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著名诗人李季和《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

(2021-12-05 17:21:04)
标签:

皇粮国税博物馆

文献南阳

李季

著名诗人

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

分类: 教育史料
   著名诗人李季和《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
         著名诗人李季20世纪40年代创作的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享誉整个解放区。《王贵与李香香》以王贵和李香香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全诗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格式和手法,展现了“三边”人民走上革命的历程。主人公爱情的悲欢与革命的发展紧密相关,由此显示了劳动人民的个人命运与整个阶级的革命大业是血肉相连的。被选入中学课本后,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成为一代人的美好记忆。该诗歌也就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部里程碑作品。著名诗人李季和《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

         李季 (1922年8月16日~1980年3月8日),原名李振鹏,笔名里计、于一帆等,现代著名诗人。河南唐河人祁仪镇人,和著名哲学家冯友兰是同乡。初中肄业后,于1938年到陕北抗大学习,1943年开始发表作品。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短诗十七首》、《玉门诗抄》、《生活之歌》、《致以石油工人的敬礼》、《西苑诗草》、《第一声春雷》(合著)、《我们遍插红旗》(合著),长诗《王贵与李香香》、《菊花石》、《五月端阳》、《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石油之歌》,小说散文集《戈壁旅伴》,《李季文集》(四卷)等。著名诗人李季和《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

          1959年《人民文学》第一期刊登了李季先生的“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叙事诗。这首诗是长诗“杨高传”的第二部分,也可以说是一部独立的叙事诗。该诗仍然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一经刊发震动了当时的文坛,得到各方面的好评,给我国新诗运动打开了新局面。1959年6月,该诗结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受到广大文艺爱工作者好评。现以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的《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一书,解读李季先生的创作激情和对新中国建设的无限热爱之情,感受李季在新诗发展的道路上,勤于向民歌学习,不断探索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为中国诗歌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著名诗人李季和《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

        “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是李季先生的重要作品之一。这首诗是长诗“杨高传”的第二部分。主人公杨高是一个传奇式的英雄人物。少年时期的杨高,是一个骨瘦如柴的孤儿,旧社会弄得他“不知名不知姓没有家乡”,成了一个“天不收地不留”的小“羊羔”。由于得到红军宣传员的引导,他投入红军的怀抱,取名杨高。1959年后,李季任作协兰州分会主席,出版了长篇叙事诗《杨高传》,这首诗规模宏伟,故事复杂,人物众多,所反映的生活面比《王贵与李香香》更广阔。诗人以高度的概括力,通过主人公杨高战斗的一生,真实地反映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各个历史时期残酷、尖锐、复杂的斗争生活,艺术上把民歌和古典诗词、鼓词结合在一起,采用了我国传统的说唱文学的章法和句法,在民族化、大众化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著名诗人李季和《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

        《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可以作为长诗“杨高传”的第二部分,也可以说作为一部独立的叙事诗。该诗歌的主要内容写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陕北人的对敌斗争。杨高在在战斗中负伤,后复员回乡参加生产。崔端阳则和恶势力进行斗争。他们在一个茫茫风雪的夜晚见了面,并以英勇的姿态投入解放战争。长诗在迂回曲折中塑造出一对英雄儿女的壮丽形象。该诗被选入第十四篇。诗歌仍然以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就。信天游是流传在我国西北广大地区的一种汉族民歌形式。是一部用老镢镌刻在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传世巨著,也是黄坡黄水之间的一朵奇葩。其歌词是以七字格二二三式为基本句格式的上下句变文体,句式简单多变,两句就是一首。就像陕北人的性格:直气、豪爽、豁达、干练。信天游的曲调由上下各乐段多次反复构成,结构关系平衡、清晰。各句唱词字数没有严格的限制,但比较对称、押韵。以浪漫主义的比兴手法见长,调子自由,单纯易唱;每段常转韵,多用比兴叠字和衬字。。属陕北民歌,在陕北它叫“信天游”,又称“顺天游”“小曲子”, 在山西被称为“山曲”,在内蒙古则被叫作“爬山调”。著名诗人李季和《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

      《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该诗歌开篇第一段:“不唱姊妹领棉花,这一回唱一唱三边风光。这本书说的是三边,该讲讲三边是什么地方。”把故事的发生地引入三边地区,即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该诗歌第二段讲述三边的风沙大时,遮天蔽日,没有风沙时赛过天堂。特别是使用民众语音恰如其分,极具生活化,如“平展展的黄沙似海浪,绿油油的草滩雪白的羊。”当红军的哥哥回来路上,遇见运盐民众,诗歌选取切入点,见证杨高自当红军开始了革命生涯。诗歌中以哥哥自述“七七事变上前方,整整打了八年仗。”可以看出杨高哥哥的老红军经历。年轻的老红军这次回来,是因为负伤而复员,回到三边继续革命生产。民众得知此经历之后,诗歌以“这真是隔着门缝看扁人,没想到你还是个老红军。你的腿好像受过伤,空牲口你快来骑上一阵。”诗歌最后紧扣主题,表达边区民众拥爱人民子弟兵的革命精神。著名诗人李季和《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

         李季先生在一生革命中历任连指导员,党校支书,小学教师,报社社长,延安《群众日报》,中南文联出版部长,中南局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长江文艺》主编。他在湖北主持编辑文学期刊《长江文艺》,曾培育了很多才华横溢屡有佳作的青年作家.如李准,如吉学沛,如黄声笑……他们的处女作,都是在《长江文艺》这块园地上发表,他们的创作潜力也是在《长江文艺》中被发现,被开掘以至成长壮大。从李准的《不能走那条路》到《李双双》;从吉学沛的《一面小白旗的风波》到《两个队长》;从黄声笑的《长江号子》到长诗《长江的主人》,作为《长江文艺》的主持人李季,不知流了多少汗,操了多少心,精心培育新人。后任玉门油矿党委宣传部长,中国作协创委会副主任,作协兰州分会主席,《诗刊》主编,《人民文学》主编。全国文联第一、四届委员,中国作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全国第五届政协委员。著名诗人李季和《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

         李季先生是从南阳走出去的著名作家,是文学“宛军”、文学“豫军”杰出的领军人物,是中国当代文坛上一支活跃劲旅中的优秀代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