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居乐业·喜迁新居--清代木雕花板所蕴含的美好寓意

(2021-10-11 18:07:23)
标签:

皇粮国税博物馆

文献南阳

安居乐业

喜迁新居

木雕花板

分类: 教育史料
              安居乐业·喜迁新居
       清代木雕花板所蕴含的美好寓意
         食、衣、住、行是人类维持生活所必需的基本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不可或缺的社会生活基本内容,也是人类生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当百姓粮仓充盈,衣丰食足之后,才能顾及到礼仪,重视荣誉和耻辱。安定生活,愉快劳作,老百姓过上幸福快乐生活之后,自然关注的是居住。因此,“住”排在第三。安居乐业·喜迁新居--清代木雕花板所蕴含的美好寓意

        人们居住的地方就是家。居住的时间长了就成为了故乡,故乡就是家所在的地方,具体表现出来就是老家的房子、院子、村庄、古树、老井等等,更是乡愁的寄托地。自古至今,人们对“安居乐业”幸福生活的向往从未停息,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民为了生活美满、和谐、合融的理想而在努力奋斗。这种追求幸福生活的质朴民本思想往往会体现在各种艺术作品中,激励着民众时时刻刻向着目标而努力拼搏。安居乐业·喜迁新居--清代木雕花板所蕴含的美好寓意

         历代民间家具之上的木雕花板如“鹌鹑和菊花、喜鹊和菊花”等图案,就是表达这种朴素甜蜜生活的满足感,快乐豫。皇粮国税博物馆在征集地方区域历代社会民众生活实用器物时,自民间征得一批明清以后,各个历史时期的多种民间实用家具器物之上的木雕花板构件,其中就有以“鹌鹑和菊花、喜鹊和菊花 ”为内容的花板构件。这些木雕花板所刻画的鹌鹑、喜鹊、菊花等图案内容异彩纷呈、形式清新活泼,所蕴含的美好寓意受到民众的广泛喜爱和仰慕。安居乐业·喜迁新居--清代木雕花板所蕴含的美好寓意

        该两幅木雕花板整个画面通体以长方形构图,内框以典雅厚重变形“回纹”构思,变形回纹以及双凸线起筋纹饰相相结合所产生的丰富变化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使画图中的鹌鹑、喜鹊、菊花形象更具有写实灵动。整体画面布局疏密有致,重点突出,花鸟和谐。图案整体线条流畅,刀工精巧,通体施以朱红、紫红漆饰,展现喜庆欢乐、幸福美满的生活气息。画面以传统中国花鸟画法构图,以实写意,其中鹌鹑、喜鹊以夸张手法大于菊花,以反映出民众对于安居乐业、喜迁新居的渴望,也显现出民间艺术家精妙的构图设计技巧和对人们追求富足安康美满生活意愿的精准理解。安居乐业·喜迁新居--清代木雕花板所蕴含的美好寓意

          我国传统文化中往往会把一些事物的美好寓意含蓄地作为一种具象表达。如 该幅以“鹌鹑和菊花”为主题内容的木雕花板构件中的“鹌”、“菊”谐音“安”、“居”,而所刻画的菊花向左边一条枝蔓上,艺术家故意截断一片叶子,喻指“落叶”;“落叶”谐音“乐业”。于是整幅图案就是“安居乐业”的最原生态的诠释。另一幅“喜鹊和菊花”木雕花板中的菊花,被民间艺术家刻画 成一株新菊刚刚开花,其枝干柔嫩,芽叶新绿,一朵初放,一朵含苞待放。喻指“新菊”,谐音“新居”;“喜鹊”取意“喜悦”之音义。画图之中的喜鹊刚从他处飞到菊花旁边,其展开的翅膀还没有合在身上,寓意“喜迁”。整幅图案就是“喜迁新居”的最美释解。
安居乐业·喜迁新居--清代木雕花板所蕴含的美好寓意

         生活中 民众对于住有所居,居有所安,安居再喜迁新居的美好向往是一种递进式表达。安居乐业一词最早出自《老子·八十章》:“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安居乐业”。这其中还有一个传说故事。春秋时期,天下各国征站不断,为躲避时乱,很多百姓背井离乡,流离失所。一天,老子在路上遇见一位拄着拐杖、衣衫褴楼的逃难老人。老人认出了老子,于是唉声叹气地对老子说:“我一把年纪了,远离故土,四处奔波,居无定所,可所到之处无不被站乱笼罩。您说,我还能躲到哪里去呢?凭您的智慧,您觉得那些上层该怎样治理天下,老百姓才能过上安稳的生活呢?”老子沉思了一会儿,对老人说:“我和您一样,渴望安稳生活,我觉得治理天下,让百姓安居乐业,应倡导和推行小国寡民政策。那老人叹道:“当今诸侯国的做法可全是为了扩疆称主。您说的这‘小国寡民’到底如何?”安居乐业·喜迁新居--清代木雕花板所蕴含的美好寓意

        老子就请那位老人坐下,慢慢说道:“小国寡民,是让每个诸侯国以小为好,疆域不大,人口很少,是最便于治理的。我所设想的理想社会便是各诸侯国守土有责,以小国为荣。各国各自管理自己的疆域,百姓不必背井离乡、迁徙流浪,各国之间便不会起纷争。在每一个小小的国家里,都只居住着相对不多的居民,他们所拥有的田地能产出够他们享用的粮食和蔬菜,因此可丰衣足食,他们拥有房屋能安居,不会流离失所;他们还拥有自己喜欢的事业和劳作,因此可感到充实和快乐。老人听了老子的话,就笑着说:“果真能这样就好了。请将您设想的这一切向那些上层进谏吧,但愿这设想能早日实现,以使像我这样的垂暮之人,还能赶上过几天安居乐业的好日子。”安居乐业·喜迁新居--清代木雕花板所蕴含的美好寓意

         这个故事就是讲述先民们对安居乐业美好生活的基本描画,而这些木雕花板所刻画的内容仍然是对这种质朴思想的具象诠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