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老课本讲述诸葛忠武侯故事

(2023-09-16 20:47:21)
标签:

皇粮国税博物馆

文献南阳

诸葛武侯

忠心耿耿

鞠躬尽瘁

分类: 教育史料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老课本讲述诸葛忠武侯故事
       葛亮,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诸葛亮早年隐居求志,躬耕南阳,刘备三顾茅庐求贤若渴。刘备听取诸葛亮的策略,成功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章武元年,刘备称帝,任命诸葛亮为丞相。刘备伐吴于夷陵之战失败后,永安托孤。刘禅继位后,封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后主刘禅追谥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建祠堂纪念。南阳武侯祠名扬海内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老课本讲述诸葛忠武侯故事

       诸葛亮一生勤勉谨慎,言、行、功业处处体现着他尽忠为国、虚心纳谏、廉洁奉公、严明法纪、一身正气的典范精神。忠顺勤劳、尽职尽责、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典范,历代皆奉祀敬仰。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上世纪三十年代出版的高级小学修身课本第三课,课文题目“做事肯负责任是什么”,以此讲述诸葛亮做事肯负责,做事肯负责人的也叫做“忠”。课文就诸葛孔明的“忠”进行举例,讴歌诸葛武侯是三国时期最忠的一个人。课文内容如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老课本讲述诸葛忠武侯故事

        做事肯负责人的也叫做“忠”,例如,诸葛亮,大家都说他说三国时期最忠的一个人。就是他做事肯负责的缘故。他自受到刘备的聘请后,就想把蜀国整治好来,所以,不辞劳苦,负着完全责任,只有有利于蜀国的事情,都说切切实实的去做,这就是诸葛亮最优秀的品德。。。忠诚是从古至今人们一直重视的品质。古代行军打仗,下属的忠诚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三国时期涌现一大批智士、良将,但是论到忠诚度,忠心良将第一个就是诸葛亮。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老课本讲述诸葛忠武侯故事

         该篇课文以传统自左至右、自上而下传统方式记述,课文使用纯白话文,内容浅显易懂。课文配有插图,画图以线描手法刻画出年轻时诸葛亮的英俊洒脱才高八斗智者形象。诸葛孔明先生这个画像是上世纪三十年代民众心目中的最理想形象,填补了卧龙先生年轻时画像的空白。画图中,诸葛亮清瘦高雅,仙风之气,抱膝长吟。诸葛亮的抱膝长吟是一种导引之术,诸葛先生晚上在练功,这种长吟功需要长期的修炼,诸葛亮出山以后,事务繁忙,特别是刘备托孤之后,每天更是工作十几个小时,连吃饭都顾不上,哪儿有时间继续去练这功呢,终因积劳成疾,于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享年五十四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老课本讲述诸葛忠武侯故事

            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清末历史课本中的诸葛孔明先生,以文雅姿态,羽扇纶巾的形象一直以来都是文艺作品中的形象。孔明抱膝长吟这种姿势似乎是有些怪异,诸葛亮隐居南阳时,胸怀大志,常咏《梁父吟》,习惯抱膝长吟。诸葛亮一生才智高人,是三国时期不可多得的人才。诸葛亮一生只随一个主家,一共辅助过两个皇帝。前有三顾茅庐之典故,后有城上托孤,真情对话的史载,诸葛亮和刘备之间不仅仅是主仆二人还是真挚的友人情感,值得诸葛亮追随一生,从刘备到刘备的后人,诸葛亮都是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老课本讲述诸葛忠武侯故事

         诸葛亮自从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后,他选择加入刘备阵营, 他一生追随尽心辅佐刘备,帮助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从没有忘记匡扶汉室,从来没有想过背叛刘备,一直到去世都遵守他们当初的约定,卒在了北伐的路上。这种忠于汉室的品质,为保卫汉室的利益,不畏强敌,不屈不挠,毫不动摇。在对待上级和下属的态度上,他十分严格,赏罚分明。他的仁爱之心和民生之举使他成为了一位备受尊敬的历史人物。该篇高级小学修身课本举例讲述,正是当时社会的一种认同需求和对小学生品德教育的典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