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科普杂谈之六人体上残留的“痕迹器官”说明了什么问题?

(2014-01-31 10:49:39)
标签:

科普

杂谈

分类: 科普知识

科普杂谈之六人体上残留的“痕迹器官”说明了什么问题?

刘宝砚

    一般人都认为,人体上所有的器官,对人体都有一定的作用。其实不然,有些器官,对于人体来说,纯粹是多余的。比如:脚趾上的趾甲,可以说是对人体沒有一点儿用处。实际上,像这类对人体毫无用处的器官,人体上还有好多种。其中最典型的三种是:汗毛、阑尾和智齿。

    汗毛是长在人体皮肤表面的细毛,它对人体确实沒有一丝一毫的用处。至于阑尾和智齿,则不仅没有用处,有时还会造成很大的麻烦。大家非常熟悉的阑尾炎,就是由于阑尾发炎而引起的。而不少青年人长智齿个时候,常常会因此而疼得夜不成寐,有的时候,还得通过手朮才能解决问题。

    既然这些器官对人体毫无用处且有的时候还会造成一定的痛苦,那它们为什么又会在人体上长出来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人类的起源谈起。关于人类的起源,长期以来,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人是由上帝创造的;另一种说法认为,人类是由远古时代的其它动物进化而来的。其中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呢?

    由于人类在地球上己经存在了若干万年,所以无法用直接的证据来证明其中的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那么,有没有判别这两种说法是否正确的间接的证据呢?

    有,这些生长在人体上的“无用器官”,就是判别这两种说法是否正确的间接证据之一。

    按照《聖经》上的说法:人是由万能的上帝创造的。如果这种说法成立的话,那么,上帝创造出来的人应该是十全十美的,至少他决不会在人体上制造一些诸如阑尾之类的器官。因为,像阑尾这样的器官,不仅对人体没有任何的用处,反而还会给人造成麻烦和痛苦。关于这一点,大概万能的上帝是不会不知道的。由此可见,人体上这些“无用器官”的存在,完全可以证明“上帝创造人”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腳的。

    那末,有没有间接的证据来证明人类是由远古时代的其它动物进化而来的呢?

    有,不仅有,而且还很多。上面提到的那些“无用噐官”就是很好的证据。

    从生理学方面讲:人和其它哺乳动物的身体结构及身体上所具有的各种器官都十分相似,而且它们都是胎生、哺乳。这就表明了人和其它哺乳动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亲缘关系。但人和其它哺乳动物之间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其它哺乳动物无一例外地周身都被着长毛,而人的皮肤外面只有少量的很短的汗毛。大家知道,动物身体外面的长毛是用来御寒的,而人是靠穿衣服来御寒的,因此,对于人体来说,长在皮肤外面的毛根本就毫无意义。但人体的皮肤外面为什么偏偏又长着毫无用处的汗毛呢?唯一合理的解释是:人类是由远古时代其他长着长毛的哺乳动物进化而来的。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人类的祖先学会了用兽皮制作的衣服来御寒,身上的长毛就失去了作用。久而久之,这些原本用来御寒的长毛,就逐渐退化成了目前还残留在人体皮肤外面的汗毛。因为,汗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所以,像汗毛这一类器官,通常被称之谓“痕迹器官”。

    根据这些“痕迹器官”,不仅可以推断人类是由其它哺乳动物进化而来的,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推断人类的祖先是哪一类哺乳动物。例如,根据人体上残存的盲肠(俗称阑尾),就可以推断人类的祖先是远古时代的食草动物。因为,草类食物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在一般动物的消化液中是无法分解的,它必须通过寄生在盲肠中的某种细菌分泌的纤维素酶才能分解成葡萄糖,所以一般食草动物都有相当发达的盲肠。由于远古时代人类的祖先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主要的食物由原来富含纤维素的植物茎叶逐步转变为富含淀粉的植物种子戓块根,这样,盲肠就失去了它原来的作用。久而久之,整个盲肠就逐漸退化成为一段像蚯蚓差不多样子的阑尾(所以有的人也把它称之为“蚓突”)。

    根据以上的两个实例推测,目前存在于人体上的那些“痕迹器官”,在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的身体上,全都曾经发挥过正常的作用。只是由于人类的祖先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生活习性发生了逐步的变化,于是,这些器官也就渐渐地失去作用并退化成为现在的这种样子。 

    目前人体上残存的这些“痕迹器官”,不仅证明了人类是由其它哺乳动物进化来的。而且,我们还可以作进一步推想,再过若干万年以后,在我们后代的身上,像这样的“痕迹器官”,很可能就不会再存在了。

 

                                                                                     2014年1月22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