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亲访友·首选娘舅----大年初二回娘家习俗

(2024-02-07 20:09:02)
标签:

皇粮国税博物馆

文献南阳

年俗

初二走亲戚

外婆家做客

分类: 南阳民俗
        走亲访友·首选娘舅----
        大年初二回娘家习俗
       年节是中华民俗文化的精华。春节是一年当中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大年初一是农历新年第一天,天地轮回,万象更新,民众不仅要吃饺子,放爆竹,最重要的就是要拜年了。按照传统年俗,大家互相拜年,在新一年表达最美好祝愿。大年初二,也称为“迎婿日”,是中华文化中的一项传统习俗,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和子女回娘家拜年,与亲人团聚,表达了出嫁女儿对乡亲的切切思念之情,也寄托着娘家对女婿的尊敬之爱。女儿回娘家时,通常会携带一些礼物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娘家设宴招待。走亲访友·首选娘舅----大年初二回娘家习俗

         现从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的老课本中有关过年习俗,感受大年初二孩子们到外婆家的喜乐心情。走亲访友·首选娘舅----大年初二回娘家习俗

        拜年和走亲戚的礼节时尚新颖又不失传统。上世纪二十年代出版的初等小学国文课本第一册第四十五课,课文题目是“新年到”。课文内容为:“新年到,真热闹。敲锣鼓,放鞭炮。再到舅父、姑母、姨母家里拜年。”课文以儿童歌谣形式描绘出新年的喜乐以及到母系、父系等亲戚家走亲访友拜年的习俗。走亲访友首选娘舅,即课文所说舅父家,然后才是父系姑母家,再就是母系家的姨母家。课文以两个页面勾画出过年时小朋友的欢乐景象。第一面插图绘画出小朋友敲锣打鼓、燃放鞭炮的喜庆过年场面。第二面勾画出一个小朋友到亲戚家拜年的场景。二十年代的拜年习俗已趋向文明,见到长辈已不再行跪拜磕头礼,而是以鞠躬代替。小朋友之间则是行握手礼仪。过年的喜悦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既不失传统的年节穿新衣、戴新帽、敲锣打鼓,放鞭炮年俗,又吸收新文明鞠躬握手礼仪。走亲访友·首选娘舅----大年初二回娘家习俗

         外婆家是每个人童年最美好记忆。外婆慈祥和蔼的面容以及无微不至的关心爱护,时时刻刻都铭刻在心中。过年去外婆家是梦寐以求的事,不但可以享受各种各样的美食,更重要的是外婆、外公、舅父、舅母所赏赐的压岁钱红包。上世纪三十年代广东出版的初等小学国文课本第二册第五十五课,课文题目是“到外婆家拜年”。课文内容为:妈妈对孩子们说:“你跟我到外婆家拜年,可以看见外公、外婆、舅父、舅母,还可以同表哥、表姐、表弟、表妹一起玩。”课文上半部分以彩色形式勾画出课文中的“我”到外婆家拜年时的美好记忆。课文中的外婆、外公、舅父、舅母围坐在桌子旁,桌子上摆满好吃茶点,妈妈正在拉着课文中的“我”和表哥、表妹互相介绍,然后就可以在一起玩耍起来。画图中的外婆慈眉善目和蔼可亲地看着“我”,场面和谐喜庆。由于该课本是广东出版的区域教材,因此课文画图中的人物着装是短衣裙子、短袖旗袍。走亲访友·首选娘舅----大年初二回娘家习俗

        大年初二回娘家的习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个习俗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家庭亲情和血缘关系的延续。时至今日,不论南方、北方,还是海外华侨,仍然赓续着这一重要的风土人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