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志敏
我梦仙山风景异。叠翠峰峦皆秀丽。觉来满目是苍山,苔滑路险青崖碧。孤峰凌云立。相逢何必曾相识。攀天梯,两人携手,人在雾中戏。
昨日大雪琼枝发。几朵梨花粘我衣。青松白桦影匆匆,江河草木无颜色。长安白居易。浔阳江上琵琶曲。欲重吟,原林新唱,唤起青春笔。杨沛郁《归朝欢·我梦仙山》
下面赏析当代词人杨沛郁的这首《归朝欢·我梦仙山》:
《归朝欢·我梦仙山》逐句解析
1.我梦仙山风景异:开篇点题,写词人进入梦境,邂逅一座风景奇特的仙山,奠定虚幻空灵的基调。
2.叠翠峰峦皆秀丽:描绘仙山实景,层叠的峰峦覆盖着翠绿植被,尽显秀丽多姿,展现梦境中仙境的清幽绝美。
3.觉来满目是苍山:梦境破碎,词人醒来,眼前不再是仙山,而是现实中苍茫的山峦,形成虚实对比。
4.苔滑路险青崖碧:刻画现实中山崖的景象,青苔湿滑、山路艰险,青色崖壁苍翠欲滴,凸显现实环境的清幽与艰险。
5.孤峰凌云立:特写现实中的孤峰,高耸入云、傲然挺立,暗喻词人内心的孤高或境遇的独立。
6.相逢何必曾相识:化用白居易《琵琶行》名句,写登山途中偶遇他人,虽素昧平生却一见如故,传递出豁达的相逢之喜。
7.攀天梯,两人携手,人在雾中戏:描绘与友人携手攀登如天梯般的险路,在云雾中嬉戏的场景,充满惬意与知音相伴的温暖。
8.昨日大雪琼枝发:视角转向昨日雪景,大雪过后,树枝挂满冰雪,如美玉雕琢的枝条,意境清丽。
9.几朵梨花粘我衣:以“梨花”喻雪花,写雪花轻轻落在衣襟上,细腻捕捉雪景中的灵动细节,清新雅致。
10.青松白桦影匆匆:写青松与白桦的影子在雪中匆匆掠过,既体现雪景的静谧,又暗含时光流逝的感慨。
11.江河草木无颜色:极写大雪的覆盖力,江河、草木都被白雪遮蔽,失去了原本的色彩,营造出苍茫肃穆的氛围。
12.长安白居易。浔阳江上琵琶曲:直接点出白居易及其《琵琶行》,借经典意象勾起对知音、共鸣的联想,为下文抒情铺垫。
13.欲重吟,原林新唱,唤起青春笔:收尾抒情,想重新吟诵经典,更想在这雪原林间谱写新曲,唤醒年少时的才情与热忱,尽显对生活的热爱与创作的渴望。
全词以“梦-醒-景-情”为脉络,虚实交织,既有仙境与现实的碰撞,又有雪景的苍茫与知音的温暖,最终落脚于对青春才情的唤醒,情感层次丰富,意境开阔。
…————
《归朝欢·我梦仙山》艺术特色赏析
1.虚实交织,意境灵动:上阕以“梦仙山”开篇构建虚幻仙境,叠翠峰峦尽显空灵之美;后转写“觉来苍山”“苔滑路险”的现实之景,虚实对比间既拓展了意境维度,又暗含梦境与现实的碰撞,让情感表达更显深沉。
2.用典自然,意蕴延伸:化用白居易《琵琶行》“相逢何必曾相识”“浔阳江上琵琶曲”,既契合“偶遇知音”的场景,又借经典意象勾起对共鸣、才情的联想,使词作在古典底蕴中融入个人情志,余味悠长。
3.景情相生,层次丰富:从仙山秀色到苍山险路,从大雪琼枝到青松白桦,景物描写由虚入实、由近及远,每一处景致都暗藏情感——仙境之美衬梦境之惬意,现实险路显境遇之真切,雪景苍茫引时光之思,最终落脚于“唤起青春笔”的抒情,景与情层层递进,浑然一体。
4.语言清丽,动静结合:“叠翠”“青崖碧”“琼枝”“梨花”等词语勾勒出清丽雅致的画面;“攀天梯”“携手戏”“影匆匆”等动态描写,又为静态景致注入生机,动静相映间让画面更具感染力,语言简洁却韵味十足。
————…——
《归朝欢·我梦仙山》情感表达解析
1.对仙境的向往与梦境的沉醉:开篇“我梦仙山风景异”“叠翠峰峦皆秀丽”,直白流露对清幽绝美仙境的向往,沉浸于虚幻梦境的惬意之中,尽显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2.现实与梦境的落差之绪:“觉来满目是苍山”一句,梦境破碎回归现实,从仙境的空灵跌入现实的苍茫,暗含一丝梦醒后的怅然,以及对现实境遇的真切感知。
3.知音相逢的豁达与温暖:“相逢何必曾相识”化用经典,传递出与陌生人偶遇如故的豁达;“两人携手,人在雾中戏”,则细腻展现与知音相伴、共探险景的温暖与惬意,凸显对真挚情谊的珍视。
4.对雪景的赏爱与时光之思:“昨日大雪琼枝发”“几朵梨花粘我衣”,满含对清丽雪景的喜爱;“青松白桦影匆匆”“江河草木无颜色”,又在雪景苍茫中暗含时光流逝的淡淡感慨。
5.重拾才情的热忱与期许:结尾“欲重吟,原林新唱,唤起青春笔”,借白居易《琵琶行》的共鸣,抒发想重拾创作热情、谱写新篇的壮志,唤醒青春才情的期许,尽显对生活与创作的热爱。
全词情感从虚幻的沉醉到现实的感知,从相逢的温暖到时光的轻思,最终落脚于热忱的期许,层次丰富且真挚动人,将个人情志与自然景致、经典意象深度融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