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OLED还有多远?

(2013-01-11 11:39:54)
标签:

it

分类: 老鬼制造

在今年的CES上,OLED再次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LG、三星、索尼和松下高调展示了各自的OLED电视,LG和三星展示了变形OLED电视。变形电视的屏幕由平面变成弯曲的弧面。电视观众第一次得以体验到类似于影院弧面银幕下,全屏无画面失真的视觉效果。LG宣布55英寸1080p产品已经实现了商品化,即将于1月底上市销售。星宣布可弯曲 OLED 屏幕产品线命名为“Youm”,展出了一款可以任意弯曲的全新手持设备的原型机。日本厂商索尼和松下的重点在于4K 超高清的OLED电视。松下56英寸的电视显示屏的分辨率为3840x2160,重量为约12千克,厚度仅有9mm

 

长期以来,媒体和许多专家将OLED视为LCD之后的下一代显示技术。与LCD相比,OLED,特别是当前主流的AMOLEDActive Matrix/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与LCD相比有诸多优点。

 

AMOLED屏的厚度仅为LCD的1/3,重量也更轻;因为没有液体物质,因此抗震性能更好,不怕摔;即使在很大的视角下观看,画面仍然不失真;响应时间是LCD的千分之一,显示运动画面绝对不会有拖影的现象;低温特性好,在零下40度时仍能正常显示,而LCD则无法做到;发光效率更高,能耗低于LCD;以做成能弯曲的柔软显示器。

 

 1987年美籍华裔教授邓青云发现OLED现象。以后,美国柯达、欧洲西门子、日本索尼、松下、韩国三星、LG等公司投入重金研发,掀起OLED开发热潮。25年后的今天,美国、欧洲、日本均已放弃,只有三星和LG仍在全力向前推进,成为OLED的主力。其中三星在初步形成的、不大的OLED市场中占有90%以上的份额。

 

 长期OLED的寿命只有5000小时,远短于LCD的万小时。这25年的研发过程中,OLED蓝光材料的寿命一直是难点。直到2007年才突破2万小时。

 

突破寿命关之后,量产良品率是当前最大的难题。在LCD的量产中,各代生产线均采用相同的工艺技术。三星的AMOLED生产线已发展到5.5代,每一代的工艺技术都有较大变化。目前55寸AMOLED面板所使用的大尺寸背板不稳定,背板良品率可能只有30%。而全球AMOLED产品良品率平均只有50%。良品率最高的三星也只在80%左右。如此之低的良品率使得大尺寸AMOLED价格昂贵。LG电子在本次CES上宣布将于今年3月份在美国上市55寸的OLED电视,售价12000美元,而同尺的LCD电视价位仅为1200美元。

 

除了良品率外,近年,人们开始认识到AMOLED由原理而造成的一些先天不足。

 

 AMOLED在原理上最大的难题是由于其所用的像素排列方式,虽显示效果好,但像素分辨率仅为标称的66%,使得在显示细节,特别是显示文字时,边缘不够精细,有毛刺。有媒体分析,这一缺点是苹果放弃AMOLED,选择视网膜屏的重要原因。

 

 其次,AMOLED像素自发光,由于各像素在屏幕上显示时间长短有差异,使像素不能均匀老化,先老化的像素造成不可复原的残影现象。例如,电视画面固定位置的台标就会形成残影

 

最后,AMOLED是自发光,LCD是背光。所以在显示黑色时,AMOLED像素不发光,确实比LCD省电。但显示白色时,AMOLED像素比LCD费电。这样总的平均下来,AMOLED不一定省电。

 

当然,这些原理上的问题可以用技术方法加以补偿,三星也取得一些进展。不过,OLED最大的难点还是在良品率,价格如果降不下来,OLED再好也是浮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