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圣多明我主教座堂,又名泛船浦天主堂,位于仓山区泛船浦菖蒲墩,面对闽江,是福建省规模最大的天主教堂。
http://s7/orignal/91ea7364gc117459d4926&690
http://s12/orignal/91ea7364g79b586f6d6eb&690
该堂由西班牙多明我会福建教区主教李宏治创建于1868年,原为木结构、双层,下作教堂,楼上为神父居室。1932年在旧堂侧建造新座堂;又将旧堂拆除,改建双层24开间的新主教府。1933年座堂与主教府同时竣工,全堂总面积18亩。主体建筑为主教座堂,砖混结构,哥特式单塔楼。堂身呈十字形,长60.2米,宽19.52米,建筑面积1254平方米。堂内顶部作拱形穹隆,缀以星辰,两侧和祭坛上部窗门装有彩色花玻璃,前沿三间玻璃绘有八幅彩色圣像。塔楼尖顶高31.2英尺,楼上装有大钟,撞击时声扬十余里。座堂气势雄伟,内部造型独特,当时号称江南第一大堂。
http://s2/orignal/91ea7364g79b586f44a31&690
http://s16/orignal/91ea7364g79b586f3f83f&690
http://s11/orignal/91ea7364g79b586f6524a&690
http://s16/orignal/91ea7364gc117457eaeef&690
http://s12/orignal/91ea7364gc1174594decb&690
http://s13/orignal/91ea7364gc1174599ea0c&690
http://s13/orignal/91ea7364g79b586f5973c&690
http://s13/orignal/91ea7364gc1174599233c&690
“文革”期间,泛船浦天主堂受到冲击,塔楼尖顶十字架被锯断,堂内塑像、设施等遭到破坏,后被福州市蓄电池厂占用。
1986年底归还,并同时复堂。1996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http://s11/orignal/91ea7364gc11745907d8a&690
由于泛船浦教堂的神父楼位于规划开辟的南江滨大道中央,从2008年8月30日开始的半个月内,由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对其进行平移,向东移动75.6米,向南移动30.7米,并且旋转了90度,由东西向改为向北面向闽江,最终与主教堂垂直。
http://s10/orignal/91ea7364g79b586f74499&690
由于某些原因,未能拍摄到当时神父楼平移的过程,为作直观介绍,现从新华网上转载几张照片,特此说明。
http://s2/middle/91ea7364gc395a79ffd01&690
平移前
http://s16/middle/91ea7364gc395ab05a46f&690
平移中
http://s6/middle/91ea7364gc395b0c6e9c5&690
平移后
关于“泛船浦”地名的由来:旧时福州的交通主要靠水路。明弘治年间(1498年),督舶太监将闽江仓前山中洲段无偿割让给外国人开辟新港,以便番船停泊,因此得名“番船浦”,后音转为今名“泛船浦”。鸦片战争以后,福州被辟为通商口岸之一,清同治元年(1862),在泛船浦建成福州第一个能停靠机动船码头——海关码头,作为各国的进出口货物集散贸易的重要港口,形态各异的外国番船汇聚于此,引得各界民众纷纷前往观看,故有“走马仓前看走马,泛船浦内看番船”的俗语。
http://s3/middle/91ea7364gc3959ee83532&690
http://s7/orignal/91ea7364gc117458aca66&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