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文明•风靡流行----
清末已兴起网球运动
网球运动是一项激烈而高雅、文明的运动,属于技术性、艺术性、体育性兼备的运动。被誉为“世界第二大球类运动”,同时也是“世界四大绅士运动”之一。起源于12世纪的法国,逐渐风靡世界,是继高尔夫球后,被称为“贵族运动”的高雅运动。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开始传入我国,并且很快收到民众喜爱。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已被编入初等小学堂修身课本第一册第八课。
现从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该课文,解读网球运从当时的极少数人拥有的高雅体育锻炼,到现在网球已经进入到普通居民的生活当中,成为现代社会人崇尚的生活方式之一。
该教科书属于初等小学堂第一册新生课本,课文题目是“游戏”。课文没有文字介绍,以两个页面勾画出小学堂小学生平时游戏的项目及场面。课文左上部分勾画出小学生在操场跑步比赛场面,五个小学生在老师的加油声中,你追我赶,奋勇拼搏。画图中的先生身着长袍马褂,长长的辫子在身后飘扬。下半部分勾画出四个小学生正在男子双打网球比赛。画图中的小学生着装以紧身服为主,便于运动。画图中的网球场按照当时标准设置,球网以及球场边线设置均在画图中表现出来。四个少年在球场上互相配合,奋力竞技。
文献记载,网球运动起源于法,诞生在英,开始普及和形成高潮在美,现今盛行于全世界。网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2--13世纪的法国,距今已经有八九百年的历史。最初以手掌击球,15世纪后,改为用拍板打球,是一种用羊皮制作拍面的球拍,场地中央的绳子界限也改为小方格网子。16-17世纪球拍改成了穿线的球拍。网球在欧洲得到了较好的普及,但当时的打法和现代网球的有较大区别,并依旧以室内为主。球是用一种比较结实、用皮革填充锯屑和细砂,并在接缝处缝合起来,1845年,网球改成了橡胶制作。传入我国开始只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教会中开展,后发展到学校。
网球运动对球员的技术和战术要求较高。网球需要球员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协调性和反应能力。同时,网球还强调球员的耐心和毅力,因为在比赛中,往往需要经过多拍的对攻才能取得一分,这需要球员具备高度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力。网球比赛的规则和礼仪也十分讲究。在比赛过程中还非常注重双方的礼节,无论是球具、衣着、判决、技巧等都有较多讲究,优雅而礼貌是最基本的要求。王室运动的传统,加上苛刻的礼仪,网球因此被称为“贵族运动”。在比赛中,球员需要遵守严格的规则和礼仪,如不能随意中断比赛,不能使用不正当手段干扰对手等。这些规则和礼仪的执行,不仅保证了比赛的三公,也彰显了网球运动的高雅和文明。1896年在雅典举行的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上,网球的男子单打与双打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后来,由于国际奥委会和国际网球联合会在“业余运动员”问题上有分歧,已经连续进行了7届的奥运会网球比赛项目被取消。直到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上,网球才被列为奥运项目。1988年在汉城奥运会上,网球重新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网球运动虽然属于中高端档次的运动,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和喜爱这项运动。同时,随着网球赛事的不断发展,这项运动也吸引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和参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