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端午佳节:喝“橘颂“酒品《橘颂》诗---感受屈原的炽热爱国情怀

(2018-06-16 23:32:36)
标签:

文献南阳

皇粮国税博物馆

端午节

橘颂

屈原爱国情怀

分类: 教育史料
           端午佳节:喝“橘颂“酒    品《橘颂》诗
                ----感受屈原的炽热爱国情怀
       《楚辞·九章·橘颂》是战国时期楚国伟大诗人屈原的作品,诗人通过对生于南国的橘的颂扬,借物抒志,以物写人,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和爱国主义高尚情操。《橘颂》堪称中国诗歌史上的第一首咏物诗,表面上歌颂橘树,实际是诗人对自己理想和人格的表白。端午佳节:喝“橘颂“酒品《橘颂》诗---感受屈原的炽热爱国情怀

         史载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郢都。屈原眼看楚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国家,于农历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橘颂》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亡,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端午佳节:喝“橘颂“酒品《橘颂》诗---感受屈原的炽热爱国情怀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寻找打捞他的遗体。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端午佳节:喝“橘颂“酒品《橘颂》诗---感受屈原的炽热爱国情怀
                                              照片来自百度百科一并致谢
        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以后,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这便是“端午节”的来历。端午佳节:喝“橘颂“酒品《橘颂》诗---感受屈原的炽热爱国情怀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源于纪念屈原。屈原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浪漫主义爱国诗人。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荐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他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格,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积极影响。
                                            端午佳节:喝“橘颂“酒品《橘颂》诗---感受屈原的炽热爱国情怀

       《九章·橘颂》是屈原早期的作品,学者认为是诗人任外交官出使齐国时作(援引《列子》中“橘生淮南而为枳”的说法)。南国多橘,楚地更可以称之为橘树的故乡。《汉书》盛称“江陵千树橘”,可见早在汉代以前,楚地江陵即已以产橘而闻名遐迩。不过橘树的习性也奇:只有生长于南土,才能结出甘美的果实,倘要将它迁徙北地,就只能得到又苦又涩的枳实了。《晏子春秋》所记“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说的就是这种情况。橘树虽有此缺憾,但在深深热爱故国乡土的屈原看来,这种“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秉性,正可与自己矢志不渝的爱国情志相通。所以在他遭谗被疏、赋闲郢都期间,即以南国的橘树作为砥砺志节的榜样,深情地写下了这首咏物名作《橘颂》。端午佳节:喝“橘颂“酒品《橘颂》诗---感受屈原的炽热爱国情怀
端午佳节:喝“橘颂“酒品《橘颂》诗---感受屈原的炽热爱国情怀

       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数千个形色各异的酒瓶中,唯有橘颂酒历史文化最厚重。 橘颂酒以屈原的坚贞高洁,无私无畏,德行合一的精神品质和爱国爱家的爱国情怀为文化背景,以屈原的《橘颂》为文化载体命名,她是由红、黑、金色楚文化三元素大气的装饰,彰显着它的尊贵不凡。端午佳节:喝“橘颂“酒品《橘颂》诗---感受屈原的炽热爱国情怀

“橘颂”二字被设计在楚国最具代表性的漆木器耳杯的中间,显得高雅大气,卓尔不群。红色的波浪代表着延绵不断的酿酒之水从天际源源而来。美丽的楚文化纹饰则来源于古老贵族的图腾。橘颂酒酒瓶如此精致、美轮美奂;酒香浓郁绵长、回味甘美。饮后不知不觉间沉醉其中穿越历史,一首《橘颂》耳边回荡。端午佳节:喝“橘颂“酒品《橘颂》诗---感受屈原的炽热爱国情怀
端午佳节:喝“橘颂“酒品《橘颂》诗---感受屈原的炽热爱国情怀

端午佳节:喝“橘颂“酒品《橘颂》诗---感受屈原的炽热爱国情怀


        《橘颂》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
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精色内白,类任道兮。
纷緼宜修,姱而不丑兮。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
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端午佳节:喝“橘颂“酒品《橘颂》诗---感受屈原的炽热爱国情怀

        屈原巧妙地抓住橘树的生态和习性,运用类比联想,将它与人的精神、品格联系起来,给予热烈的赞美。既沟通物我,又融汇古今,由此造出了清人林云铭所赞扬的“看来两段中句句是颂橘,句句不是颂橘,但见(屈)原与橘分不得是一是二,彼此互映,有镜花水月之妙”(《楚辞灯》)的奇特境界。从此以后,南国之橘便蕴含了志士仁人“独立不迁”、热爱祖国的丰富文化内涵,而永远为人们所歌咏和效法了。这一独特的贡献,无疑仅属于屈原,所以宋刘辰翁又称屈原为千古“咏物之祖”。端午佳节:喝“橘颂“酒品《橘颂》诗---感受屈原的炽热爱国情怀

       全诗可分两部分,前十六句为第一部分,缘情咏物,重在描述橘树俊逸动人的外美,以描写为主;后半部分缘物抒情,转入对橘树内在精神的热情讴歌,以抒情为主。两部分各有侧重,而又互相勾连,融为一体。诗人以四言的形式,用拟人的手法塑造了橘树的美好形象,从各个侧面描绘和赞颂橘树,自己追求美好品质和理想的坚定意志。端午佳节:喝“橘颂“酒品《橘颂》诗---感受屈原的炽热爱国情怀

      “橘”与诗人屈原的形象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体现了诗人屈原忠于楚国,至死不渝的精神,体现了诗人高洁的人格形象等。作者借橘树赞美坚贞不移的品格。作者认为橘树是天地间最美好的树,因为它不仅外形漂亮,“精色内白”“文章烂兮”,而且它有着非常珍贵的内涵,比如它天生不可移植,只肯生长在南国,这是一种一心一意的坚贞和忠诚,再如它“深固难徙,廓其无求”“苏世独立,横而不流”,这使得它能坚定自己的操守,保持公正无私的品格。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愿意以橘树为师,与之生死相交的愿望,这也是作者志向的表达。端午佳节:喝“橘颂“酒品《橘颂》诗---感受屈原的炽热爱国情怀

        屈原的一生写下《离骚》、《九章》、《九歌》、《天问》等许多不朽诗篇,成为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在诗中抒发了炽热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表达了对楚国的热爱,体现了他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和为此九死不悔的敢于牺牲精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