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龙行龘龘龙文化系列之----清代六品双龙戏珠“功牌”赏析

(2024-01-06 20:01:25)
标签:

皇粮国税博物馆

文献南阳

功牌

二龙喜蛛

双龙戏珠

分类: 官方文书
龙行龘龘龙文化系列之----清代六品双龙戏珠“功牌”赏析
       同仇敌忾·捐输立功
       清同治元年(1862年)十月三十日。代州人武安仁积极捐输钱粮,支持清廷镇压捻匪有功。钦差工部尚书署理山西巡抚兼管提督盐政印务节制太原城守尉郑敦瑾谨印发之“功牌”,赏给武安仁“六品顶戴”军功,以此奖励其“同仇念切,好义急公,勉励输将,共沫恩荣。”武安仁获得此殊荣,既是对其激励和褒扬,也是清廷对于民众同仇敌忾,勇于捐输精神的一种认可弘扬。该功牌四周装饰有二龙出海、腾云戏珠图案,极富皇家气派。龙行龘龘龙文化系列之----清代六品双龙戏珠“功牌”赏析

        现从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该功牌,解读清代的捐输、褒奖、军功等制度。该六品军功“功牌”为棉纸质地,活字印制,历经岁月浸染稍稍泛黄。其长90厘米,宽54厘米,四周装饰以龙门对制式,刻画出双龙出海、腾云戏珠、江崖海水图案,极富皇家气派。外框双阳线内,勾画出两条巨龙腾云出海,片片龙鳞疏密有致,龙身威武遒劲,龙爪挺拔苍劲,双龙龙龙头正对着一只喜蛛,呈现一种追着奋进拼劲。传统的二龙戏珠吉祥图案,龙头中间是一颗宝珠,或火球龙珠,而该功牌则刻画出一只喜蛛。画图中间的喜蛛双眼圆睁,四对足尖长坚挺,呈向上奋斗之势。“喜蛛”是蜘蛛目蜘蛛科蜘蛛属节肢动物,又叫喜子。民间常常以喜蛛代表喜从天降,天降宝珠之禧。双龙戏珠的“戏”与“喜”谐音,更有嬉戏之和谐气氛。当然了,如武安仁一样获得此荣誉褒奖的民众大有喜从天降的喜庆氛围。龙行龘龘龙文化系列之----清代六品双龙戏珠“功牌”赏析

        文献记载,捻军是一支反清农民武装组织,与太平天国同时期。捻军起义从1853年至1868年,长达十五年。清廷为了打击捻患,动员民众以捐输支援抗斗。该功牌的获得者武安仁正是捐输钱粮的有功人员,而获此殊荣。也是清廷勉励民众踊跃捐输的实物证据。功牌以传统自右至左、自上而下结构印制。词语以纯文言文记述,中肯焕彩。其正面上部印有“功牌”二字,字形为沉稳大气挺拔的变体仿宋字,彰显威严庄重喜庆。“功牌”整体设计布局合理,印制精良,是一件非常难得的集艺术与文物价值为一体的收藏珍品。开篇以官衔制式表明了颁赐者为:钦差工部尚书署理山西巡抚兼管提督盐政印务节制太原城守尉郑敦谨。其字体宽博稳健。正文部分说明了获颁功牌的缘由。原文为:“为颁发功牌事,照得绅民同仇念切,勉励输将,实与効命疆场无异。是以历届捐输凡属好义急公者,均经随时给奖,共沫恩荣。此次中下各户有愿捐纳征资者,自应一体给奖,用昭激劝。兹查有捐资助饷之武安仁,合亟赏给六品顶戴。为此牌仰该军功即便遵照毋违,须至功牌者。”右“仰六品军功武安仁收执”此功牌一式两份,左上编号为:代字第一百五十四号。颁发时间为同治元年(1862年)十月三十日。由署巡抚部院朱笔签“行”,并在颁发者郑敦谨,获得武安仁、六品阶等等主要部位以朱笔点校,颁发年月日处加盖抚院关防钤印,这件功牌便即刻生效。龙行龘龘龙文化系列之----清代六品双龙戏珠“功牌”赏析

      该功牌的颁发人,时任钦差工部尚书署理山西巡抚兼管提督盐政印务节制太原城守尉郑敦谨,字小山,湖南长沙人,道光年进士。官历户部、刑部侍郎、左都御史至工部、兵部、刑部尚书。咸丰初年,在河南抗击太平天国运动,劝捐经费,办团练,总理信阳粮台。后出任河南、直隶等省布政使,河南河道总督。同治中,在山西镇压回起义,后辞官,光绪十一年卒,谥恪慎。
龙行龘龘龙文化系列之----清代六品双龙戏珠“功牌”赏析

      功牌是封建时代赏给有功者的奖牌。功牌制度开始于明朝英宗正统年间。清代从后金女真与明朝作战时期,就开始模仿明代的功牌制度来奖励军功,励激斗志。功牌有纸质的,类似执照,该功牌即是清代传统执照款式;也有银质的,类似徽章。功牌中的双龙威武遒劲,皇家气息浓厚,但其龙爪只有四个爪。古代皇帝、皇家使用五爪龙,四爪龙称为“蟒”,帝王以下方可使用,由此可知清代礼制极其严谨。该功牌是清代总督、巡抚以及总兵等官员颁发给属下的一种奖牌。它是清廷为凝聚人心、鼓励官兵建功立业而特授给有功将士的一种荣誉。清初其只授予征战官兵。自鸦片战争后,清廷对内镇压民众起义,对外割地赔款,在经济上捉襟见肘,入不敷出。于是,公开推行捐输政策,鼓励绅民捐资助饷或科举功名,以应急需。因此,在晚清时期,有钱人可以通过捐纳的方式,获得军功和功名,并得到品阶较高的顶戴花翎。武安仁获取是六品军功,其中“六”字是刻字加盖,以此区别其他个品阶功牌。龙行龘龘龙文化系列之----清代六品双龙戏珠“功牌”赏析

         清代的捐纳功牌虽然也授予捐资者一定的品阶和相应的顶戴,但没有授具体官职,它只是一种象征性的荣誉“虚衔”而已。该六品军功“功牌”保存完整,经过了一百年五十多年的岁月消磨,能够流传至今已非常不易。为研究清代后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领域的社会生活状况,提供了宝贵的文献实证,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和收藏价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