文文字部分上半部分讲述第五伦清扫道路上马粪事迹。课文内容为:“第五伦客河东,载盐往来太原上党。所过,辄为粪除而去。”课文记述第五伦自认为长久任官不能升迁,于是带着家人迁居河东郡,改名变姓,自称王伯齐。载盐来往于太原、上党之间,所过之处,都把骡马留下的粪便打扫干净才离去,路人都称他为有道之士。此事迹看似平常,却表现出第五伦高尚品德。修己达人养德立品----老课本记述的贤德民名士故事

        文献记载,第五伦,字伯鱼,京兆长陵人,东汉儒士。第五伦少时耿介好义,为人刚烈耿直,后被举为孝廉,候补淮阳国医工长。从淮阳王时获光武帝召见,应答为政之道,拜为会稽太守。光武帝刘秀曾和第五伦开玩笑说:“听说爱卿曾殴打岳父,不让兄长和你一起吃饭,有这种事吗?”第五伦回答说:“臣三次娶妻,她们都没有父亲。少年时曾遭饥荒之苦,实在不敢随便请人吃饭。”刘秀大笑。修己达人养德立品----老课本记述的贤德民名士故事

        该课文下半部分讲述东汉时期名士郭泰,每次住旅店之后,都要将客房整理清扫干干净净,以方便后来客人住宿。课文内容为:郭泰每行宿逆宿,辄自洒扫,及明去。后人至,见之,曰:“此必郭有道昨宿处也。”课文仍然以传统自右至左、自上而下阅读习惯石印印制。课文语言以文言文形式记述,言语精炼,课文断句以空格标注。课文记述郭泰每宿旅舍,亲自洒扫。因此,当人们看见打扫得干净的房舍时,便说:“此必郭有道昨夜宿处也。”修己达人养德立品----老课本记述的贤德民名士故事

        文献记载,郭泰(128年~169年),字林宗,曾被荐举有道,人称“有道先生”,太原郡介休县人。东汉时期名士,与许劭并称“许郭”,被誉为“介休三贤”之一。郭泰宽衣博带周游郡国,以奖拔人才劝导后进为己任。不贪权势,不谋高爵,肯务实事,能教善诱,明鉴人才,谦逊朴实,礼贤下士。郭泰远离宦海,也不再出游,在家乡闭门授徒,弟子数以千计。建宁二年(169)去世。四方之士赶来送葬者成千上万,负笈荷担弥路,柴草苇装塞途。修己达人养德立品----老课本记述的贤德民名士故事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在帮助他人或者维护公共利益的过程中,自己也获得了满足感、成长和快乐,并且在他人的心中留下了积极的印象和美好的回忆。这不仅慈心善行的一种回报,也是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公德效应。该课文旨在教育引导蒙童少年把这种善行铭记在心,永远延续传承下去,通过乐于助人,不仅为他人带来希望和快乐,也为自己带来积极的影响和健康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