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天气图不简单----
从唐河县六十年前气象图谈起
人生天地间,气象瞬息变。天空中的风、云、雨、雪、霜、露、虹、晕、闪电、打雷等一切大气的物理现象变化无常。中华先祖在长期的劳动和自然生活中不断观察天气,总结出许多气象知识,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随着科技发展,气象观测预报信息愈来愈准确,对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工农业生产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
竺可桢先生开创我国气象教育事业,筹划组建早期的中国气象观测网,特别是创设高山、边远地区的气象站,开展我国高空探测和天气预报业务,组织编印中国气候资料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20世纪20年代,他创建了气象研究所。30年代,竺可桢研究中国气流的运行,特别是东南季风和中国雨量的关系。竺先生长期搜集整理古代有关物候的文献,并依据历代物候记载,研究中国五千年来的气候变迁,其成果对气候变化研究有着重要贡献。
新中国高度重视天气观测和预报工作。现从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上世纪六十年代,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气象站记录的简易天气地面实况图集,解读重要天气提示、气象灾害预警等天气预报对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该批简易天气地面实况图集自1963年7--12月开始至1964年1月到12月全年,总共一年半每天十四点记录天气变化图信息。该简易天气地面实况图采用8开专用纸,绿色印制。在天气图上,印制全国各城市、测站的位置以及主要的河流、湖泊、山脉等地理标志。按天气图图面范围的大小,有全球天气图、半球天气图、洲际天气图、国家范围的天气图和区域天气图等。天气图上的气象观测记录,由各地的气象站用接近相同的仪器和统一的规范,在相同时间观测后迅速集中而得。地面天气图每天绘制4次,分别用北京时间02时、08时、14时、20时(即世界时18时、00时、06时、12时)的观测资料;高空天气图一天绘制两次,用北京时间08时、20时(即世界时00时和12时)的观测资料。
唐河县作为南阳地区所属县,没有专门印制地名,只是在南阳地名的旁边勾画出每天十四点记录天气变化图信息。气象科技人员根据天气分析原理和方法进行分析,从而揭示主要的天气系统,天气现象的分布特征和相互的关系。天气图是目前气象部门分析和预报天气的一种重要工具。该天气变化图右上方印制统一格式:如简易天气图(一)、某某气象服务站、年月日、绘图者签名等等信息。每半年装订本封面信息有:某某气象站、类别、项别、号数、十四点地面实况图、年月日等等信息,便于查找和资料分析。唐河县同一时间天气图的各种气象要素都在特制的空白地图上使用红蓝笔特别标出。这些用数值或符号按一定格式填在空白地图上,反映唐河地区天气实况和形势图。
该简易天气图(一)是地面气象图,(二)是高空气象图两种。地面气象图填写的数值和符号有海平面气压、气温、露点、云状、云量、能见度、风向、风速、现在天气、过去天气等,根据图上气压值描出等压线,结合温度、露点、天气现象标出各类天气系统和天气形势及其天气分布等。高空气象图填写的数值和符号有关层次的高度、温度、湿度、风向、风速等,根据图上高度和温度值分别描出等高线和等温线,从而显示出空间天气系统及其天气形势的分布。通过对地面气象图、高空气象图的分析,预测未来天气的变化。
气象工作人员根据气象观测资料,应用天气学、动力气象学、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唐河区域地点未来一定时段的天气状况作出定性或定量的预测,是气象站进行天气预报的一种辅助工具,是大气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目标。对人们生活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每个县都有气象站,有些乡镇也建立了气象站或气象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活动范围空前扩大,对大自然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而天气预报就成为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信息。
该批气象信息对于研究一甲子前,南阳地区14点的气压、气温、湿度、风速、风向、云量、降水、等压线、等温线等气象信息,提供原始佐证文献史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