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彩画之父”李剑晨1943年在南阳义卖画作助教育
----高尚品格·高超技艺 ·高寿馨远·世代铭记
1943年,既是抗战的关键时期,也是豫旱灾肆虐时刻。南阳民众生活困顿,学校图书仪器缺乏影响教学。为此,时任南阳战中校长特向当时已享誉美术界的著名画家李剑晨求救,希望捐出部分画作在南阳展出后义卖,将所得款项捐助学校购买图书仪器。李剑晨先生应校方之请,特抽闲暇,绘画数十幅雅画,慷慨捐助南阳教育事业,留下一段佳话。
皇粮国税博物馆在征集地方区域社会生活文献史料时,自宛北民间征得两册1943年南阳战时中学,蒋同学的日记。李剑晨先生捐赠画并作在南阳“民教馆”展出义卖的往事,被蒋姓中学生详细记录在其日记中。现通过解读其1943年9月24日、25日、27日等三天日记经历,感受被称为“中国水彩画的开山大师”、“中国水彩画之父”。同时,被称为“国画大师”、“油画巨匠”、“美术教育泰斗”的李剑晨教授的高尚品格,高超技艺
,高寿馨远,被各界誉为“德高、艺高、寿高”的“三高老人”的爱国忧民情怀。
蒋姓中学生该日记采用小楷毛笔、行楷书体竖式写就,按照日记格式记写,记录年月日、星期和天气状况等等。1943年9月24日该篇日记原文内容如下:
(一九四三年)九月二十四日,星期五,晴 ;
李剑晨先生画展不日即开幕
。。。。。。我校主办画展于“民教馆”。中央大学教授李剑晨先生应本校之请,特抽闲暇,绘画数十幅雅画,以售出钱,急救捐给本校做图书仪器基金。票价三元,明天即可开幕。想名闻中外的名画,将来定很踊跃的人参观。。。。。。。
该天日记作者简明概要的介绍了战中学校举办李先生画展的时间、地点、目的和意义,以及古宛城民众祈盼观赏李剑晨先生名闻中外名画的渴望。由此可知:李先生当时已是在海内外享有崇高声望的艺术大师,其画作名扬天下,是难得一见的艺术珍品。李剑晨先生留学海外,最为重要的是学习绘画艺术。他借鉴英国水彩画写实传统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生活和艺术特色,创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造就了一个崭新的水彩画群体采用不同画法,色彩浑厚,用笔练达,讲求技法,严谨中含有生活情趣,题材多样之中富有时代精神。因此,在南阳能观赏其艺术佳作实属天大的眼福。当时实行有偿展出,票价三元,在那时此价位也不便宜。特别是灾难时期,即便门票再贵,也阻挡不住南阳民众追求艺术的祈盼。作者在畅想画展时期,民众的观赏的激情时使用“。。。想名闻中外的名画,将来定很踊跃的人参观。。。。。。。”
1943年9月25日,李剑晨先生的画展正式开幕,该篇日记内容如下:
九月二十五日
星期六 晴
。。。。。。李剑晨先生的画展在今天正式的开幕了。李先生、校长、赵主任在本日报内刊登“艺术的提倡和爱好”均有论及。李先生是内黄人,自幼爱好美术。民国十几年前曾在开封师范任艺术教员,后来应豫选选拔留学人才录取,赴英国从事与美术的研究。后来,又游著名世界艺术之宫巴黎,更加努力,于民国28年归国任中央大学教授。在去年为要表达对桑梓之关怀,曾将数年来所存旧知名画整个售出,以所的钱项十余万元悉数汇到豫,作救灾之资金。今暑期特回桑植慰问灾民,在返校之便,为吾校不辞劳苦,日夜涂画,为我校读书仪器做基金,校长对此非常感激。
通过解读该篇日记可知:南阳中学为了办好此次画展及义卖活动,颇下足了功夫。在画展开幕当日,在南阳前锋报上刊登有关“艺术的提倡和爱好”文章,以此普及民众欣赏艺术的意义。李剑晨先生亲自撰写有关文章进行推广,学校校长及教务主任也撰文介绍,已达到民众更广泛接受艺术,爱好艺术,并购买收藏艺术佳作的目的。作为一场展出义卖活动,这些程序非常必要。然后作者全面介绍了李剑晨先生的成长经历和艺术特点,以及爱国忧民情怀。即日记所记内容:“。。。在去年为要表达对桑梓之关怀,曾将数年来所存旧知名画整个售出,以所的钱项十余万元悉数汇到豫,作救灾之资金。今暑期特回桑植慰问灾民,在返校之便,为吾校不辞劳苦,日夜涂画,为我校读书仪器做基金,校长对此非常感激。。。”
文献记载:李剑晨先生一生爱国忧民,“一二·九”运动时就以笔作战,年青时多次为赈灾义卖作品。当国内抗日战争烽火初起,远在欧洲游学的他立即放弃国外的学业事业,毅然归国支持抗战。1995年,其95岁之际,将毕生精品佳作70幅赠河南省政府,受到家乡政府表彰,在河南博物馆专辟“李剑晨大师艺术陈列厅”,并设立“李剑晨艺术基金”,奖励有志美术的青年;2007年2月,河南省博物院设立“李剑晨艺术馆”。
百岁华诞之际,再次将其120幅毕生精品佳作全部捐赠给江苏省政府,并设“李剑晨水彩画基金”,江苏省美术馆特设“李剑晨大师艺术陈列厅”,2004年12月26日,根据李先生生前愿望,又向南京市政府捐赠佳作80幅,设立“李剑晨艺术基金”,并在南京清凉山公园建成“李剑晨艺术馆”,作为中国水彩画和各类美术研究、展示和普及的基地。老人一生专注于教书、育人、做学问,生活简朴清淡,为人正直坦荡,品格高尚,被各界誉为“德高、艺高、寿高”的“三高老人”。
面对着如此规格之高,画家名气之大,艺术价值之尊贵的画展,蒋姓中学生必定要去一饱眼福,以了追求艺术之愿望。但是,“穷学生”囊中羞涩,只好在9月27日下午,展馆快要关门之时,不用买票即可参观去饱尝眼福。其当天日记记录如下:
九月二十七日 星期一
阴雨
观摩李剑晨画展有感
下午下课后与苏君志刚到“民教馆”去参观李剑晨先生的画展。时间晚了,也没买票进入第一阅览室便看到许多精彩的图画,人物占大半。在阅览室,可以看到刘、王、刘x长、杨象玉,付恒书、董永昌、王新光、郭分监、邓处长诸先生所定的画。第二阅览室内很整齐的排列着动物和植物画,画的非常生动。到第三阅览室,便看到杨贵妃的四幅画。画到奥妙之境,把杨贵妃那种妖媚灵活的姿态,整个的反映在那张粉白色的纸上,价钱是12000元,要算这幅画是最贵的。民教馆的中院里布满了精雅的画。
我们到了民教馆,就好像到了图画中一样。我看罢李先生的画展后,有很大感想,使我认识到艺术对人生的重要,不但能调和人生,而且能改良人一生。它能促进人类进化,更能扑灭人类惨暴的情绪和观念。他是维持人种和平,主张社会博爱的有力者,就是艺术表现的权威。
通过解读此日记可知:此次展览义卖活动,南阳地方名流及官员已经定向选购部分艺术作品,而且挂在第一展室显眼位置,供民众参观欣赏。既可以彰显官宦名流的慈悲心怀,也有附庸风雅之意,更能起到抛砖引玉效果。展览作品中,最昂贵的就属李先生的人物画“杨贵妃”。贵妃富贵,其画像更贵重,一万多元的价格,足能反映出李先生画作的艺术价值。其他展室展出的还有花卉、植物、动物等等花鸟虫鱼,人物故事等等艺术品类。由此可知李先生艺术手法之宽泛和精到。
文献显示:1900年2月25日,李剑晨出生于河南省内黄县宋村乡北沟村。17岁考上河南第一师范。23岁考入北京国立艺专,师从捷克画家齐提尔研习水彩画,师承陈半丁、王梦白研习中国画,受教于林风眠、闻一多诸先生,与李苦禅、王雪涛等同班。1937年考取了公费留学英国,在伦敦大学美术系主攻油画,深受萨金特、布朗温两位大师的影响。此后在巴黎就读于库拉欧西学校,研习雕塑,与留法的徐悲鸿、潘玉良等画家共同钻研绘画,并与世纪大师毕加索切磋技艺,广集博览,在卢浮宫看到法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大师的作品,得到艺术上更多的启示。中西绘画均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虽走马观花似的参观欣赏一番后,但感悟颇深。其在日记中写道:“。。。使我认识到艺术对人生的重要,不但能调和人生,而且能改良人一生。它能促进人类进化,更能扑灭人类惨暴的情绪和观念。他是维持人种和平,主张社会博爱的有力者,就是艺术表现的权威。。。。”这就是艺术对社会的最大贡献,蒋姓中学生也是一个艺术范十足的艺术青年。
李剑晨先生寿高102岁,与世纪同龄。其水彩画创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造就了一个时代的水彩画群体,推动了中国水彩画的发展,促进了中国水彩画进入国际水彩画坛,被海内外誉为“中国水彩画的开山大师”、“中国水彩画之父”。同时他也擅长中国画和油画,被称为“国画大师”“油画巨匠”“美术教育泰斗”。
李剑晨曾任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水彩画研究会会长、中国水彩画协会名誉会长、国际水彩画协会理事、国际水彩画联盟亚洲画会主席、澳洲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等职。他从事艺术创作和美术教育已近80年,为我国建筑和美术事业培养了几代人才,桃李满天下,佳作迭出,著作丰盈,德高望重,在海内外享有崇高声望。不愧是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艺术家、美术教育家、
国际艺术大师。
该日记对于研究李剑晨先生艺术创作、从艺经历、高尚人格、爱国忧民情怀有重要参考意义。特别是对于编纂其艺术年谱有重要的补充价值。同时,更彰显出古宛城文化厚重,人文昌明,历史悠久,艺术繁荣的历史文化名城形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