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麦生长期防虫防病至关重要---提高管理措施·促进丰产丰收

(2023-03-19 19:28:54)
标签:

皇粮国税博物馆

文献南阳

小麦管理

宣传画

防虫防病

分类: 教育史料
     小麦生长期防虫防病至关重要----
        提高管理措施·促进丰产丰收
        小麦是禾本科植物,是三大谷物之一,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谷类作物,两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小麦的地区,我国是世界较早种植小麦的国家之一。小麦的颖果是人类的主食之一,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馒头、饼干、面条等食物,发酵后可制成各种酒类,或生物质燃料。小麦几乎全作食用,仅约有六分之一作为饲料使用。我国的小麦种植区在黄河中下游区域,俗称 冬小麦,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小麦生长期防虫防病至关重要---提高管理措施·促进丰产丰收

       小麦重点分布在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华中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南地区、北方等地区。小麦生长环境为土层深厚,结构良好耕层较深,有利于蓄水保肥,促进根系发育。土壤结构是指固体(有机体和无机体)、液体、气体的组成比例,它与土壤水分、空气,温度、养分有着密切关系,如沙土、重粘土结构不良,难以形成高产。冬型品种适期的日平均温度为16~18,半冬型为14~16,春性为12~14。温空的高低受地理纬度和海拔的影响,即纬度和海拔愈高,气温愈低,播种期可早些。小麦长日照作物(每天8至12小时光照),如果日照条件不足。就不能通过光照阶段,不能抽穗结实。小麦光照阶段在春化阶段之后。小麦生长期防虫防病至关重要---提高管理措施·促进丰产丰收

       小麦在生长过程中要重点防治病虫害发生。现从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的上世纪六七十年出版的防治小麦病虫害宣传画中,解读如何提高管理措施,促进小麦丰产丰收。危害小麦的病害有:小麦条锈病、叶锈病、秆锈病、腥黑穗病、散黑穗病、黄矮病、红矮病、全蚀病、赤霉病、叶斑病等。虫害有小麦蚜虫、麦种蝇、吸浆虫、红蜘蛛、叶蝉、蛴螬、金针虫、蝼蛄、麦叶蜂、麦秆蝇等。小麦生长期防虫防病至关重要---提高管理措施·促进丰产丰收

        对湿害较重的麦田,做到早施巧施接力肥,重施拔节孕穗肥,以肥促苗升级。冬季多增施热性有机肥,如渣草肥、猪粪、牛粪、草木灰、沟杂马、人粪尿等。化肥多施磷钾肥,利于根系发育、壮秆,减少受害。增强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发育,增加分蘖,培育壮苗。搂锄能促进麦苗生长,加快苗情转化,使小麦增穗、增粒而增产。护叶防病,锈病、赤霉病、白粉病发生后及时喷药防治。小麦生长期防虫防病至关重要---提高管理措施·促进丰产丰收

        做好锈病防治。小麦锈病致病流行小种变化较快,同一时期的不同地区流行小种不同,因此要不断培育抗新流行小种的品种、调节播种期。在保墒的前提下,应尽可能的不要早播,及时翻耕灭茬和中耕,消灭自生麦苗,减少菌源。搞好大区抗病品种合理布局,切断菌源传播路线。南方麦区雨水多,麦田湿度大,有利于锈病发展,加强开沟排水,可以减轻为害。合理、均匀施肥。控制氮肥用量,适当增施磷、钾肥,以防止贪青晚熟,加重锈病为害。尤其在土壤缺乏磷、钾肥的地区,增施这两种化肥,可以减轻锈病为害。加强测报,及时喷药控病。小麦生长期防虫防病至关重要---提高管理措施·促进丰产丰收

       化学防治以药剂拌种,减少病原菌。在锈病发生初期用药防治效果最好,若发生大流行情况下,除及时防治发病严重的麦田外,要对周边发病轻和不发病的麦田施药剂防治,以控制病害进一步蔓延,减轻损失。农业防治以种植抗病品种,特别是具慢(耐)白粉性品种。在常发重病地区,对品种的抗性要求要高一些,在一般发病区可低一些;根据品种特性和麦田肥力水平合理密植;采用正确的栽培措施可减轻发病。例如,施肥要合理,注意氮、磷、钾肥配合,适当增施磷、钾肥。南方麦区注意开沟排水,北方麦区适时浇水,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能力。此外,在自生麦苗能越夏的地区,应在小麦秋播前尽量清除田间和场院等处的自生麦苗,以减少秋苗期的菌源。在种植的品种不抗病或抗病能力弱的情况下,药剂防治是最重要的防治措施。药剂防治的重点是长势好、产量高、发病较重的地区和麦田。小麦生长期防虫防病至关重要---提高管理措施·促进丰产丰收

       小麦的腥黑穗病、全蚀病和白粉病防治。通常采用药剂拌种不仅可防治麦类黑穗病,还可有效地控制冬前小麦锈病、全蚀病、白粉病的发生和危害,减少越冬菌量。散黑穗病、腥黑穗病、根腐病、纹枯病、全蚀病等发生区,可用40%五氯硝基苯按麦种重量的0.5%的药量进行小麦种子拌种,同时可兼治秋苗锈病和白粉病。小麦生长期防虫防病至关重要---提高管理措施·促进丰产丰收

        小麦全蚀病严重发生区,可选用12.5%硅噻菌胺(全蚀净)悬浮剂进行种子处理,对小麦全蚀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小麦黄矮病和丛矮病发生区,可采用吡虫啉处理种子,防治传毒昆虫,控制小麦黄矮病和丛矮病的发生危害,同时兼治地下害虫。多种病害和害虫混合发生区,要大力推广应用杀菌剂和杀虫剂复合的种衣剂或拌种剂进行包衣或种子处理。各地应根据当地主要病虫种类,选择适当配方的种衣剂或拌种剂,其用量一般是复配(混合)剂中单剂的有效成分与单独使用时相同。小麦生长期防虫防病至关重要---提高管理措施·促进丰产丰收

       小麦冬季死苗预防。在正常情况下,小麦越冬期间,可承受零下15的低温,而不受冻害。但是生长过旺或过弱的麦苗,因为分蘖节处含糖量很低,抵抗力较弱,即使温度不到零下15也常常发生死苗现象,尤其遇上温度变化剧烈的天气,冻害死苗现象更为严重。干枯饥饿。早春表土融化,下层仍结冰,叶片开始蒸腾,而根系吸不上养分和水分,产生干枯或饥饿,严重的也会使植株死亡。干旱死亡。大多由于整地粗放,播种太浅,墒情太差,根系较弱,使麦苗生长不壮,分蘖节处于干土中,在土壤冻结的情况下,根部不易吸水,地上部仍有蒸腾现象,使麦苗难以维持体内水分平衡,容易死苗。凌抬、凌截。苗弱,土壤水分多,下层结冰,体积膨大,结冰土层把土壤和根一起抬起来,根被拉断。小麦生长期防虫防病至关重要---提高管理措施·促进丰产丰收

         防治措施有秋种精细整地,增施肥料,选抗害品种,足墒播种,培育壮苗,适时适量冬灌。根据墒情、苗情,采用锄划、镇压、覆盖土杂肥等措施,增强麦苗的抗害能力。小麦生长期防虫防病至关重要---提高管理措施·促进丰产丰收

       小麦一生要经过苗期,抽穗期和灌浆期三个阶段。小麦管理分冬前管理、春季管理和中后期三个阶段管理。当前要及时浇好返青、拔节、孕穗水。及时划锄松土是促进麦苗提早返青、健壮生长的重要措施,对冻害麦田和弱苗应及时追肥。春季是防治小麦病虫害的关键时期,要适时防治病虫害发生,做好科学的管理,确保小麦丰产丰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