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观察记录表单
(2014-05-29 06:39:31)分类: 课堂改革 |
课堂观察记录表单1
学科 |
年级 |
|
教材版本 |
课题 |
||||
观察视角 |
一、教什么 |
观察者: |
||||||
观察视点 |
观察记录 |
|||||||
1.教学目标:是否明确而恰当? |
|
|||||||
2.核心知识:教师是如何呈现给不同学生的? |
|
|||||||
3.内在联系:是否注意建立知识横向或纵向联系,与生活联系? |
|
|||||||
4.学科特点:是否体现了学科特点与本质? |
|
|||||||
5.详略得当:是否做到了易懂的少讲或不讲、易混的细讲并辨析? |
|
|||||||
6.教学资源:是否合理使用教材和校内外教学资源? |
|
|||||||
7.学法指导:是否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 |
|
|||||||
补充视点: |
|
|||||||
教学改进建议: |
|
|||||||
课堂观察记录表单2
学科 |
|
年级 |
|
教材版本 |
|
课题 |
|
|
观察视角 |
二、怎么教 |
观察者: |
||||||
观察视点 |
观察记录 |
|||||||
1.先学后教:能否通过预学,暴露学习中的问题? |
|
|||||||
2.以学定教:能否针对学生的问题有效教学? |
|
|||||||
3.课堂提问:启发式提问的次数,无效提问的次数? |
|
|||||||
4.示范操作:教师能否示范高水平操作行为? |
|
|||||||
5.变式训练:能否分层设计变式训练题? |
|
|||||||
6.当堂检测:能否当堂检测学习效果,及时反馈回授? |
|
|||||||
7.平衡教学:能否将探究式教学与有意义接受式教学相结合? |
|
|||||||
补充视点: |
|
|||||||
教学改进建议: |
|
|||||||
学科 |
|
年级 |
|
教材版本 |
课题 |
|
||
观察视角 |
三、怎么学 |
观察者: |
||||||
观察视点 |
观察记录 |
|||||||
1.指导预习:是否布置学生预习和思考练习,从中发现学生的问题? |
|
|||||||
2.学思结合:是否引导学生思考教学内容,并主动发现、提出问题? |
|
|||||||
3.合作学习:形式、次数,是否有效组织、汇报交流、点拨指导? |
|
|||||||
4.聆听心声:教师能否细心聆听学生不同意见,然后灵活积极地回应? |
|
|||||||
5.情境导入:是否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
|
|||||||
6.活动作业:学生活动、作业时间、内容、效果,活动的交流与指导 |
|
|||||||
7.学法指导:学生用工具、记笔记、抓要领、做小结、做对比等情况 |
|
|||||||
补充视点: |
|
|||||||
教学改进建议: |
|
|||||||
课堂观察记录表单4
学科 |
年级 |
|
教材版本 |
课题 |
||||
观察视角 |
四、学得如何 |
观察者: |
||||||
观察视点 |
观察记录 |
|||||||
1.目标达成:通过当堂检测检查预期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
|
|||||||
2.各有所得:全班不同水平的学生是否各有所得? |
|
|||||||
3.特殊需要:是否能了解、满足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 |
|
|||||||
4.时间空间:是否给学生创设必要的时空,进行独立思考与实践? |
|
|||||||
5.问题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是否得到有效解决? |
|
|||||||
6.作业完成:老师分层布置的作业,学生完成的程度。 |
|
|||||||
7.相异思维:学生对同一问题有无独特的思考和创见 |
|
|||||||
补充视点: |
|
|||||||
教学改进建议: |
|
|||||||
二、评价
这四份表单从“教什么、怎么教、怎么学、学得如何”四个角度引导我们教师对课堂进行观察,对课堂关键教学事件进行观察,其基本理念是:“教什么”(关注高认知水平)比“怎么教”重要;关注“学”(关注高参与度),关注学生发展,以“学”定“教”,注重课堂实效等。这样的观察表单对于“教者”来说可起到积极引领作用,有助于教学反思,优化教学行为;对于“观者”来说,是评价、积累(经验教训),还是对同行教学的帮助,还是教学研究能力的养成(可对课堂生态、文化、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现象学、阐释学、教学决策学等进行研究,提高研究视野与眼光)。
总的来说,这样的课堂观察,利于课堂教学的改进,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份表单有定性评价,也有定量评价,还有“被充视点”和“教学改进建议”两项,这是好的,体现了导教导学评价的积极意义,相对于原来的重权重,重赋分的教学评价量表来说,是一大进步,且具有研究的意义。
四份表单适合于教研组活动性评价(分项观察,然后综合反馈),不适合于个人性的综合评价。因为课堂往往是四个方面合而为一,要获得整体印象,还得有整体性的表单。
总的来说,普适性还不够强。在重要教学观察视点的设置上,在观察视点的表述上,仍需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