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文献中记忆南阳女中的过往历程

(2022-06-20 21:28:08)
标签:

皇粮国税博物馆

南阳文献

南阳女中

奋斗历程

老员店

分类: 教育史料
在文献中记忆南阳女中的过往历程
        女子入学校接受教育,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近代女学的发展,标志着社会的进步以及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历史文化厚重,贤才辈出,自古崇文重教的古宛城在接纳新式教育时,以包容并蓄,明德求索的远见卓识,以孜孜以求,博文化德的教书育人精神,为南阳教育事业作出重要贡献。1928年3月,南阳有识之士杨鹤汀等筹建了“河南私立南阳女子中学”,校址在老员店(俗称老盐店),招收学生十八名,自此开启了南阳教育史上的女子教育教学史话。在文献中记忆南阳女中的过往历程

         皇粮国税博物馆在征集地方区域社会生活文献史料时,征得一批南阳女中的教育文献,今以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南阳女中校藏《卅种球戏规则》一书,以及1953年、1954年南阳女中毕业证明书、毕业证书为例,解读南阳女中的教育教学发展历程,对于研究南阳女中的厚重历史、教育教学、学校变革、教育名人、行政教学等等有重要参考佐证意义。在文献中记忆南阳女中的过往历程

       《卅种球戏规则》是一本出版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体育类书籍,曾是私立南阳女子中学的藏书,后流散于社会。该书是中国体育社编译的“新时代体育丛书”之一,全书178页,扉页上加盖有“河南私立南阳女子中学教务处”椭圆形印章,书中多页均有此印章加盖。此系列丛书全套十本,当时世界各国流行的球类(足球、篮球、网球、排球、棒球、乒乓球)、田径、游泳等大型比赛项目均单册发行,只有流行在少数国家的球类运动及比赛规则收录在这本《卅种球戏规则》中。三十种球戏依照世界各国体育机关审定的标准规则编订,除规则外还有注释、概说、训练方法、场地平面图和裁判规则。在文献中记忆南阳女中的过往历程

          据《南阳县教育志》记载:杨鹤汀身为南阳辛亥革命元勋,他不仅做过民国首任南阳知府,还积极开展实业报国,致力于教育事业,先后创办过南阳公学和南阳女子中学等。1926年,在著名甲骨学家、古史学家董作宾倡议下,杨鹤汀创办了南阳女子中学。当时封建意识正浓,民智未开,女子无才便是德引领风尚,兴办女子中学阻力重重,为此,杨鹤汀从自家做起,让自己的三个女儿带头先后都入了学。开办之初,先借著名教育家、史志专家张嘉谋的住宅作校舍,其间迁校一次,最后迁至当时残破不堪的老盐店。在文献中记忆南阳女中的过往历程

  老盐店又称老员店,咸丰二年南阳县衙曾移址这里,至同治年间才迁回旧址(今联合街西端),但老盐店原有规模已不存,目前仅留一幢古色古香的清代古建筑。除了老盐店现存建筑,市四中院内还有一幢女中当年的两层教学楼,单檐两层、前廊方形砖柱、砖柱间设拱形券,为近代西式建筑。为办好学校,杨鹤汀曾通过多种渠道做女生家长工作,还到上海购置图书仪器,从外地聘请优秀教师到校任教,家里不少家具也都抬到学校用。该《卅种球戏规则》一书就是当时杨鹤汀在上海所购置的有关体育教学参考书籍。在文献中记忆南阳女中的过往历程

         南阳女中民国时期的开设的教学科目有国语、数学、英语、公民、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博物、体育、音乐、图画、劳作等课程。除了学习课本知识以外,还有劳作等课外实践课程,体育教学是当时重要一门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健康体魄。球类项目是运动会中学生喜欢的项目,民国时期毽子比赛规则已拟定,毽球其实不是球,它是我们小时候都踢过的“毽子”。踢毽子古来就有,作为比赛项目历史悠久。在文献中记忆南阳女中的过往历程

         百年前的《卅种球戏规则》上,就附加登载了由当时教育部体育委员会拟定的《毽子比赛规则》。 虽然毽球既不是奥运会也不是亚运会项目,运动简单到几个人拉一张网,甚至围成个圈就可以开始一场较量,但是小小的毽球却有为数众多的拥趸。它是一项良好的全身性运动,运动量可大可小,老幼皆宜,尤其有助于培养人的灵敏性和协调性,有助于身体的全面发展,增强健康,自古以来就是全民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在文献中记忆南阳女中的过往历程

       民国时期的30种球戏中的手球、垒球、羽毛球、高尔夫球等,如今已是大型体育比赛的主要项目,特别是羽毛球,由于参与性强、老少皆宜,已经逐渐追上了篮球和乒乓球,成为民众欢喜的运动项目之一。但在百年前,包括羽毛球在内的这些运动项目并不流行,当时传人我国时还没有标准的译名,比如起源于英国的羽毛球被译为“鸡毛球”,高尔夫球被译为“考尔夫球”,其它诸如跳浜球、大将球、笼球、靶子球、捕捉球、冒险球、循环球等20多种球类运动,虽然有标准的比赛规则,有详细的注释,有严明的训练方法和裁判规则,至今没有在我国推广开展。民国时期的南阳女中以此体育书目作为教务处的参考教学书籍,足见其重视体育教学工作。在文献中记忆南阳女中的过往历程

           南阳女中从外地聘请优秀教师到校任教,学校注重培养学生德才并进,因此,良好口碑赢得生活信任,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私立南阳女子初级中学校编辑出版的十周纪念册可知,其教学成绩可喜可贺。自1928年3月开学至1930年,除了宛属十三县的女生来此上学,就连湖北光华县的女孩子也来此报考学习,学生达300多人,当时的考试科目只有国文、数学两科,为社会培养大批女子优秀人才。抗日战争时期,女中先迁南召县柳青店柳村,再迁南阳县石桥镇夏村,抗战争胜利后又迁回老校址老员店。1948年秋冬之交,部分师生南行,女中停办。在文献中记忆南阳女中的过往历程

          1949年11月4日南阳解放,在南阳地委的直接关怀下,办起了省立南阳女子中学。1955年秋,以南阳县立第七中学的校名招收两个混合班,附设在省立女子中学初中部。1956年秋,省立女中的高初中分办,高中迁出,初中部留原校和南阳县七初中、私立豫阳中学、南阳一、二高中的初中班合并,命名为南阳县第七初级中学。1962年秋,县市分治,南阳县第七初级中学更名为南阳市第二初级中学,1971年二初中增设高中班,学制改为高、初中合并为四年的完全中学,更名为南阳市第四中学。1994年7月,南阳撤地设市,南阳市四中隶属宛城区教委主管。在文献中记忆南阳女中的过往历程

         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的1953年南阳女中张同学的毕业证明书,明确告知“兹因毕业证书尚未颁发,合先发给毕业证明书,以兹证明。”只加盖“河南省南阳女子中学印”方形印章,学生贴照片处加盖椭圆形“河南省南阳女子中学教导处”印章,1953年南阳女中还没有任命校长,只加盖副校长贺剑秋私人蓝色印章,毕业证明书上部加盖“南阳女中验讫”菱形验讫章,合缝处填写字第号并加盖合缝章,以示验证合格,发证日期为1953年的7月31日。在文献中记忆南阳女中的过往历程

        “ 毕业证明书”和“毕业证书”是有区别的,毕业证明书是指相关教育学校(机构)颁发给完成课程、成绩合格的学生(学员)的毕业证明文书。“毕业证书”必须由相关教育学校(机构)的主管教育机构,即教育行政机关备案并加盖教育行政机关的公章。1954年王同学的毕业证已经加盖“河南省人民教育厅印”方形印章,说明此毕业证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是一份标准合格的毕业证,此时的南阳女中校长是黄子瑞,其私人印章加盖齐全,毕业证填发时间为1954年8月1日。
在文献中记忆南阳女中的过往历程

         如今,南阳市第四中学在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教学传统基础上,实施“导师带研究生”制度,转差培优,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得到和谐发展。学校教学设施齐全,教学、办公、运动、生活四区分明,功能配套。教学设备齐全,语音室、电教室、微机室、理化生实验室均达省一类标准,创新实施特优生、美术、音乐、体育特长生分层教学,为社会培育一批批德才兼备、学识广博的优秀毕业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