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福寿康宁·长生不老----清末民初金漆木雕寿星形象赏析

(2020-02-02 22:23:52)
标签:

皇粮国税博物馆

南阳文献

金漆木雕

清末民初寿星

福禄寿三星

分类: 教育史料
                    福寿康宁·长生不老
        ----清末民初金漆木雕寿星形象赏析
        健康长寿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古往今来,上至王侯将相、达官贵人,下到贫民百姓、贩夫走卒,无不渴望成为长生不老的寿星。在民间,寿星是指掌管凡人寿命的星辰,民众称谓老寿星,又称南极老人,是传统神话中的仙人,为元始天尊座下大弟子,尊拜供奉可祛病健康,延年益寿。因此,寿星深受民众喜爱并广为祭拜的星仙。 历代艺术家们根据不同的艺术想象刻画出各自心中的寿星形象,并以长寿、富贵、祥和、喜庆等为主题,以绘画、塑像、雕刻、陶瓷、印染、剪纸等艺术形式,把寿星的形象演绎的丰富多姿,备受民众欢迎。福寿康宁·长生不老----清末民初金漆木雕寿星形象赏析

        皇粮国税博物馆在征集地方区域社会生活实用器物时,征得一批明清木雕花板,其中就有两副清代晚期、民国初期的金漆木雕“老寿星”图案浮雕花板构件。这两副木雕构件均采用传统浮雕雕刻方法,图案以寿星为主题,设计构思朴素庄重,刻画和谐精巧。整个画面布局协调饱满,寿星精神矍铄,施以金漆罩面,星光灿烂,凝聚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反映了民众追求健康吉祥,富贵长寿的美好生活愿望。福寿康宁·长生不老----清末民初金漆木雕寿星形象赏析

         据文献记载:最初先民所崇拜的寿星,并非人的形象,更不是头顶隆起如寿桃和长髯飘飘的健康老人,乃是对天上星宿的一种崇拜。司马迁《史记.天官书》中认为寿星乃主宰国运之长短,而非后人以为主宰人的寿命。至两宋朝间,才逐渐衍化为扶杖而立的老人,民间常把它画成额头部长而隆起,鹤颜康健,慈眉善目,和蔼可亲,德高望重的老人,遂把星宿拟人化。福寿康宁·长生不老----清末民初金漆木雕寿星形象赏析

         明朝以后,民间常把寿星与福、禄二星结合起来祭祀,合称福、禄、寿三星,成为人们最受欢迎的三个福神。作为民间吉祥如意象征,故民间祝寿时,常在正屋面墙上悬挂福、禄、寿的中堂两侧面寿联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或“名高北斗,寿比南山”。年画中也是民众喜闻乐见的主要题材。 明朝小说《西游记》中的寿星“手捧灵芝”,长头大耳短身躯。《警世通言》有“福、禄、寿三星度世”的神话故事。画像中寿星为白须老翁,持杖,额部隆起,并衬托以鹿、鹤、仙桃等,象征长寿。民间认为供奉这位使人健康长寿的仙神,其实是道教追求长生的一种信仰。福寿康宁·长生不老----清末民初金漆木雕寿星形象赏析

         清代官民皆喜欢的老寿星在历代传承中已基本定式。即,一副鹤发童颜,笑逐颜开,精神矍铄,白髯飘飘,顶门凸起的老人形象。因为寿星寓意吉祥,人人均冀望能够长命百岁,精神奕奕及身壮力健。故不少木刻、竹刻、琥珀雕、陶瓷、绘画以及木版套色年画,牙雕、铜鎏金、玉雕、寿山石雕、刺绣、葫芦印模、角雕、杬核雕,以至清代银饼等,皆以老寿星为形象备受受欢迎。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的两副有关寿星金漆木雕构件中的寿星形象,基本沿袭了传统的寿星尊像。福寿康宁·长生不老----清末民初金漆木雕寿星形象赏析

        该两副寿星木雕花板均以采用长方形构图,木板中间为长方形开光,整个布局犹如一个长方形“回”字形状,构成了回纹独特的简洁、规整又庄严外部轮廓。其内“回”纹饰中间又设计为海棠花式纹饰或变体纹饰开光,使整个画面和谐庄重沉稳。两尊寿星均左手持仗,右手捧硕大仙桃,头额部凸起,民众俗称超级大脑门儿。寿星的手杖,最早象征特权是雕有斑鸠的王杖,后来换成一柄桃木的手杖。据说桃木能祛病强身,延年益寿。再后来也刻画成龙头拐杖,升华到王权的一种象征。福寿康宁·长生不老----清末民初金漆木雕寿星形象赏析

       关于寿星大脑门的来历,有多种猜测,有人认为大脑门来自返老还童现象,老人和小孩有诸多体貌特征上的相似。比如初生婴儿头发稀少,老年人也是一样。而头发少自然额头就显得很大。寿星的大脑门,也与古代养生术所营造的长寿意象紧密相关。比如丹顶鹤头部就高高隆起。再如寿桃,是王母娘娘的蟠桃会上特供的长寿仙果,传说是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食用后立刻成仙长生不老。或许就是因为这种种长寿意象融合叠加,最终造就了寿星的大脑门形象。福寿康宁·长生不老----清末民初金漆木雕寿星形象赏析

       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的清代晚期寿星木刻形象花板中的寿星,其脸部瘦长,突出长寿之意,其面部严肃,若有所思,其左上方刻画一棵不老松,松树苍桩古朴,枝叶繁茂,有老态龙钟之势,更加显现四季常青,永不言老的老寿星形象。因此,民众雅称“寿比南山不老松”。福寿康宁·长生不老----清末民初金漆木雕寿星形象赏析

另一副民国初期的寿星木雕花板中的寿星形象,则是笑逐颜开,左边刻画了一只神鹿,“鹿”与“禄”谐音,神鹿头顶祥云,回望寿星,更加显得飘逸灵动。寿星也脚踩祥云在云端遨游,以宇宙之星形象突出寿星。两副寿星花板,在刻画寿星形象之时,皆突出寿星的大脑门,白髯飘飘,手持权杖,手捧仙桃等艺术特点,让人一眼辨认出是寿星的形象。花板回形外廓四角皆以牡丹花装饰,寓意富贵无边,也寿星不老仙相吻合。两副作品皆以两层浅浮雕刻画,其雕刻技法娴熟,线条流畅,人物面部刻画符合寿星形象,富有强烈的艺术韵味和生活气息。福寿康宁·长生不老----清末民初金漆木雕寿星形象赏析

        福禄寿三星文化的兴起,源于先民远古的星辰自然崇拜。民众追求健康长寿,也是对尊老孝道传统社会美德的一种期盼。这种朴实美好愿望走入寻常巷陌、千家万户,成为历代民间世俗生活理想的真实写照。该清末民初两份寿星木雕金漆花板对研究寿星形象的民间演变,寿星文化传承有重要研究价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