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镇江】焦山摩崖石刻
标签:
江苏镇江焦山摩崖石刻国保 |
分类: 文物古迹 |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焦山碑林是由碑林陈列和摩崖石刻两个部分组成的。碑林陈列在定慧寺东侧,而摩崖石刻则分布在定慧寺西侧沿江的峭壁之上,全长约150米,现存石刻80余方。
名气最大的陆游题记,就在摩崖石刻的起点,国保碑的西侧。全文为:陆务观、何德器、张玉仲、韩无咎,隆兴甲申闰月廿九日踏雪观瘗鹤铭,置酒上方,烽火未息。望风樯战舰在烟霭间,慨然尽醉,薄晚泛舟自甘露寺以归。明年二月壬午,圜禅师刻之石,务观书。
陆游题记石刻东侧,是同治十三年镇江籍状元陆润庠的题名诗石刻,不知为何在诸多相关介绍中都未被提及。
往前数十步的一个转角处,有南宋书画家赵孟奎“浮玉”两个擘窠大字。焦山形似一块浮于长江江心的翠玉,故称“浮玉”。
这里也是欣赏江景的一个好去处。
道光十八年题刻。这字写得漂亮。
这明显是现代人所书。
最喜欢“獨往生”三字。其左侧题记中有“福州林绍年”字样。林绍年,同治十三年进士,光绪十四年改御史,以极谏慈禧动用海军经费修颐和园而名噪四海。
这方宋绍圣二年的题记中,有“吕升卿”之名姓。吕升卿是吕惠卿的弟弟,福建泉州南安人,两兄弟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焦山摩崖石刻以“到此一游”的题名石刻居多,文史价值不高,书法水平一般,逐渐失去了细看下去的兴致。至于米芾题名石刻,一直没能找到,此处又空无一人,无处询问,只得作罢。
看到“三诏洞”,也就快到摩崖石刻的尽头了。“三诏洞”又名焦公洞,相传东汉末年,学士焦光,不愿做官,避乱流寓镇江,隐居在此。汉献帝刘协曾三下诏书请焦光出山,都被其拒绝,世称“三诏不起”。焦山的得名,也正是来自于焦光。此处右侧有一条上山的路,由于时间和体力的关系,最终还是放弃了山上的古炮台和万佛塔。
左侧山体出现了滑坡。“瘗鹤铭”崩裂并掉入江中,据说是因为雷击,这种说法有点匪夷所思,相信滑坡所致的可能性要更高。
随拍的万佛塔和焦山LOGO。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