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文献南阳
文献南阳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6,092
  • 关注人气:30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草盧對”:康熙戊寅年新镌《诸葛丞相集》首次命名

(2023-01-13 18:37:18)
标签:

皇粮国税博物馆

南阳文献

卧龙岗

草庐对

三顾名城

分类: 教育史料
草盧對”:康熙戊寅年新镌《诸葛丞相集》首次命名
        “两表酬三顾,壹对足千秋。”这副悬挂在南阳卧龙岗三顾祠门柱的著名楹联仅用了短短十个字,赞颂了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才高睿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丰功伟绩。楹联中的“两表”即为诸葛亮前后《出师表》,“壹对”即为《草庐对》。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酬答了刘备三顾茅庐的情谊,提出了用人唯贤,赏罚严明的治国方针,体现了竭智尽忠兴复汉室的愿望,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草庐对》提出了蜀汉建国治国的整个方针策略,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战略构想之一,足以流传千秋万世而不朽。草盧對”:康熙戊寅年新镌《诸葛丞相集》首次命名

      “草庐对”最早出现于清康熙年间,是南阳知府朱璘在他编著的《诸葛丞相集》中将该“对答”首次单独成篇,并命名为“草庐策对”。《诸葛丞相集》成书于康熙戊寅年,即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是该“对答”单独成篇的最早记载,也是“草庐策对”这一篇名的首次出现。今以“无竹居”所藏“古虞朱青岩纂辑”、“万卷堂藏板”、康熙戊寅年新镌《诸葛丞相集》以及同治五年“仪封张伯行所订《诸葛武侯文集》”为范本,解析“草庐对”的前世今生。草盧對”:康熙戊寅年新镌《诸葛丞相集》首次命名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集忠、孝、义、谋于一身,是公认的中国历史上的“智圣”的最杰出化身。历朝历代都对诸葛亮有很高的评价,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思想也成了无数仁人志士的座右铭。诸葛亮曾在《前出师表》中自言:“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时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驰驱。”诸葛亮去逝后,第一个全面系统研究诸葛亮的是西晋著名史学家、《三国志》作者陈寿。陈寿于西晋泰始十年(274年)在平阳候相任上时,编成《诸葛亮集》二十四篇,并以此书奏之晋武帝司马炎,史称《进〈诸葛亮集〉表》。陈寿在《进〈诸葛亮集〉表》中曰:“(亮)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因诸葛亮自言与刘备和诸葛亮谈话地点在草庐,故后世将此内容称为《草庐对》。草盧對”:康熙戊寅年新镌《诸葛丞相集》首次命名

      南阳知府朱璘在他编著的《诸葛丞相集》中将该“对答”首次单独成篇,并命名为“草庐策对”。 据浙江上虞《松夏志》载:“朱璘,字青岩,桂林人。由贡生官胪寺典簿,迁山西洪洞知县、湖广武昌府同知,署驿盐道。又据《南阳历代郡守知府》一书记载;朱璘,清代上虞(在今浙江省)人,监贡出身,清圣祖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冬,由武昌府同知任南阳知府。朱璘在南阳十分重视文化教育事业和人才的培养,于到任之第二年便申请大中丞阎兴邦始建南阳书院、重修《南阳府志》等文化教育事业。草盧對”:康熙戊寅年新镌《诸葛丞相集》首次命名

       朱璘纂辑的《诸葛丞相集》共四卷,以兼容并蓄的态度,几乎囊括了所有诸葛亮的作品,并按文体归类,条目更加清晰,其中将《草庐对》列为《诸葛武侯兵法》卷第一之首篇;清代著名学者张澍在编辑《诸葛忠武侯文集》时,亦将《草庐对》列为卷一首篇;1960年8月,中华书局编辑出版《诸葛亮集》时,也将《草庐对》列为卷首;在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诸葛亮文集全译》中,《草庐对》被列为卷一首篇。2012年,中华书局出版《中华国学文库:诸葛亮集》时,再次将《草庐对》列为卷一首篇。诸葛亮《草庐对》以最准确和科学的命名,得到后世史家和社会的充分肯定和认可。草盧對”:康熙戊寅年新镌《诸葛丞相集》首次命名

       《草庐对》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战略构想之一,自从被陈寿写入《三国志》后,以后广为流传,备受推崇,被视为古代杰出政治家最了不起的丰碑之一,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草庐对》言辞不多,但内涵极为丰富,它既有对当时天下形势和主、客观条件的分析,对打破割据势力最薄弱环节和建立根据地的建议,又有对未来趋势的预见;既谈政治、经济,又谈军事、外交,可谓言简意赅;不仅内容博大精深,表现出诸葛亮卓越的智慧,非凡的政治军事才能,而且对以后三国鼎峙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指导意义。刘备集团正是沿着《草庐对》制定的路线,进行政治和军事的斗争,最终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之势。后世对诸葛亮《草庐对》评价甚高。唐代尚驰在《诸葛武侯庙碑铭》中说:“汉代之季,天下不得不三分,盖有由矣。曹氏挟王室之威重,孙氏藉父兄之馀业,刘氏独不阶尺土,开国于亡命行旅之间,天赞一武侯,即鼎足之势均也。”草盧對”:康熙戊寅年新镌《诸葛丞相集》首次命名

      诸葛亮在对策中,为刘备成就蜀汉大业规划了一条明确而又完整的内政、外交政策和军事路线,周详地描绘出了一个魏、蜀、吴鼎足三分之势的蓝图。这个蓝图,是建立在对现实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刘备后来就是基本上按照这个政治方案建立了蜀汉政权,形成了天下三分的政治局面。草盧對”:康熙戊寅年新镌《诸葛丞相集》首次命名

作为南阳知府的朱璘,对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十分钦佩,因此,在其所编辑的《诸葛丞相集》中,将“对答”单独成篇,并正式冠以“草庐对”的篇名流于后世。朱璘为了编辑此书严谨起见,择其二子瑞图、鹏图亲自校梓。据文献记载:其长子瑞图,字积之,学渊识广,文采超群,监生,历任福建宁化、德化知县、福建漳州府同知。朱瑞图尚编有《女史全编》,署“古虞朱瑞图积之编定、弟鹏图翔仲校阅”。其次子鹏图,字翔仲,岁贡生,亦是博古通今,华章溢彩,著有《浪雪草堂遗稿》等传世。草盧對”:康熙戊寅年新镌《诸葛丞相集》首次命名

      千百年来,南阳卧龙岗作为《草庐对》诞生之地,《草庐对》成为后世文人墨客及书法名家争相赞美讴歌,以及抒发情怀的对象。诸葛草庐对面的“草庐亭”内,上面悬挂有著名书法家赵朴初题写的“草庐对”门额,后墙内壁镶嵌有吴佩孚书《草庐对》四通碑刻。进入新时期,《草庐对》研究亦呈现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国内学者纷纷撰文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草盧對”:康熙戊寅年新镌《诸葛丞相集》首次命名

1995年5月,由著名书法家赵朴初题写书名、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作序的《草庐对研究新编》编著出版,内容涉及《草庐对》产生的历史背景与南阳的渊源、涵盖诸葛亮文化及三国文化等诸多领域,是国内学界对诸葛亮“草庐对策”谋略境界及智慧思想的全新解读,充分肯定了千古名篇《草庐对》的历史价值,以及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巨大影响。草盧對”:康熙戊寅年新镌《诸葛丞相集》首次命名

       诸葛亮《草庐对》诞生于刘备三顾之地卧龙岗,以刘备与诸葛亮谈话地点“诸葛草庐”而命名,并以其高瞻远瞩的前景展望,而流传于世,让南阳卧龙岗成为一处闻名遐迩充满智慧的人文景观,亦让南阳成为一座当之无愧的智慧之城、历史文化名城,三顾之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