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福建·尤溪·经通村古民居群

(2013-06-23 12:02:24)
标签:

福建

三明

尤溪

经通村古民居群

分类: 古建寻踪

    6座规模宏大且已经全部荒废的古宅,集中分布在方圆近两万平米的山坡上,屋内屋外杂草丛生、空无一人……这样的地方,是不是特别适合拍摄《聊斋》之类的恐怖片?

http://s9/mw690/91ea7364gdaf3f4c39368&690

 

 

http://s16/mw690/91ea7364gdaf3fa6033cf&690

 

 

http://s16/mw690/91ea7364gdaf3efb886ff&690

 

    某人所说的这个地方,是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梅仙镇经通村的一处古民居建筑群。《2008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一书中,福建省仅有3处古民居入选,其中一处就是“经通村古民居群”。

http://s12/mw690/91ea7364gdaf3fdc6cfab&690

 

    经通村古民居群距离“大腹圳”古民居群不到半个小时的车程,但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稍为偏僻,如果没有GPS导航,寻找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6座古民居集中分布于村口丘陵缓坡之处,每座都在1000平米以上,均由一进主座和左右各数排护厝构成,庭院错落有致,瓦屋鳞次栉比。

http://s2/mw690/91ea7364gdaf3fddbfaf1&690

 

 

http://s8/mw690/91ea7364gdfca81a8d7d7&690

 

 

http://s11/mw690/91ea7364gdaf3f4d5da4a&690

 

 

http://s3/mw690/91ea7364gdaf3f4f74f72&690

 

 

http://s15/mw690/91ea7364gdaf3f507461e&690

 

    6座古民居古民居建筑风格外观形制基本一样,均为悬山顶、鹊尾脊木构建筑。主座前用围墙围出近半圆形的场院,入口门亭均设于围墙左侧,围墙正对大门处设照壁。主座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大厅走廊外均用通龙花框装饰,工艺较为精细。大厅、天井的地面为“三合土”拍打捣筑而成,坚固异常。特别是建筑内外的石基均用精雕的花岗岩条石砌筑,用石量之大、加工之精细给某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http://s3/mw690/91ea7364g7c4b97e05202&690

 

 

http://s7/mw690/91ea7364gdaf4031f7f26&690

 

 

http://s1/mw690/91ea7364gdaf3fd5c2f40&690

 

 

http://s11/mw690/91ea7364gdaf3ef1608ea&690

 

 

http://s15/mw690/91ea7364gdaf3eeccd85e&690

 

 

http://s3/mw690/91ea7364gdaf3ef21c7a2&690

 

 

http://s6/mw690/91ea7364gdaf3ef2f65f5&690

 

 

http://s4/mw690/91ea7364gdaf3ef46fb83&690

 

 

http://s12/mw690/91ea7364gdaf3fcd7427b&690

 

    每座老宅正厅前廊左侧都放置有一个石舂,石舂上还都压着一块砧板,也不知道有没有什么特殊的用意。

http://s6/mw690/91ea7364gdaf3fd515a25&690

 

 

http://s14/mw690/91ea7364gdaf3fd40222d&690

 

    古民居群规模之大、保存之完整出乎某人的想像,这也许正是它得以入选《2008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的原因之一。最让人无法理解的是,如此规模宏大且完全可以继续居住的建筑群却已经全部废弃。除最靠近村道的两座面积稍大的老宅还可看出有人收拾过的痕迹外,其他余4座就连入口外也已经不同程度地为蒿草所掩盖,宅院内更是人气全无,一片荒芜景象。

http://s14/mw690/91ea7364g7c4b994c05cd&690

 

 

http://s1/mw690/91ea7364gdaf3eeae6480&690

 

    更为诡异的是,某人到访时村中一片死寂。远远地看到其中一座老宅的场院前有一位老人正在走动,可走到跟前时却发现老人没了踪影。此后的将近一个小时里,某人穿梭于几座老宅之中,再也没有看到一个人影。直到快要离开时,老人不知道从什么地方钻了出来,粗略交谈了几句,老人也只是知道这些老宅都是本村吴姓家族旧时所建,至于先辈们是何身份,如何能在某个特定的年代里集中建造起规模如此之大的建筑群落,老人统统以摇头作出最让人无奈的回答。当问及这里为什么没人居住时,老人只回答了一句:“都搬到新房子去了。”说完扭头就走了。

http://s15/mw690/91ea7364gdaf3f486047e&690

 

 

http://s1/mw690/91ea7364gdaf3ef5a5e30&690

 

    对于经通村古民居群,某人行前并未做足功课,回来后也只查找到几篇简介性的资料,但可以肯定的是,此处确为吴氏家族所建,建造年代大约为清道光至光绪年间。而至于吴姓人家是官是商是农?建宅巨资从何而来?如今依然还是未解之谜。

http://s5/mw690/91ea7364g7c4b97ed3674&690

 

 

http://s16/mw690/91ea7364gdaf3fd8fae0f&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