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体八面壶公山

标签:
壶山兰水壶公山莆田壶公山穿越爬山真净寺 |
壶公山有八面,八面所见,姿态不一。从城区瞭望,宛如日本的富士山;从海上远眺,则顶圆如冠盖。壶公山是莆田的文化之山,也是莆田游子心中的乡愁。2017年7月22日,我们一行12人驱车2个小时,跟随“围观爬山”’群主吴队长,征服了壶公山。
http://s9/mw690/002FOW6Ezy7cYiVokc0c8&690
据吴队长说,壶公山有几条上山的路线,有从凌云殿方向的,有从翠峰禅寺方向的,等等。我们队伍上午10点抵达莆田市新度镇的壶公山脚下,先在翠峰禅寺山门前拍了集体照,随后即开始了今天的爬山。
http://s6/mw690/002FOW6Ezy7cYiAgcIt75&690
http://s11/mw690/002FOW6Ezy7cYiAjdqifa&690
我们首先沿着一条水泥登山道向上攀登,由于水泥台阶偏高而且直线上升,加上一开始走的太快,大家一下子大汗淋漓气喘吁吁了,壶公山似乎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啊。好在这段路沿途林木苍翠,浓荫蔽日,我们在绿盖如阴的树影下一路穿越。
http://s2/mw690/002FOW6Ezy7cYiBlupP21&690
http://s5/mw690/002FOW6Ezy7cYiBsDVWd4&690
这前一段的壶公山,像是天然氧吧,山体植被茂密,山上绿树成荫。树在夏天好像长高了,浓密的叶子像一把绿色的大伞,时时刻刻为我们遮阳。稍高的树,长而纤细,亭亭玉立;粗大的,直达苍穹,撑朵绿云。大概半个小时,我们穿越到了盘山公路口。
http://s2/mw690/002FOW6Ezy7cYiDhryx71&690
http://s13/mw690/002FOW6Ezy7cYiDkx3uec&690
站在半山腰,壶公山下欣欣向荣,湄洲湾蒸蒸日上。莆田作为沿海城市,经过多年发展,成为一座相当发达的临港城市。农村的红瓦房映在绿林中,田野成片,房屋成排,一幅富丽的自然景观。
http://s3/mw690/002FOW6Ezy7cYiEgUT0f2&690
夏日炎炎,我们必须在盘山公路徒步了。远处是狭长的湄洲湾,近处是无际的森林,山风徐来,空气清新。我们在蜿蜒的公路盘旋了几个弯道,吴队长发现轨迹不对,我们赶快回头,一会儿就找到要走的台阶山路。
http://s2/mw690/002FOW6Ezy7cYiFuBup51&690
我们仍然在树荫下穿越,这是一段平缓的山路,大家快速而上。路上树木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绿色山野让人陶醉,我们尽情深吸着山间的清新空气。探路的吴队长,往右边地势险要陡峭的山坡攀爬上去,而我们大部分人从左边平缓山路穿越到盘山公路口。
http://s5/mw690/002FOW6Ezy7cYiH9P7Kd4&690
我们又得走在骄阳似火的盘山公路了,曲折的盘山公路上,见到路牌“壶山极高明湄洲妈祖分联天后宫”及“壶公山清净寺”(后来到了寺庙,其实应该叫真净寺)。按照路牌的方向,绕了几个弯道,我们徒步到了座落在壶公山南面快到山顶的真净寺。
http://s2/mw690/002FOW6Ezy7cYiKNhIZ41&690
真净寺依山而建,殿宇错落有致,背山仰谷,巍峨壮观,气象万千。附近的岩石上,刻有“第一山”、“壶中日月”和“极高明”字迹。真净寺的背后顶端,层峦叠嶂,怪石嶙峋。远远望去,真净寺像是悬浮在山岩云中,给人空灵的感觉。
http://s3/mw690/002FOW6Ezy7cYiMaUPoc2&690
http://s12/mw690/002FOW6Ezy7cYiMd5ZF5b&690
中午时分烈日当空,我们在真净寺补充能量,休息。其中五个男士继续向上攀爬壶公山,我们从真净寺背后的左边上山,这一段是今天最虐的路,大家要在高过人头的杂草丛中钻来钻去。因为怕踩空,我们用登山杖探路,小心翼翼穿行山路,而杂草又夹着荆棘,好几个人的手脚甚至脖子均被刮伤,伤痕累累了。
http://s4/mw690/002FOW6Ezy7cYiNKFwLf3&690
http://s16/mw690/002FOW6Ezy7cYiNOrmv1f&690
经过艰难穿越,我们从杂草丛中爬出来,来到了山顶的盘山公路。此处也就是海拔710米的壶公山主峰了。站在山顶,云好像就在头上飘过,仿佛举手就可以摘下几朵。高高耸立的莆田电视发射台以及巨大球状军用雷达站就在我们的脚下了。
http://s8/mw690/002FOW6Ezy7cYiPvACHe7&690
站在盘山公路边的山顶观景台,极目远眺,莆田大地锦绣山河,风光无限。俯瞰百里,兴化湾及湄洲湾一览无余。远近的平原、溪流、高楼、村舍、农田以及纵横交错的铁路公路网尽收眼底,像是一幅江南水乡秀丽的画卷。
http://s6/mw690/002FOW6Ezy7cYiRaaON35&690
下午2点,我们依依不舍离开壶公山顶,从真净寺背后的右边山路下山了,这条是采茶之路相对好走,我们很快就下切到真净寺,和其他7个人会合。接着大家沿着盘山公路及登山道原路下山,3点即到了壶公山脚下,结束了今天的行程。
http://s16/mw690/002FOW6Ezy7cYiSVtRZdf&690
http://s4/mw690/002FOW6Ezy7cYkfwZmbc3&690
“壶山兰水”是莆田山水的两大象征,一山,即壶公山,一水,即木兰溪。人们多以壶公山和木兰溪为莆田的代名词。从戴云山脉发源的木兰溪,像一条绿色的飘带穿过兴化大地,哺育着这里的荔枝,龙眼以及广袤的农田。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山,对于莆田人来说,壶公山就是他们心中不可替代的那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