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代民众向往的美好生活----金玉满堂·富贵有余

(2020-07-12 18:19:34)
标签:

皇粮国税博物馆

南阳文献

清代木雕花板

金玉满堂

富贵有余

分类: 教育史料
        清代民众向往的美好生活----
              金玉满堂·富贵有余
         古往今来,民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在各个时代也都有着不同的物质和精神内涵。农耕文明社会,民众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连年有余,金玉满堂、和谐美满的幸福生活。清代大众在追求富贵吉祥、丰年余庆的美好生活中,总会把这些朴素思想寄托在具象的艺术作品中,以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形式表达对日常幸福生活的向往,如传统家具中的雕花图案、瓷器、书法、年画、剪纸、印染等等艺术载体。清代民众向往的美好生活----金玉满堂·富贵有余

         皇粮国税博物馆在征集地方区域社会生活实用器物时,自民间征得一批明清木雕花板,其中就有多副清代木雕“ 鱼纹饰”吉祥图案浮雕彩色金漆花板构件。鱼纹在我国已有数千年演变历史,有着极其丰富的吉祥文化内涵,“鱼”与“余”音同,民间则巧妙地运用谐音手法,赋予了鱼纹富裕、美满、幸福与吉祥寓意。现以“富贵有余”、“金玉满堂”两幅金漆木雕花板为例,解读清代人们对幸福美好的追求。清代民众向往的美好生活----金玉满堂·富贵有余

        该两幅木雕构件系清代婚床,即顶子床上花板构件之一。其采用传统浮雕雕刻方法,图案以“富贵有余”、“金玉满堂”为主题,设计构思精巧灵动,刻画鱼类、水草、沙石等和谐精细,栩栩如生。画面通体施以朱红色漆饰,鱼纹饰以金漆罩面,以突出金碧辉煌、富贵之气。整个画面布局疏密有致,趣味和谐,画面以实写意,以意传神,神采飞扬,凝聚着先民们的聪明和智慧,反映了清代民众对美好世俗生活的追求和对物质精神文化生活追求的渴望,以及对传统和睦美满、多子多福婚姻家庭的祈求。清代民众向往的美好生活----金玉满堂·富贵有余

         该两幅清代木雕花板采用正方形构图,木板中间为正方形开光,整个大布局犹如一个正方形“回”字形状,构成了回纹独特的规整沉稳,简洁素雅的外部轮廓。正方形内框为凸起框,犹如一个正方形覆斗状,增加了整个画面的层次空间和立体感。内正方形以内又以圆形开光,以突出传统文化的天圆地方思想内涵精髓。其内“回”画面四角刻画四分之一牡丹花开富贵纹饰,以四方连续图案形式可任意扩展组合,其花色呈现金黄怒放之势,以表现牡丹花开的富贵之相。内方与圆之间以瘾刻阳线过渡,使整个构图布局庄重典雅,层次丰满,画面和谐稳重又充满意趣。该木雕花板设计精巧,雕刻技法娴熟,用笔洗练,用写实与夸张,大胆使用传统红黄蓝三种基本色,色彩过渡和谐,深浅浮雕穿插,彰显传统鱼纹饰生机勃勃的灵动形象,其清晰逼真的艺术效果,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美好愿望。清代民众向往的美好生活----金玉满堂·富贵有余

         该“金玉满堂”浅浮雕花板,以两尾休闲游动的金色金鱼在流水中嬉戏为主题,金鱼被艺术家赋予人格化的技法,以写实手法,勾画出两尾金鱼慈眉善目,满脸喜悦在水中嬉戏游弋的动态之美。金鱼又称金鲫鱼,鲤科鱼类,是由野生红黄色鲫鱼演化而来。金鱼体态优美、品种繁多是世界著名三大观赏鱼类之一,发源于中国,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自古以来,民众喜爱欣赏金鱼,可陶冶情操,有益身心。图案中,金鱼体形丰满、性情温婉,水波粼粼,水草茂密,水面浮草开出粉红花瓣,水底砂石与水草和谐相生,一派意趣盎然,充满生机的生活现状令人神往。金鱼锦鳞闪烁,仪态稳重,因“金鱼”与“金玉”谐音,所以金鱼在鱼缸中游动的图案,便寓意“金玉满堂”。该幅花板以传统黄红蓝绿色彩互为装饰,色彩鲜艳雅致、构图生动和谐、趣味巧妙无穷,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增添了浓浓的喜庆祥和气氛,更寄托了千家万户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希望与憧憬。清代民众向往的美好生活----金玉满堂·富贵有余

             该幅“富贵有余”木雕花板,主体部分仍然以两尾休闲游动的金色桂鱼在流水中游动为刻画对象,略显庄重富贵之气。 桂鱼又名鳜鱼、鳌花鱼、季花鱼等。桂鱼的“桂”同富贵的“贵”谐音,寓意高贵;“鱼”同富裕的“裕”谐音,鱼的寓意是“富裕”,桂鱼的寓意就是即高贵又富裕。鳌花鱼的“鳌”,又有独占鳌头之美好祝愿,寓意科举学子高中金榜,殿前应试第一名。桂鱼是淡水中的珍贵鱼类,其肉质细嫩鲜美, 刺少肉厚,营养价值很高。唐朝诗人张志和在其《渔歌子》写下的著名诗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赞美的就是这种鱼。  清代民众向往的美好生活----金玉满堂·富贵有余

        鱼纹这种吉祥纹饰不仅生动有趣,并且寓意美好,民众赋予其千万种美好内涵,在民间被广泛应用;鱼纹饰是吉庆、富裕、夫妻恩爱、爱情幸福、前途美好和幸运的象征;鱼儿的繁殖能力特别强,又迎合了民间传统多子多福的、人丁旺盛的幸福生活期盼;鱼儿离不开水的自然现象又是鱼水之欢的情感表达,寄托了男女情深、夫妻恩爱、伉俪美满的情意。“连年有余”也是民间传统吉祥图案,“莲”是“连”的谐音,一般由粉红的莲花和金红的鲤鱼组成。“鲤鱼跃龙门”的神话故事,寄托了人们渴望生活的质变飞跃、平步青云的美好愿望,成为美好前途和幸运的象征。鲢鱼的的“鲢”同连年有余的“连”谐音,寓意是连年有余,寄托了人们希望来年大丰收的愿望。鲢鱼不仅寓意好,而且味道和口感都是极其鲜美的,鲢鱼对于人体的脾胃有很好的滋补作用,吃鲢鱼有助于补气健脾、养胃护胃,美容养颜,常吃鲢鱼可使身体身轻如燕、健健康康的,这也是人们最希望最期盼的事情。鲶鱼的“鲶”与“年”谐音,由两条鲶鱼和柑橘组成的纹样便寓意“年年大吉”。在象征吉祥富贵的传统纹样中,常见鱼的形象,如两童子一人持鱼形饰物一人击磬的图案,寓意“吉庆有余”,取“鱼”与“余”、“磬”与“庆”的谐音。常见的瓷画有渔翁捕得大鲤鱼时表情欢快,即“渔翁得利”。清代民众向往的美好生活----金玉满堂·富贵有余

        这些鱼纹饰灵活的构图、美好的寓意、丰富的变换,无论落在哪个时代,总能成为经典。富贵有余、金玉满堂等等是常用的吉利话,这些的吉祥纹饰不仅为皇家所喜闻乐见,更是一种普天下百姓所钟爱的吉祥纹饰,并形成鱼文化深深地融入到民众生活的各个方面。富贵有余、连年有余、吉庆有余、年年有余等这些与鱼相关的成语,成为如绘画、雕塑、工艺品、服饰、文学、戏曲许多艺术的创作题材,给人们带来了“富贵有余”的美好的期盼,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民众的朴素精神生活追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