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Siri预示了一场革命

(2011-11-10 18:52:43)
标签:

吉特拉斯

自然语言理解

美国五角大楼

人工智能

杂谈

分类: 老鬼制造

今年10月,苹果发布了iphone 4S ,随机所配的beta测试版的语音搜索软件Siri引起广泛的兴趣和关注。11月7日,谷歌董事长施密特在一份文件中15次提及Siri,称Siri给谷歌搜索带来的威胁比任何一款产品都要大,将其当成头号敌人。

 

     Siri发源于美国五角大楼人工智能项目CALO,其目标是“对话、自然语言理解、视觉、演说、机器学习、制定计划、理性思考、服务等全部融合到一个模仿人类的助理中,帮助人们完成不同的事情。”这个项目汇集了全球25所顶级大学和商业研究机构的300多名研究人员,是史上最庞大的人工智能开发项目。2007年该项目结束时,协作方之一的斯坦福国际研究院成立了Siri公司。2010年4月,Siri被苹果公司收购。

 

在苹果的官网上给出了与Siri自然语言交互的十个典型应用场景:将其设定为闹钟、寻找咖啡厅、问路、点播音乐、发短信、问天气预报、提醒日程、提醒地点、回答问题、发微博。

 

iphone 4S发布以后,人们以各种问题测试Siri。十个典型应用中除问路、问天气、点播、发短信等有特定答案的应用外,最令人感兴趣的是并没有特定答案的聊天式问答,这被称之为“调戏”。例如有机主问:“现在你让我生气了。”Siri:"我好奇那是什么感觉。抓狂吗?”诸如此类,还有很多很多,非常“雷人”。

 

首先最突出的,Siri是一种采用自然语言的人机界面。与此前的各种自然语言界面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能根据上下文和语境理解语义。比如,机主先问北京天气,之后再问:“上海呢?”Siri就能直接答出上海的天气。

 

其次,Siri的背后是苹果的云平台iCloud。从Siri的历史来看,在iCloud上应该运行着一个巨大的基于云的人工智能系统,基于上下文语境的自然语言理解、推理、答案选取应该都是在其上完成的。今年初,IBM沃森系统在美国电视智力竞猜节目中击败人类揭示了这样的事实:当代科技已能赋予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一旦系统学习到一定程度就能有足够强大的智能。人们对Siri的每一次“调戏”,都进入iCloud,成为其学习的素材,促使其自我完善。Siri创始人吉特拉斯曾说,他们为Siri 设定的目标路线图第一阶段:部分像人类;第二阶段:完全是人类;第三阶段:超越人类;第四阶段:杀死人类。按照这个逻辑,吉特拉斯的路线图就绝不是空穴来风。

第三,与现有的自然语言处理系统不同,还在于Siri对情感、人文特性的处理与反应。例如机主问:“生命的意义是什么?”Siri答:“与人为善,不要吃胖,时不时读读好书,散散步。尽量与不同信仰不同国家的人搞好关系。”机主再说:“你这个SB。”Siri:“主人,我已经尽力了。”

与当前主流搜索引擎相比,再也不用去想关键词,不用在数不清的返回结果费力筛选,不用点开各种不同的应用软件处理各种不同事物。你只要直接和Siri说话,不论说什么,它都懂,都能用人类的话语给出令人愉快的结果。这就是Siri所带来的革命。

    Siri预示着,从今以后,电脑、手机不再仅仅是需要人类操控的工具,而是人类的同伴,就像生活身边的智者、开心果、万事通一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