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批老票证·见证历史变革

(2021-01-27 21:23:30)
标签:

皇粮国税博物馆

南阳文献

谢总喆

丁地执照

田赋

分类: 皇粮国税
          一批老票证·见证历史变革
    藏品:光绪九年至民国十六年南阳丁地执照
    稿件来源:南阳日报2011.3.16 本报记者 刘纪晖
      收藏人:谢总喆一批老票证·见证历史变革

   收藏故事:5年前,我在古玩市场偶遇一收藏圈的朋友,因为急着用钱,他将自己收藏的一批清末至民国时期南阳丁地执照转让给我。据朋友讲,此批丁地执照是卧龙区石桥镇一农户拆建老房子时发现的,该农户的上辈曾做过地方保长,所以家中存有此物。
  这批丁地执照系光绪九年至民国十六年之物,前后跨度44年,共209张。
  丁地执照即官府给农户开具的“丁税”与田赋合一的纳税凭证。明清时期农户需要向国家缴纳银两,即“丁税”,此外还需要缴纳粮食,即田赋,这两样加起来这就是农民通常所说的“皇粮国税”。一批老票证·见证历史变革

  朋友转让给我的这批丁地执照有光绪、宣统年的,也有民国时期的。光绪、宣统年间的丁地执照长20厘米,宽6.5厘米,是木版印刷。民国以后的执照长20厘米,宽10.5厘米,是木活字印刷。209张执照均为竖排印刷,骑缝处有衙署印信及编号。
  专家鉴定:
  据市收藏协会专家介绍市档案局现存有清同治五年至民国二十九年的76张丁地执照,这批连续70多年的丁地执照不仅填补了我市无清代、民国农业税务档案的空白,而且在全省属首次发现,全国也不多见。谢先生手中的这批丁地执照同样也很珍贵,其中附加信息非常丰富。
  比如,从这批丁地执照可看出,各纳户应纳税赋都是用大写数字写成,而且数字上面加盖压数章。这些压数章有几十种之多,用篆书或隶书刻成,内容多是有警示作用的词语,如“勤慎”、“严杜弊窦”、“实事求是”等。这些压数章既有警示作用,又有防伪功能,同时文字内容还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这批丁地执照中,还有一张洪宪执照(如下图)。袁世凯在1915年12月宣布恢复君主制,建立中华帝国,改元洪宪纪年,并宣布1916年1月1日起定为洪宪元年。由于来不及印制洪宪年号的执照,袁就把民国年号的执照改作洪宪元年。袁世凯只当了83天皇帝,因此带洪宪年号的丁地执照存量极少。一批老票证·见证历史变革

  总之,在研究南阳清末民初时期的行政区划、官吏选拔、政治变革、土地税赋、票证防伪等方面,这批丁地执照均有极大的参考价值。(翻拍:纪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