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西方重要节日文化差异探讨”研究性学习方案

(2011-11-17 20:54:18)
标签:

杂谈

“中西方重要节日文化差异探讨”研究性学习方案

研究课题名称:

中西方重要节日文化差异探讨

设计者姓名

廖高飞

所在学校

顺德红旗中学

适用年级

七年级

研究学科

英语

联系方式

Liaogaofeisdedu.net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1、背景说明:

英语是一门语言,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影响着语言的变动发展,也渗透到语言习惯中。应该说文化教学就是语言教学的重要一部分。为了拓展学生对节日的认知,我设计了这一个研究性学习项目。

2、课题的意义:

七年级学生对于英语国家的文化了解不多,这妨碍了学生的英语的语言表达以及文化习俗的理解。因而我认为在英语教学中引入文化背景,在课外的活动中,比较中西两种背景,掌握不同习俗等对教学的顺利进行有着巨大作用。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能有效提高收集、处理信息与人沟通的能力,以及互相合作学习、利用互联网学习的能力。

3、课题介绍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让学生知道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在节日方面显著差异。通过自己的参与实践,较为全面地了解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将更能加深学生对这些节日的理解,激发热爱传统文化,热爱世界,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和方法的阐述

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与运用与节日有关的词汇。

2.学会用英语表达自己喜欢的节日,并能说出原因。

3.学会采用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如到图书馆查阅文献,上网搜集,制调查表实地调查,整理数据,咨询专家等。 

过程与方法:

1.学会采用上网下载、上图书馆查阅、调查访问等途径收集资料,并对各种资源进行筛选、整理。

2.初步学会探究学习的方法,能写出调查报告。

3.经历小组合作学习,学会与人协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能学习更多的英语知识有喜悦感,成就感。

2.体验参与的乐趣,学会与同学相处,相互合作。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

1.学生是七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竞争意识强,乐于探究。
2.学生对问卷调查、采访等活动非常熟悉;
33.学生对研究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
3.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认识还不深。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

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中西文化主要在哪些节日存在差异;2、形成差异的原因。3、对待差异的态度和方式。

通过以下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

1.收集有关东西方节日类型进行对比,找出两者的时间,名称,食物等风俗差异。2.形成差异的原因调查及分析(文化)。3.我们怎样看待,怎样对待西方文化的熏陶。

学生可能的选题内容是:

1.东西方节日对比(时间,食物,来历,风俗特点)2.你最喜欢的节日3.我喜欢东方节日还是西方节日

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网站、多媒体还是其他形式)

每个专题都会有一份讨论帖,每个专题都会制作相应的手抄报,每个学生都会有不同时期的活动体会,每个学生都会得到一份来自自己、同组组员、他组以及老师评价形成的综合评价。

六、资源准备

1.节日的多媒体课件2.学校图书馆、电脑室、多媒体教室。3.提供有关参考书籍。4.  调查问卷。5.  照相机。

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研究性学习的阶段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起止时间

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

1 接触、讨论问题。
2 了解本次活动的学习目的。

1呈现节日课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利用演示文稿介绍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步骤与方法

1课时

第二阶段 课题准备阶段

1、提出和选择课题

1讨论要比较全面地了解中西方节日名称。

2经过师生共同讨论,以学生最急于了解或最感兴趣的方面,确定研究主题,比如:1)节日风俗的差异2)文化差异。3)中国人过哪些西方的节日。4)中国传统节日的特点

1.组织学生就谈自己过节的感受。
2 与学生一起筛选课题,确定研究的课题。

 

3课时

2、成立课题组

1.学生根据自己的专长和喜好确定自己的选题,并根据选题形成小组。学习讨论小组合作学习评价量规。
2.根据自己的选题,进行小组分工,小组内分工可以为收集资料小队、采访调查小队、科学实践小队等。

1在学生自愿成组的前提下,合理调配各组成员,以利于能力较弱的学生也可以安排到工作。
2制订合作学习规则(或者合作学习评价量规)提供给学生。

3、形成小组实施方案

各小组根据分工制定研究计划,分配研究时间,细分研究内容,制作调查表,预定成果等,共同制定评价标准。

1、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导学生写活动计划;

2、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组的特点写好活动计划

4、开题报告和评审

小组内部讨论、交换意见,小组 向老师和全班同学汇报方案

组织开题报告和评审

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

1.收集资料活动
本活动采取的形式多样:完成调查问卷、上网下载、网络媒体沟通、上图书馆查阅。分组进行。
2. 头脑风暴
在网上就本小组的主题进行讨论,自由发言。
3. 记录总结活动
各小组及时把当天活动内容集中起来,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将所有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列出活动主要内容,写出简单的活动结论。

 

指导教师主动向各组了解获得的信息资料。

及时跟踪了解各小组活动进行情况,为学生出谋划策,当好参谋指导作用,让学生随着活动的开展,不断修改活动方案,调整活动方式,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1个月

第四阶段:评价、总结与反思阶段

 

1各小组分组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可以把成果制作成PPT,也可以是一些照片、手抄报、调查报告等。
2各成员进行自我评价,由小组长整理汇报。
3当所有组成果汇报完毕,各小组还要对其他小组的活动成果展开评价。
5 各组长整理汇报本组的“被访者评价”以及“家长评价”。
6老师引导学生做出电子书呈现所有的研究成果。

社会化的不足。

八、总结与反思(总结、反思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

1各成员进行自我评价,由小组长整理汇报。
2 小组汇报小组自评。

3 各组长整理汇报本组的“被访者评价”以及“家长评价”。
4当所有组成果汇报完毕,各小组还要对其他小组的活动成果展开评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