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镇平贾宋镇曾改称“雅颂镇”---许氏家族的一批田赋文献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

(2023-02-11 20:18:22)
标签:

皇粮国税博物馆

南阳文献

贾宋镇

雅颂镇

田赋文献

分类: 南阳民俗
                 镇平贾宋镇曾改称“雅颂镇”
许氏家族的一批田赋文献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
      地名的形成不是一个单纯简单的事情,它的来源、它的延续发展,融进了很多政治、经济、文化、个人等情感,甚至家族的创业信息在里面,乡愁在地名记忆中越来越重要。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一批镇平县大王庙村许氏家族的田赋文献,该批文献最早的田赋征纳执照是光绪十四年(1888年),最晚为1951年,内容包括田赋执照收据、买卖地房契约及分家文约等,前后跨度63年,对于研究许氏家族的社会生产生活、地方政治经济、社会结构变革、地理行政划分、地名变迁等,有重要的文献参考价值。镇平贾宋镇曾改称“雅颂镇”---许氏家族的一批田赋文献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
      该业户许光才的住址是“雅颂镇”九保五甲,民国时期的行政区划采用“保甲制”。贾宋镇曾改称“雅颂镇”,估计多数人不知此情,文献记载简单,由此田赋收据可印证历史上真真切切有过此高雅地名称呼。镇平县许氏家族的一批田赋文献---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

      据刘剑朝、阎英明主编的《镇平五千年》一书可知:贾宋镇地处镇平县西南部,距镇平县城约26公里,据《重修虫喃庙碑》记载,明洪武年间梅路镇遭兵燹,集市东移于小集,但小集无客栈。有贾宋两姓在小集设店,以两姓取名为贾宋店,过往商贩夜宿于此,又因此地临近要道,来往客商络绎不绝,并在此进行交易,贾宋店渐兴,小集萧条。镇平县许氏家族的一批田赋文献---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

     至清朝中叶,贾宋大寨建成,沿用贾宋店及贾宋镇店,等名称,后简称贾宋。民国时期,曾一度改称“雅颂镇”,为宛西四大自然镇之一。 贾宋在明代中叶形成集市,起初规模不大,仅为过往客商提供饮食、住宿服务。清代乾隆年间,秦晋商人为了去江浙一带经商,路过此地,发现为过往客商的必经之地,就在此设立山陕会馆,一时成为商贸交易的重要场所。镇平县许氏家族的一批田赋文献---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

      清末,由于晋商衰落,贾宋镇也逐渐冷清。到了抗日战争时期,贾宋再度繁荣。由于镇平位于战略后方,是抗战大后方的门户。当时开封、郑州等地商户或避难民众到来,贾宋工商户猛增,逢集人流量达到两万多。当时客商云集,商品繁多,生意兴隆,市场活跃,被称作“小上海”。镇平县许氏家族的一批田赋文献---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

      雅颂 ,亦作“雅讼”,是《诗经》内容和乐曲分类的名称。雅乐为朝廷的乐曲,颂为宗庙祭祀的乐曲。指盛世之乐、庙堂之乐。贾宋镇以贾家和宋家为名立镇,似乎太俗或局限性太强,改成雅颂镇既高雅又有文化内涵,这或许也是当时民众祈求美好生活的向往。镇平县许氏家族的一批田赋文献---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

     此批文献中,清朝时期许家住址是为“竹二里十甲”;民国三十年时是“四十三保七甲”,到了民国三十三年已改称“雅颂镇”九保五甲,再到了1951年的行政区划为镇平县贾宋区大王庙乡。许家住址没变,但随着时代变迁,行政区划也不断发生变化。而今,大王庙村已有原来的贾宋镇管辖,划归枣园镇管辖。镇平县许氏家族的一批田赋文献---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