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干庵塔,在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尚干镇镇中心的塔林山上,盖因塔旁有庵而得名。又名塔林寺塔、陶江石塔(以其处于陶江之畔而得名),当地人习惯称之为安塔。也有人称之为“雁塔”,但某人实在找不出这个塔名的来历和依据,故在此不予援用。
http://s14/mw690/91ea7364gdb19cd64316d&690
“塔林山”属五虎山余脉,虽名为“山”,却早已被填成了高仅二、三十米的小山包,周遭又被密密麻麻的民房所遮挡,若无当地人指路,很难找到其所在位置以及上山的小径。
http://s4/mw690/91ea7364gdb19c5584913&690
塔为八角七层仿木楼阁实心花岗岩石构,高8米多,座径3.2米。
http://s14/mw690/91ea7364gdb19ccea260d&690
http://s9/mw690/91ea7364g7c4f61531ae8&690
双层须弥座,第一层转角雕赤身力士,第二层转角雕披甲武士,手持不同兵器。各面浮雕双龙抢珠、双狮戏球、双凤朝阳以及各式花卉、异兽,塔基八边浮雕飞天等,圭脚刻有覆莲瓣。塔座之下的八卦形台基为公元1984年维修时所砌。
http://s4/mw690/91ea7364g7c4f614c6953&690
龙的体态最为特殊。身短脚粗,头小角简,尾作绞股状,为别处所罕见。
http://s11/mw690/91ea7364gdb19c5a5fc8a&690
飞天的形象最为精细。肢体舒展,彩带飘逸,在那么小的脸蛋上不仅雕出五官,还能感觉到她在微笑,这实在是考验石匠的技艺。
http://s15/mw690/91ea7364gdb19c56b7bce&690
http://s2/mw690/91ea7364gdb19c5a1dcb1&690
http://s3/mw690/91ea7364gdb19ca026a72&690
http://s7/mw690/91ea7364gdb19c5ceaa06&690
http://s14/mw690/91ea7364g7c4f60fd014d&690
塔身每层每面中间均雕刻有佛龛,转角为瓜楞柱。第一层每龛浮雕佛像3尊,第二层起每层每龛浮雕佛像1尊,形态各异。
http://s10/mw690/91ea7364gdb19cd5d9049&690
看到佛像的笑容了吗?
http://s6/mw690/91ea7364gdb19c9f25e25&690
http://s6/mw690/91ea7364gdb19ca168645&690
塔檐刻瓦当、瓦垅。塔身外伸出平座勾栏,栏板上刻团窠纹。塔刹为宝盖和五级相轮。塔刹中央有一根铁轴心,石制八瓣莲花形承露盘可以转动。
http://s13/mw690/91ea7364gdb19cd39862c&690
尚干庵塔只是一座县保级的袖珍石塔,但除顶层东面塔檐于1989年被人为破坏缺损一半外,其余基本保存完好,而且外观挺秀、工艺精良,尤其是其塔身以花岗岩石质却能雕琢出如此精细绝美的雕饰,让人不得不佩服石匠的高超技艺。而关于此塔的建造年代,因无确切的纪年,故有人根据宋梁克家《三山志》记载:“塔林寺在方山下,陈太建年置”,推断其为塔林寺同期物,均建于南朝陈太建年间(公元596~582年)。也有人根据此塔形制,认为不可能为太建年间原构,应该是五代时重建。无论是以上的哪一种推断,其建造时间均在千年以上,故被传为是福建省现存最为古老的一座塔。
某人对“尚干庵塔为五代时重建”一说还是比较认同的。但如果此说无误,庵塔是否为福建省现存最古老的塔,那就不大好说了。毕竟,福州市区还有一座乌塔在那杵着,人家可是正儿八经的五代石塔(后晋天福九年,公元944年建成),庵塔即便是五代时重建的,也可能在其之后。此外,某人心里始终都有一个疑问:庵塔的材质纯为花岗岩石,而这种石材是比较容易风化的,如果真是历经千年以上,何以塔上的构件,特别是那些雕饰的轮廓依然如此清晰?所以,对于现存的这座庵塔的建造时间,在没有得到确凿的证据之前,私下认为还是暂且存疑比较稳妥。
http://s8/mw690/91ea7364gdb19ca201657&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