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清民国时期“一路连科”画意赏析

(2020-07-26 21:16:10)
标签:

皇粮国税博物馆

南阳文献

明清民国花板

一路连科

吉祥纹饰

分类: 教育史料
     明清民国时期“一路连科”画意赏析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一种比附思维,这种思维方式是以联想为基础的。先民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总会把一些吉庆、祥和、喜悦、祈盼、祝贺等等话语联想到生活中的阅历以及经验,以特有的谐音语言现象表达美好的联想,寄托在各种传统文化之中,并在具象的艺术作品中呈现出一派和谐幸福乐观的精神需求。例如在传统文化中,“一路连科”是对科举时代应试考生的祝颂语,预示着古代学子在乡试、会试、殿试一路过关斩将,最后荣登榜首。明清民国时期“一路连科”画意赏析

         “一鹭莲科”是一种传统吉祥装饰纹样。一般画一只鹭鸶和莲花,取“鹭”与“路”、“莲”与“连”,“荷”与“科”谐音,故名。也有以一只鹭鸶、荷花和芦苇组成,寓意应试求连捷,仕途顺遂,祝愿连连取得应试好成绩,寓意科举考试都能考中,事事遂意,一路顺风。作为古代学子们追求科举功名的这种朴素愿望,民间常常以木雕、瓷器纹饰、绘画、剪纸等等各类艺术作品出现,并受到民众的喜爱和推崇。明清民国时期“一路连科”画意赏析

         皇粮国税博物馆在征集地方区域社会生活实用器物时,征得一批明清木雕花板,其中就有明清及民国时期三幅清代木雕“一鹭莲科”图案花板构件。该三幅木雕构件中,明清时期的木雕花板构件采用传统高浮雕雕刻方法,图案以莲花、鹭鸟为主题,整个木雕花板采用长方形构图,花板中间为长方形框边凸起外廓。清代花板四角内凹犹如“亚”字形开光,整个布局构成的图案规整庄严,简洁肃穆,高古质朴。明代木雕花板以竖体为主长方形构图,雕刻古朴粗放,以高浮雕雕刻,彰显图案中的花鸟更具有立体动感。民国时期的花板构件,以水彩画创作,构图活泼灵动,色彩丰富艳丽,视觉冲击力极强,是一幅比较少有的家具木板彩绘作品。明清民国时期“一路连科”画意赏析
                                 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一路连科”木雕展览
         木雕花板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其取材于自然、彰艺于指尖之上的工艺作品,以一块普普通通的木头成为妆点生活的艺术作品,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印记,彰显着先民们的文化思想、聪明智慧和生活理想。科举制度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盛行于明清,有1300余年历史,是古代读书人进入仕途最主要的途径。参加科举考试,考中的称为登科,在乡试、会试、殿试各级考试能连续捷报登科的称一路连科。连科及第,连中三元是历朝历代无数个家庭和天下读书人的梦想,民众把这种美好的祈愿寄托在具象的器物上,以期科举仕途顺利,雁塔题名。明清民国时期“一路连科”画意赏析

        传统“一路连科”花板图案中的鹭鸟以鹭鸶描绘。鹭鸶是一种非常美丽的水鸟,古人对它的赞美早让其成为中国人心中诗情画意的一部分。鹭鸶天生丽质,身体修长,它们有很细长的腿及脖子,嘴也很长,脚趾也是如此,全身披着洁白如雪的羽毛,自古就是诗人吟咏的对象。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时有双鹭鸶,飞来作佳景。"等等。鹭鸶成群飞翔有序不乱,故旧时以鹭序寓百官班次。在明清时期的官服补子纹样中,白鹭是七品文官的补子纹样。因"鹭"谐"路"音,在应用中人们常将鹭鸶与其他吉祥物组合在一起,做成图案、饰品或雕刻等,带来吉祥的寓意。再如以鹭鸶、芙蓉花组合而成的图案,是采用"蓉"谐"荣","鹭"谐"路",谓之"一路荣华"。明清民国时期“一路连科”画意赏析

          该幅明代木雕花板构图粗放,雕工和造型古拙简朴,相对于清代的木雕更古朴,简洁,民间俗称“粗大明”,在木该雕中体现分明。民间雕刻匠人在创作此幅作品时,不刻意炫耀雕工的复杂和繁缛,而追求其神韵。该图案中的莲花次第开放,莲花下面一只鹭鸟回首期望,其身旁的稚幼荷叶以如意云头纹设计,刻画精细,在整个粗放构图中,仍然有精彩细致的佳作刻画,这就是明代艺术粗中有细的艺术杰作代表。其艺术色彩以原木质为底色,以突出自然之美,虽然经历长久岁月的磨砺,图案斑驳陆离,其艺术原有价值毫发无损,古拙沧桑感依然流露出时代所特有的艺术美感。明清民国时期“一路连科”画意赏析

        该幅清代的木雕花板中的鹭鸟刻画精细,比例协调,鸟的羽毛洁白华美,神态灵动,或欲飞,或吮吸莲花之清香,或凝望含苞欲放的荷花,祈盼花开芬芳,寓意科举考试鸿运当头,花香四溢,名扬四海誉,满人间。整个花板施以紫红色底色,寓意红到发紫之境地,更增加喜庆色彩。明清民国时期“一路连科”画意赏析

        该幅民国时期的“一路连科”木板水彩画,一改传统在纸本上作画,以水调和透明颜料在刨光的木板是作画,其色彩层层叠加产生特殊的效果。整个木板以长方形构图,木板四周斜坡刨出角度,中间部分出现覆斗式结构,凸显主题位置。中间部分以黑色作为底色,以青、大绿、紫红、粉黄装彩,再用金色烘托,形成金碧辉煌的艺术效果。荷花以红白花瓣刻画层次,花蕊以黄色点缀,荷叶以墨绿色描绘;鹭鸶鸟色彩以红黄绿三基色和谐搭配,过渡色自然,鹭鸟神情自若,回首祈盼,双脚紧紧踩在一颗金色芦苇之上,险绝有度,色彩鲜明、生动活波,飘逸灵动,清新明快,生活气息浓厚,写实性和装饰性两种风格兼有,审美情调和艺术韵味和谐相通,其视觉情趣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含蓄委婉、抒情达意的审美情趣相统一,表现出一路连科的美好寓意。明清民国时期“一路连科”画意赏析

         “一鹭莲科”,即谐音“一路连科”,预示科举考试一路顺利、连科及第。一路连科吉祥图案装饰纹样,历朝历代受到民众欢迎喜爱,被广泛运用到瓷器、玉器、绘画、文房用具,以及服饰、建筑装饰、家具装饰等艺术品和工艺品上,其文化思想内涵对无数读书人起到了极大的激励和促进作用,其设计绘画风格对于研究传统雕刻绘画历史进程有重要参考价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