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朋友圈,上海卷标杆做作文60
(2023-07-06 12:14:05)分类: 作文考试 |
【作文题】
退出朋友圈,卸载社交视频软件、新闻推送软件、智能搜索引擎……这使人们离这个世界更远了还是更近了?
你对这一问题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考场佳作】
退至世界之中
交大附中
“世界”这个概念对于曾经的人们而言是如此宏大而遥远,山的对面、海的彼岸是遥远的未知。如今信息技术的发达却将世界各地的人事景物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让人们感到无比接近这个世界。
然而在这种“地球村”的浪潮中,有人却退出朋友圈,卸载社交视频软件、新闻推送软件、智能搜索引擎,彷佛要将自己隔离起来,离这个世界渐远。乍看之下,这些信息技术让我们对亲友、身边的陌生人,乃至世界另一隅的陌生人的生活看得更清晰,了解得更细致,切断这些便远离了他人的生活,也远离了这个包含了无数生活片段的世界。然而,我们更该深思网络技术到底为我们展现出了怎样的世界?我们所谓的“远近”又本质地由什么定义?
网络里呈现出的世界大体有两种,一种是经过他人审视而选择展示的生活片段。如朋友圈与社交视频软件发布的一些内容;另一种是对世界与时间的客观描述,如一些新闻推送和智能搜索引擎提供的信息。我们原本或许认为了解这些内容,这些便是了解了世界、走进了世界;可是真正的接近世界是需要我们的心灵切实地、自主地观照它,并在行动与生活中与之交互。
反观网络呈现的世界,并无一种可以为我们带来这种接近:它或让我们落入他人刻意选择后的片面的视角;或让我们如《无处安放的同情》中说的那样,对远处的人事报以同情,却对身边生活的责任不顾,终使人情凋零为客观陈述式的冷漠。碎片化或冷漠的世界呈现方式反而让人们远离这个世界。
此时,有些人的退出和卸载便正是出于看到了信息技术里的障壁,而欲打破它走进真正的世界。他们中大抵有人过上了梭罗式的精神生活,在心灵的瓦尔登湖畔退守至一份专注地观照,在对生活地真正体悟与从自身生发出的思考中接近这个世界,看见完整的生活并真诚地爱它。
这不得不使我们再度反思:“这个世界”是一种怎样的存在?事实上,世界并非很多段生活的拼合,也并非简单地将生命相加,而是如柏格森所指出的,是一个整合的存在。既是如此,网络技术对它的展现永远只是一种“展现”,而永远无法引向这个整合本身,如此又如何使我们接近它呢?而当我们暂时放下这些媒介,离开这看似全息的玻璃罩,我们才将自己的生命回归世界的整合之中,进入它的内部也离它更近了。
当然,我们也应明确这种接近绝非仅仅来自退出和卸载的行为。如果我们切断自己与网络信息的关联,却又将自己封进自我中心主义偏狭而冷漠的壳,固步自封,则无异于反而远离了这个世界。只有我们真正的感知、真正的全身心地投入,才可能使我们走进这个世界。
里尔克曾认为人与物皆是无限的孤独,才退至生命的深处,在那里建立了联系。面对现今的世界或许亦然,看似远离地退一步实则让我们退至世界之中,离这个世界更近了。
老师点评:
全文开篇就基于“世界”的空间内涵关联“远”“近”引出材料,然后对材料所涉现象紧扣问题做浅层分析,并以问题做结,自然引出“世界”特质的第二层思考与“远”“近”的本质定义解读。基于对真正接近世界的内涵的分析之后,再次抛出问题:这个世界是怎样一种存在?对材料问题中所涉对象进行第三层思考:世界是一个整合的存在。基于这一层内涵再次审视材料中的“退圈”行为,得出结论:应该是离世界更远的行为。
如此行文,论述针对性强,且层次推进自然清晰。尤为难能可贵的是此文在结尾处还能延伸思考,对“退圈”行为进行辨证审视,使论述更为严谨。总而言之,此文作为考场作文,评定为一类上是非常恰切的。(罗佑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