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复习学案
(2011-11-24 22:12:30)
标签:
高考语文 |
《兰亭集序》复习学案
姓名:
制作人 |
|
审核人 |
|
时间 |
2011年10月 |
|
教师寄语:高三不仅仅在于结果,重要的是一个经历! |
||||||
文言知识整理 一、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含义
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2.茂林修竹
3.列其坐次
4.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5.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6.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7.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
8.或因寄所托
9.及其所之既倦
10.感慨系之矣
11.向之所欣
12.不能喻之于怀
13.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14.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15.引以为流觞曲水 二、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亦由今之视昔
2.固知一生死为虚诞 三、找出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古义。 1、列坐其次 2、或取诸怀抱
古义: 3、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义: 4、引以为流觞曲水 古义: 5、仰观宇宙之大 四、找出下列句中活用的词语,指出其活用类型并释义。 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2、映带左右
3、齐彭殇为妄作
4、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6、死生亦大矣
7、足以极视听之娱 五、虚词 所以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之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六、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3、映带左右
6、亦将有感于斯文
7、当其欣于所遇
8、死生亦大矣 9、固知一生死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七、补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1______________,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2009年上海卷) 2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10年北京卷)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___(10年天津卷) 4或取诸怀抱,___________________;或因寄所托,________。(2010年江西卷) 八、翻译 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2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3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4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5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本拓展训练 陆游字务观,名游,山阴人。盖母氏梦秦少游①而生公,故以秦名为字而字其名。或曰公慕少游者也。绍兴末始赐第。学诗于茶山曾文清公。尝从紫岩张公游,具知西北事。天资慷慨,喜任侠,常以踞鞍草檄自任,且好结中原豪杰以灭敌。自商贾、仙释、诗人、剑客,无不徧交游。宦剑南,作为歌诗,皆寄意恢复。书肆流传,或得之以御孝宗。上乙②其处而韪之,旋除删定官。或疑其交游非类,为论者所斥。上怜其才,旋即复用。上手批以出,陆游除礼部郎。上之除目,自公而止,其得上眷如此。公早求退,往来若耶、云门,留宾款洽,以觞咏自娱。官已阶中大夫,遂致其仕,誓不复出。韩侂胄固欲其出,公勉为之出。韩喜陆附己,至出所爱四夫人擘阮琴起舞,索公为词,有“飞上锦裀红绉”之语。又命公勺青衣泉,旁有唐开成道士题名,韩求陆记,记极精古,且以坐客皆不能尽一瓢,惟游尽勺,且谓挂冠复出,不惟有愧于斯泉,且有愧于开成道士云。先是,慈福赐韩以南园,韩求记于公。公记云:“天下知公之功而不知公之志,知上之倚公而不知公之自处。公之自处与上之倚公,本自不侔③。”盖寓微词也。又云:“游老,谢事山阴泽中。公以手书来,曰:‘子为我作《南园记》。’岂取其无谀言,无侈辞,足以导公之志欤!”公已赐丙第,人谓公探孝宗恢复之志,故作为歌诗,以恢复自期。至公之终,犹留诗以示其家云:“王师克复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则公之心,方暴白于易箦④之时矣。 (选自叶绍翁《四朝闻见录·陆放翁》,有删节) 【注】①秦少游:宋代词人,名观,字少游。②乙:画“乙”字形状的记号,从前读书时常用到,主要用来表示停顿或修改。③侔:音móu,相等。④易箦:指弥留之际。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旋除删定官
B.其得上眷如此
C.盖寓微词也
D.方暴白于易箦之时矣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且好结中原豪杰以灭敌
B.为论者所斥
C.上之除目,自公而止
D.其得上眷如此 3.下列各句,都能表现陆放翁以“克复中原”为己任的一组是 ①尝从紫岩张公游,具知西北事 ②常以踞鞍草檄自任,且好结中原豪杰以灭敌 ③上手批以出,陆游除礼部郎 ④留宾款洽,以觞咏自娱 ⑤慈福赐韩以南园,韩求记于公 ⑥至公之终,犹留诗以示其家云
A.①②⑥ 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人说,陆游的母亲在生他前梦见了秦少游,所以就用秦少游的名和字分别作为陆游的字和名。 B.孝宗皇帝喜欢陆游的诗作,爱惜他的才华,不顾朝廷中一些官员的反对,仍然任用陆游为官。 C.陆游官至中大夫之后,为了进一步实现自己抗金的愿望,他与韩侂胄联合起来,共同商讨计策。 D.韩侂胄亲自写信请求陆游为南园撰写题记,陆游写下了《南园记》,当中隐含了对韩侂胄的不满。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天资慷慨,喜任侠,常以踞鞍草檄自任,且好结中原豪杰以灭敌。(4分)
(2)官已阶中大夫,遂致其仕,誓不复出。(3分)
|
||||||
自我总结 |
|
|||||
1.D(A授官。B关怀,宠爱。C隐藏,不显露。)
2.B(被,介词/因,介词。A均解为“来,用来”,表目的,连词。C均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助词。D均指代陆游,代词。)
3.A(③体现皇帝对陆游的重视。④表现陆游归隐的生活。⑤韩侂胄邀请陆游为南园写记。)
4.C(“与韩侂胄联合起来,共同商讨计策”不当。陆游已归隐,并发誓不再做官;后答应韩侂胄复出为官,对这个选择,他觉得很愧疚。)
5.(1)陆游天性激昂慷慨,喜欢行侠仗义,常常把策马草拟檄文作为自己的使命,而且喜好结交中原的英雄豪杰,以求消灭敌人。
(2)他的官位已经升到了中大夫,就辞官退休了,发誓不再出来做官。
【参考译文】陆游,字务观,名游,是山阴人。大概是因为他母亲梦见秦少游后生了他,所以用秦少游的名作为陆游的字,而把秦少游的字作为陆游的名。也有人说(这)是因为陆游仰慕秦少游的缘故。绍兴末年,(陆游)才被赐及第。他向茶山曾文清学习诗歌。曾经跟从紫岩张公四处游历,详细地了解了西北边境的战事。陆游天性激昂慷慨,喜欢行侠仗义,常常把策马草拟檄文作为自己的使命,而且喜好结交中原的英雄豪杰,以求消灭敌人。从商人、道士、和尚到诗人、剑客,没有不广泛结交的。在剑南做官的时候,写作诗词,都寄托着恢复中原的志向。(他的诗词)在书肆广为流传,有人得到了这些诗词并把它们呈送到孝宗皇帝那里。皇上勾画圈点他的诗作并且赞赏他的诗,立即决定授予他删定官的官职。有人疑虑陆游交往过杂,由此他被品评的官员排斥。皇上爱惜他的才华,马上重新任用他。皇帝亲自批准陆游官职,授予陆游礼部郎的职位。孝宗皇帝亲自任命官员,到陆游为止再也没有其他人,陆游得到孝宗皇帝的关爱到了这样的程度。陆游请求提前退隐,在若耶、云门之间往来,接纳宾客亲切融洽,用饮酒做诗来自娱自乐。他的官位已经升到了中大夫,就辞官退休了,发誓不再出来做官。韩侂胄坚持想让他出山,陆游因为他而勉强再次做官。韩侂胄很高兴陆游能归附自己,以至请出他最宠爱的四夫人弹奏着阮琴翩翩起舞,求取陆游的词章,故陆游写下了“飞上锦裀红绉”的诗句。又让陆游舀取青衣泉的泉水,青衣泉旁边有唐代开成道士题跋。韩侂胄请求陆游写一篇记,陆游所写的记极尽精美古雅,而且因为满座的宾客都不能尽一瓢,只有陆游尽了一勺,而且他还说自己辞了官又再出来做官,这不但是愧对青衣泉,而且愧对开成道士。此前,慈福皇后把南园赏赐给韩侂胄,韩侂胄向陆游索求一篇记。陆游在记中写道:“天下的人知道您的功劳却不了解您的志向,知道圣上倚重您却不了解您的自我安排。您自己的安排和与圣上对您的倚重,原本不相等。”这是暗含了隐晦的批评。他又说:“我老了,谢绝事务隐居在山阴的湖中。您亲自写信来,说:‘请你替我写《南园记》。’难道是索要那些没有谄媚的语言,没有过分赞美的文章,足够用来启发您的志向吗!”陆游已经获赐丙第,有人说陆游探求孝宗皇帝恢复中原的大志,所以写下诗歌,把恢复中原作为自己的期盼。到陆游临终时,还留下了诗来给他的家人看,诗中说:“王师克复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那么陆游的理想,在他临死的时候还有显露和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