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福州】古桥拾萃(21)——刘公桥(高升桥)

标签:
福州市鼓楼区刘公桥高升桥 |
分类: 古建寻踪 |
福州市鼓楼区五一中路铁道大厦南侧有一条小巷,名为“高桥巷”,巷底的琼东河河道上架设有一座东西走向、2墩3孔的平梁石桥,名为“高升桥”,又名“刘公桥”。
http://s5/mw690/002FFOzqgy6LJAGL3Za44&690
桥宽3.5米,总跨度15.2米,全长24.4米。整体造型与本辑《福州古桥拾萃》开篇所介绍的河口万寿桥一样,中段桥孔较高,两边桥孔略低,这当然也是为了方便通行船只而设计的。
http://s5/mw690/002FFOzqgy6LJB5pOyEd4&690
http://s4/mw690/002FFOzqgy6PHXL1CLhd3&690
每个桥孔之间均在两侧纵向铺设长梁,然后再在长梁之上横向铺设石板。
http://s16/mw690/002FFOzqgy6LJAFMbyTef&690
南侧居中桥栏的栏板内外均刻有劉公橋桥名,栏板内侧两旁题刻:康熙已丑年、劉鳳卿建造。
http://s3/mw690/002FFOzqgy6LJAFG30ma2&690
http://s8/mw690/002FFOzqgy6LJAGCedV47&690
北侧居中桥栏的栏板内外均刻有高陞橋桥名,栏板内侧两旁题刻:嘉慶丁丑年、各善信重建。
http://s8/mw690/002FFOzqgy6LJAFymOj47&690
http://s14/mw690/002FFOzqgy6LJB5mxeRdd&690
由于旧志中对于刘公桥(高升桥)均未见载,故只能从以上题刻推断:此桥初名“刘公桥”,由里人刘凤卿创建于康熙已丑年(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后毁。嘉庆丁丑年(嘉庆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由各善信集资重建,改名“高升桥”,为感念创建人刘凤卿的义举恩泽,故特在桥北栏板上补刻“高升桥”桥名和创建时间、创建者刘凤卿名姓。
http://s10/mw690/002FFOzqgy6LJAGHAohf9&690
桥栏望柱柱头极有特色。
http://s9/mw690/002FFOzqgy6LJAFOTNu18&690
两边桥首处各雕一对石狮,神态娇憨。
http://s10/mw690/002FFOzqgy6LJAGRmzv29&690
http://s7/mw690/002FFOzqgy6LJAGNLHo96&690
这两种望柱柱头形状不知如何称呼。
http://s12/mw690/002FFOzqgy6PGN1Rxpxfb&690
http://s11/mw690/002FFOzqgy6PHXKVr6yfa&690
高升桥虽历经近200年风雨,但至今依然雄壮坚固,桥体只有极少细微的破损。作为连接琼东河两岸的一处交通捷径,迄今还在发挥着它的余热。只可惜“有关部门”不知爱惜,为给架设过河的管道提供支撑,硬是在桥两侧的分水尖上垒砌起了几个水泥墩子,一些电缆也都凌乱地披挂在桥体两侧,极大地破坏了古桥的整体美感。而桥下的琼东河水,如今更是污浊不堪,令人望而生厌。
http://s10/mw690/002FFOzqgy6LJAFCvLXb9&690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