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15课:大树的描写
中考作文中,有的命题特需要用大树做素材。
树的描写也是练习一种思维规律——树状思维——由一般到个别,由总体到具体。
哪里都有树,树与树不同。树与树不同,写法总相同。
如果我们写一棵树、两棵或者几棵树,这是在写树本身;如果写的是一片树这就是写森林了。写树与写林是不同的,而写林又离不开对单个树的描写。
一、大树的几种写法
1、最简单的写法是写“四季树”,放在四个季节中写,抓住树的季节特征。
2、把树放在静态中写,叫静态写生。即在一个季节或一天,甚至一个时刻去写树,比如刚发新叶的树,绿叶满枝的树,或者冬日雪中“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树。
3、是把树放在动态中写。雨中的树,风中的树,雪中的树,
最好写的是四季变化中的树。“四季树”是写树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树在一年四季当中是不同的,抓住了季节特征。
4、把不同的树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二、大树的静态写生
静态写生,要根据人们视觉习惯,由远及近、自下而上地写或自上而下地写,其难处不在于树的主干和叶子的描写,而在于对树的支干、次支干、枝条的描写。
标题:________
树情怀(括号里填上树种)
素材:写夏天的一颗大树。具体是什么树种,由你家乡的情况而定。
中心:大树生命的顽强、伟岸。也可以自己确定其他中心。
欣赏图片
例文:
夏天的大杨树
小学六年级学生王东鸣写于2010.3.20
也许你喜欢默默无闻的小草,也许你喜欢迎风飘舞的柳树,而我最喜欢的是学校门口那棵高大的杨树。那颗大杨树,站在我们学校的大门口,好像一个高大的战士,彰显着生命的色彩。
这棵大杨树约有五层楼高,盛夏时节,远远望去像冲天燃烧的绿色的火苗。阳光直射的那那些叶子十分青翠,好像谁在叶子上撒上了一大把金星,闪闪发光;背对阳光的叶子,呈深绿色,仿佛经历了无数沧桑。绿色而高大的树冠把蓝天衬托得格外明亮,一阵风儿吹来,树梢轻轻摆动,像对我们愉快地致意。
大树的树干非常粗壮,我们两个同学张开双臂都抱不过来,那包藏着无数年轮的深褐色树皮上,十分粗糙,沟沟壑壑,像是一道道的山脉和河流,向我们述说着久远的历史沧桑。我们不知道这百年的大树经历了什么,也没有人知道它经历了多少风雨和酷暑寒冬;我们只是知道他是那么坚强,那么伟大,用巨大的力量托起了一片生命的绿色。
大树把根深深地扎在泥土当中,尽管它经历了那么多的风雨,不知遇到过多少困难,但是仍然在努力地生长着,在向上伸展,彰显着生命的本色。
叶子是大杨树最美丽的风景。你看,树梢上翠绿色的叶子,阳光在上面跳舞,那样的明丽,简直可以和蓝天媲美了。你再看那下面背着阳光的叶子,好像是最沉稳的人了,不炫耀自己的外表,而是心甘情愿地把深绿色一尘不染地彰显出来,使人感到生命这般美好。抬头望去,无数的叶子,密密麻麻,满眼都是青春的感觉。叶子离不开枝干,那粗壮的树枝斜着向上伸展,是大树有力的手臂,托起了繁茂的枝叶。
这棵大杨树,像一把巨大的“绿荫伞”,炎热的夏日里,我们在树下的街心公园玩耍,累了的时候,总会投入绿荫伞的怀抱中乘凉。坐在大树下的椅子上乘凉多么惬意呀。
这棵大杨树,是一棵不寻常的大树,是一棵努力向上的树。大树给了我们快乐的感觉、顽强的意志和天天向上的精神,所以我特别喜欢它。
银杏情怀
作者是成都初一学生子豪
学校食堂前有一排整齐的银杏,经历了多年的风雨,仍然屹立在那儿,彰显着生命的坚毅。
一棵棵高大挺拔的银杏整齐地排成一列,如同一个个身缠绿军装的战士守卫者我们的校园,也像一片绿色的火焰,放射着生命的光芒。
它那强健的根深深地扎在土底,贪婪地吸收着天地的精华,仿佛它想让自己长得更粗壮。
你看,树干非常粗壮,仿佛像是顶天立地的擎天柱,我的两个同学张开手臂才勉强抱拢。那包藏着无数年轮的深褐色树干上,十分粗糙,沟沟壑壑,像是一道道山脉和河流,向我们诉说着久远的历史沧桑。我们不知道这百年的大树经历了什么,也没有人知道它经历了多少风雨和酷暑寒冬。我们只知道它是那么坚强,那么伟大,彰显着生命的不朽。
再看,树干慢慢分叉,分出了错落有致的枝干和树枝。枝干由里到外伸展着,向上斜逸着,那粗壮的主干就像一个巨大的胳膊,强有力地把枝干这只巨手拖了起来。从中我们看到了生命向上生长的力量。那枝干和枝条成深褐色,那是健康的颜色,是生命的颜色。每条树枝都朝向阳光,向上生长着,彰显出生命的向上精神。
每条手臂都长着一只只嫩嫩的小手----树叶。它的那三瓣小树叶随风舞动着,形成了一道道绿色的波浪,令人心旷神怡。绿色代表着希望的生命,代表着健康的生命,代表着活泼的生命。
银杏树,你历经寒冬酷暑,向我们述说着生命的沧桑;你是那么苍劲有力,象征着生命那无敌的力量;你以绿色装扮自己,告诉我们生命竟然如此美丽。
啊,坚强,不朽,健康,美丽,这就是你——生命的象征——我校园的银杏树!
要确定这是一棵真实的大树,是有地点的,或者在校园里、校门外,或者在小区里、家门前,或者在其他的地方。还要设定季节。如果不是具体的树,而是抽象的树,会给后面的描写带来困难。
描写一棵大树,和描写一个人的肖像是近似的——大肖像(树的总体感觉),小肖像(树的各个部位)。
我们知道大树是这样的:一个主干——若干枝干——更多的次枝干——更多更多的枝条——更多更多更多的叶子。这就是我所说的“树状结构”,写树就要本着这个顺序。
具体描写方法:
下面我是以大杨树为例来讲
但你一定要写你家乡的、你熟悉的树,不要写的都像大杨树。
开头,提起这棵大树及其情怀。作文开头的时候就要确定这是一棵真实的大树,是有地点的,或者在校园里、校门外,或者在小区里、家门前,或者在其他的地方。还要设定季节。如果不是具体的树,而是抽象的树,会给后面的描写带来困难。
二段:写这棵大树的“大肖像”。
就是总体视觉形象,所在位置,高度,基本形状;色彩。时间应该是夏季。开了头之后,要先写远看这棵大树的总体感觉,相当于人的肖像描写的“大肖像(高矮、胖瘦)衣着等)”。写这棵大杨树的高大,要用比较的方法,用蓝天白云、楼房等等背景物来烘托和渲染;写这棵大杨树的绿色色彩要进行想象,比如想象成冲天燃烧的绿色的火苗,还要注意写出阳光下的感觉,朝阳的绿色和被阳光的绿色是不同的,也可利用想象来写;写好树梢树枝在风中的动感。
这是远看,是不可细写叶子的,写的只是这棵大杨树的大致轮廓。
好词:
挺拔,高耸入云,枝繁叶茂,绿树成荫 ,生机勃勃。
佳句:
一棵威严的百年老树顶着擎天的华盖,昂然挺立。
杨柳披散地垂下纤细柔软的枝条,宛如刚洗过头没梳辫子的姑娘的长发。
北国的白桦树,浑身雪白,像一盏盏明亮的水银管灯,点亮了苍茫沉郁的北国山林。
这些老榕树使人想起智慧、慈祥、稳重而又饱经沧桑的老人。
山石之后,一株大杏树,花已全落,叶稠阴翠,上面已结了豆子大小的许多小杏。
这古老高大的榕树,枝叶茂盛,像一团墨绿色的云彩。
拔地参天的古榕树,像绿色的华盖,像擎天的巨伞,张开在半空里,千千万万条气根,从树干上流苏般地垂挂下来。
一裸老桑树,又粗又高,树身子弯弯曲曲,好像一个驼背的老人,佝偻着身子。
三段以后分部位细写。我们知道大树是这样的:一个主干——若干枝干——更多的次枝干——更多更多的枝条——更多更多更多的叶子,这就是我所说的“树状结构”。就按照这个顺序,自下而上地分段,每个段落要详细写出这个部位的具体视觉感。
三段,写树干及根
树干,高度,有多粗,色泽,触感,表皮。想象与抒情。粗细,要用“合抱”来写,不能写直径多少公分(因为你不可能量过),之后写树干的高度(就是第一个枝干一下的部分);树干表皮的描写,注意色彩,从下而上是变化的,光滑程度也是变化的。还有感悟,通过树干的粗壮、表皮、根部,你感受到了什么(坚强,风雨,成长,根深才能叶茂)。
好词:
麻麻拉拉,粗糙,光滑,绽裂,几个人合抱,粗壮,高耸,挺拔,盘根错节,饱经风霜,密密层层,严严实实,高大挺直,耸入云天,密密麻麻,顶天立地,
古木参天。
佳句:
这老树树干皱摺纵横,悬空突出,像是老人沉思的前额。
美人松的树干挺拔,扶摇直上青夭,凌空展开她的绿臂,远眺像个美丽的姑娘。
这老树干,如拧着的捆捆钢筋,身躯挺拔,直冲云霄,仿佛一位神人立于天地之间。
一棵如云如帐篷的大青树的根惹人注目,树干骨骼突出,粗大的根茎像巨大的鹰爪箍住大地。
这老树树干皱摺纵横,悬空突出,像是老人沉思的前额。
榕树这些小小的山脉般突出于地面的树根,像章鱼的无数只脚,向四方伸展,每一个指甲都紧紧扣住泥土。
岩洞上,一棵棵巨伞般的古松盘根错节,裸露的树根似蟒蛇,似钢筋,密密匝匝地箍在石壁上,仿佛要把整个岩石勒得透不过气来。
四段,写枝干,树的大杈子和其他树杈。
枝干及树枝的描写,枝干是有序而分层的,一层层,色彩,光滑程度,对枝干的感悟,向上,奔向阳光,大力士的臂膀,枝干与枝叶的关系;树枝的密密麻麻,粗细,色彩,表皮,生长方向,等等。
枝干的多少,枝干的朝向和坡度,枝干的色彩、粗细、等等,写出大枝分小枝,枝干横生的感觉。想象与抒情。
好词:枝干盘曲,虬枝龙爪,枝繁叶茂,斜枝侧溢,疏影横斜,颀长,修长,盘绕弯曲,盘曲多姿,枝枝桠桠,枝桠重叠,枝杈盘亘,直指云霄,盘虬错节,横七竖八,杂乱无章,奇形怪状,参差不齐。·香枝
·雪枝 ·排叉 ·侧枝 ·支条 ·枝梢 ·枝头 ·结子,疖子 ·柘弓 ·瑶枝 ·莺枝 ·云枝 ·枒杈 ·树杈 ·树枝 ·蛇龙 ·梢头
·素枝 ·虬枝 ·虬龙 ·高枝 ·繁枝 ·风枝
佳句:
这棵大树,把根深深扎在土里接近大地,一个个向上隆起的枝干,像粗壮的胳膊伸向天空迎接太阳!
枝桠交错着伸向天空,就像伸出无数只手臂,将阳光及空气中的营养统统揽入怀中。
五段,写树叶。
从枝与叶的关系开始写,叶在枝上的分布,叶的形状、大小、色彩,树叶的多少。密密麻麻,密密层层,稀疏,一层层,一串串。
叶子的形状,大小的比方,形状,像什么?叶片的正面和背面。
叶子的色彩,绿苍苍,绿森森绿莹莹,绿油油,密森森,苍翠,苍绿,苍郁,葱翠,葱茏,葱绿,葱郁,丛林淡绿,滴翠,叠翠,繁茂,繁密,娇翠,娇绿,绿荫,茂密,浓绿浓密浓荫,婆娑,浅绿,青葱,青翠,深绿,疏落,吐翠,鲜翠鲜绿萧瑟欣欣新绿,幽深,幽邃,枝叶。
佳句:
吸翠霞而妖娆的松树,在半空展开松叶,像是和狂风乌云争夺天日,又像是和清风白云游戏。
一阵风儿出来,树叶发出萧萧飒飒的响声,像是在轻轻地歌唱。
站在树根下,仰头往上看,树叶黑郁繁茂,透不出一丝阳光。
一裸大得出奇的柏树王,它的针叶,密密层层,翡翡郁郁,间露铁臂虹枝似的虎然绿伞。
那些稠密的白杨树叶子,像是一条流水,日日夜夜,沙沙沙、沙沙沙,在人们的身边平静而又响亮地流着。
被云雾洗刷过的红叶.就如同沾了露珠的红玛瑙,闪闪发光。
满树的小叶儿绿得可爱,活像一个绿草帽,倒扣在大榕树的头上。大榕树的叶子碧绿碧绿的,是椭圆形的,有点像瓜子。小小的叶子如同一双双小手,有节奏地拍打着。树枝上还有许多红色的小果儿,像一个个小朋友探出了小脑袋,好奇地张望着。
六段:上面这些写完之后,混和写枝繁叶茂的感觉。
多选一些视角角度,如,站在树下仰脸看,离得稍远一点看,看一个局部,仔细看某一个点,等等。
结尾段:突出中心。
结尾的时候,你已经“欣赏”完了这棵大杨树,当然心里有一些感觉。把这些感觉写出来就是了。这里说一句,写夏天的大杨树,不仅仅写它的美,更要感悟它雄伟的外貌、雄浑的魂魄、坚定的意志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这些感受体现在前面的描写里,也体现在现在的结尾中。
这样,这个大杨树的形和神就在我们的笔下脱然而出了。
题外话:我们练习静态写树的目的,比如写大杨树,是要在对大杨树的具体描写中,刻画它的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和勇敢坚定的意志,从而对大杨树有所感悟(在这方面,语文课本中的矛盾的《白杨礼赞》是不错的典范)。并且要通过“树状结构”描写的练习,培养作文写作的“树状思维”。我们知道大树是这样的:一个主干——若干枝干——更多的次枝干——更多更多的枝条——更多更多更多的叶子,这就是我所说的“树状结构”,而大树的这种形态典型地形象化地展示了各种事物“由总到分”、“由概括到具体”的结构规律,所以,我们掌握了大树的描写规律,有利于其他作文的思维。
————————————————————————————————————————————
欣赏:
把自己种在土里 天津市高中二年级学生郑盈
我站在温室门口,望着无尽的绿色,就想把自己也种在土里。
红砖铺就的小路,粘着湿润的黑土,粗糙的石头地面,长着柔软的青苔。一丛丛阔叶的植物,骄傲地把根扎在土里,放眼望去,是一排排健康快乐的生命。它们掌形的叶子如珠玉般闪光,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气息,冬日的阳光里还有花草的芬芳。一辈子守着这些花草的人有福了,草木们生生不息,守护着自然精灵的人也必能青春永驻。
我站在草木中间,感到自己正与它们一样地,把双脚扎在土里接近大地,把双臂伸展向天空迎接太阳!我把塑料的棚布掀得更高,让更多的空气分享我的喜悦。几颗水珠滑落下来,滴在我的眼镜上,于是我只能看见许多钻石似的细碎闪光。我笑了:我是一株会思想的苇草,雨水令我欢畅。
我在植物中间走动,有一种回归的喜悦;百草不语,又有一份别样的寂静。在这种返璞归真的安宁中,我总算略微见识了真正的生命。它们从不争名逐利,也没有尔虞我诈,得意时不曾趾高气扬,失意了也不会垂头丧气。它们是生命最原始最自然的状态,在广阔的天地间,选择了一个自己喜欢的姿势,就幸福地生活下去,于无限的广大中,做一个小小的、浅绿色的、翡翠似的梦。翡翠似的梦?碧玉般的幻想?不,不,这些世俗的宝物,不配在这个不食人间烟火的清静之所占有立锥之地,你纵有一把黄金,也换不去这满园春色中的一捧混着败叶的污泥。
一个细腿儿的蜘蛛在枝间结了一张纤弱的网。那张柔软的网就像树叶间的一首歌儿似的,随着我的呼吸轻轻摇动。那蛛儿必是嫌了我身上的铜臭污浊之气了,不然,怎么会那样匆匆地躲到叶的深处去了呢?真是个超然物外的虫儿,你道是人间车水马龙不干净,故只在繁花嫩柳间度此生?敢情,你是五柳先生的书童儿变的吧!
我打冬青旁走过,不经意间,碰落了一地枯叶,发出一阵轻微的响儿。我笑了,我若也有一池莲花,必也要留得那残荷,听雨声。
那一瞬,我又萌生了一个古怪的念头,我愿自己是一株植物,平心静气地双脚踏着大地,我愿把自己种在土里。一阵雁鸣声响,抬头望,却道正是雁归时。
有关树的诗句
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雄《寒食》)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4.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8.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头凤》)
9.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10.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