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能源互联网
(2012-07-16 10:46:42)
标签:
it |
分类: 老鬼制造 |
近年,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西方也在思考以科技进步冲破危机的路径,他们的思考对我们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其中,关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讨论极具代表性。上次我在“总编签字”中归纳介绍了制造业视角的“第三次工业革命”,除了制造业视角外,新能源是另一个有代表性的战略性视角。
能源视角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代表人物是杰里米·里夫金(Jeremy
以他的观点,当代人类经济中的每一项活动都需要碳基能源,长期被化石燃料和核能主宰的全球能源经济,正缓慢步入一个危险而不稳定的终局。以中国和印度为首的新兴国家的兴起必然将人类文明带入石油衰落的时代。
他指出,德国已经有些建筑正在转化为小型电厂,它们安装了太阳能板、垂直风力涡轮机、地热泵、生物质转换装置、小水电及其他类似装置。每个装置上都将配备感应器,软件将实时通知主人电价的涨跌,方便他们调整电力使用,在价格合适时把电力卖回给电网,让每个人都成为能源企业家。
里夫金的论断不是空穴来风。美国电力研究所在它的报告“未来展望”中评述道:“分散式能源生产的发展可能会采取与计算机产业发展极为相似的路线。大型主机电能已经让位于小型化、在地理上分散分布的台式和笔记本电脑,它们相互连接、充分整合,成为一个极富弹性的网络。在电力行业中,我们更加需要更小、更清洁、分散化的发电厂,能源储存技术将支持它们的发展。对这样一个系统,最基本的要求是先进的电子控制技术,对于控制、处理由如此
德国联邦副总理罗斯勒博士在柏林召开的德国E-Energy第三次年会上说,了未来的能源供应,德国需要可持续的能源网络。能源供应的转换导致分散和更加依赖天气的电力生产。为了确保在这些情况下德国的经济有一个可靠的电力供应,我们必须智能地平衡电力消耗和能源生产。电力生产、管线运营商和客户未来必须被更好地互相连接起来。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
西方从能源角度讨论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为“能源互联网”,有理论,有实践,我们必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