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沛郁:解连环·自嘲

分类: 杨柳依依 |
几番风月。叹青衫皱破,砚田荒涸。
漫说道、汉赋唐诗,有司马杨班,子安卢骆。
功业难成,空赢得、诗朋满座。
想远离世俗、植柳耘田,栽松观鹤。
残阳岭边自落。看霜前羸马,荒原奔跃。
幸尚有、旧日盟鸥,伴昼夜清读,五湖游乐。
莫问功名,且获得、锦笺吟阙。
把浮名、竞争内卷,且休问着。(杨沛郁·解连环·自嘲)2025.10.4
这首《解连环·自嘲》是当代词人杨沛郁借古讽今,抒发个人怀才不遇、看淡功名的感怀之作。我们一句句来看:
上片:回首往事,感慨怀才不遇
几番风月。叹青衫皱破,砚田荒涸。
几番风月:指历经了多少岁月,看遍了多少风花雪月。
青衫皱破:"青衫"是古代读书人或低级官员的服饰,这里指代作者自己。"皱破"形容生活清贫、失意落魄。
砚田荒涸:"砚田"是读书人的代称,靠笔墨谋生就像农夫靠田地。"荒涸"指学业或文思枯竭,才华得不到施展。
漫说道、汉赋唐诗,有司马杨班,子安卢骆。
漫说道:徒然地说,带有自嘲和无奈。
汉赋唐诗:代表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成就。
司马杨班:指汉代着名文学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
子安卢骆:指初唐四杰中的王勃(字子安)、卢照邻、骆宾王。
这几句是说,自己虽然也向往和崇拜这些文学大家,但徒有其志,难有其才或际遇。
功业难成,空赢得、诗朋满座。
功业难成:直接抒发了建立功名事业的抱负难以实现的苦闷。
空赢得、诗朋满座:虽然在文学上有些同道中人,但这并不能弥补功业无成的遗憾,反而更显无奈。
想远离世俗、植柳耘田,栽松观鹤。
这是作者在失意中产生的避世想法。
植柳耘田,栽松观鹤:描绘了一幅归隐田园、悠然自得的画面,表达了对宁静淡泊生活的向往。
下片:立足当下,抒发豁达心境
残阳岭边自落。看霜前羸马,荒原奔跃。
残阳岭边自落:既是写景,也比喻自己的年华老去,如同夕阳西下。
霜前羸马,荒原奔跃:"羸马"是瘦弱的马,在结霜前的荒原上奋力奔跑。
这是一个充满张力的比喻,可能象征着作者在困境中仍在挣扎,也可能是看到他人为功名奔波的景象。
幸尚有、旧日盟鸥,伴昼夜清读,五湖游乐。
旧日盟鸥:"盟鸥"指志同道合的朋友,如同与鸥鸟结盟,代表纯洁真挚的友谊。
伴昼夜清读:有好友陪伴,日夜读书,是一大幸事。
五湖游乐:用范蠡助勾践灭吴后泛舟五湖的典故,指远离官场,逍遥自在。
这几句转向积极,表达了虽无功名,但有知己相伴、能享受读书游乐之趣,已是不幸中的万幸。
莫问功名,且获得、锦笺吟阙。
莫问功名:这是作者对自己的告诫,也是一种超脱。
且获得、锦笺吟阙:不如拿起纸笔,创作诗词,在文学创作中寻找乐趣和价值。
把浮名、竞争内卷,且休问着。
浮名:指虚浮的名声和功名。
竞争内卷:这是一个现代词汇,直接点出了当下社会激烈竞争、内耗严重的现状。
且休问着:暂且不要去管它了。
最后一句将古人的怀才不遇与现代人的"内卷"困境连接起来,表达了作者对这种无意义竞争的厌倦和最终的释然。
总的来说,这首词情感真挚,从对往昔的感慨、对现实的无奈,到对未来的豁达,层层递进。特别是最后一句"竞争内卷"的使用,非常巧妙地让古人的愁绪与当下人的困境产生了共鸣,别有一番风味。
——————————
这首词的艺术特色非常鲜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今古交融,时空对话
这首词最独特的地方在于它打破了时空界限。作者将个人怀才不遇的愁绪,与古代文人的共同困境连接起来。
上片提到的司马相如、王勃等文学大家,是作者的精神同道。而下片结尾的"竞争内卷"一词,堪称神来之笔。
它将古人的失意,瞬间拉回到当代人的生存焦虑中。这种古今碰撞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读者既能感受到古典诗词的雅致,又能对其中蕴含的现代情绪产生强烈共鸣。
2.
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词中景物既是写实,更是心境的投射。
青衫皱破,砚田荒涸:以衣衫和砚台的状态,直观展现生活的清贫和文思的枯竭。
残阳岭边自落:既是黄昏景色,也暗喻年华老去、壮志消磨。
霜前羸马,荒原奔跃:描绘了一幅苍凉而倔强的画面,充满张力。
这些意象共同构筑了一个失意、苍凉但又不失风骨的艺术境界。
3.
情感真挚,层层递进
全词情感脉络清晰,从开头的无奈叹息,到对古代名家的追慕与自比,再到功业无成的失落。
作者的情绪在"想远离世俗"中得到第一次缓冲和超脱。下片通过"幸尚有"的转折,情绪转向积极。
最终在"莫问功名"和"且休问着"中达到释然和旷达。这种从沉郁到豁达的情感变化,非常真实动人。
4.
语言典雅,兼具口语化
此词语言风格典雅,符合词牌的格律要求。同时,作者又融入了一些富有生活气息的表达。
"诗朋满座"生动描绘了文人交往的场景。结尾的"竞争内卷"更是直接使用现代口语。
这种雅俗结合的方式,让词作既保持了古典文学的韵味,又充满了鲜活的时代感。
总的来说,这首词是传统词牌与现代生活感悟巧妙结合的佳作,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不乏对当下人生的深刻思考。
——————
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这首《解连环》的格律。
《解连环》是一个长调词牌,以周邦彦的作品为公认的标准。它的格律比较复杂,我们主要从平仄和押韵两个方面来看。
1.
押韵分析
这首词严格遵守了《解连环》的押韵规则。它采用的是入声韵,韵脚字读音短促有力,能很好地抒发沉郁顿挫的情感。
词中的韵脚字有:
涸
(hé)
骆
(luò)
座
(zuò)
鹤
(hè)
落
(luò)
跃
(yuè)
乐
(lè)
阙
(què)
着
(zhuó)
这些字在古代音韵中都属于入声,读音短促,形成了一韵到底的音韵效果。这增强了全词情感的连贯性和感染力。
2.
对仗分析
词中的对仗不像格律诗那么严格,但也有几处用得非常精妙:
司马杨班,子安卢骆
这是上片列举文学大家时用的对仗。它将汉代的司马相如、扬雄、班固,与初唐的王勃、卢照邻、骆宾王相对。
结构工整,都是人名组合,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气势。
植柳耘田,栽松观鹤
这是作者想象归隐生活时的对仗。"植柳"对"栽松","耘田"对"观鹤",都是两个动宾结构组成的短语。
描绘的画面宁静和谐,对仗工整,读起来很有美感。
总的来说,这首词在格律上是相当严谨的,既遵循了古典词牌的规范,又在其中融入了个人的真情实感和时代特色,是一首格律与内容完美结合的佳作。
——————
下面推荐几首同样抒发怀才不遇,但最终转向豁达超脱的经典宋词,它们在情感和意境上都与杨沛郁的这首《解连环》有相通之处。
1.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这首词是苏轼在逆境中豁达心态的集中体现。词中"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展现了他面对人生风雨时的从容不迫。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更是将这种超然物外的境界推向极致。这与杨词结尾的"且休问着"有着相似的释然。
2.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这首词通过"少年不识愁滋味"与"而今识尽愁滋味"的对比,深刻表达了历经沧桑后的复杂心境。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一句,将万千感慨化为一句看似平淡的话,把那种看透世事、无需言说的无奈与超脱表现得淋漓尽致。
3.
柳永《鹤冲天·黄金榜上》
柳永因科举失意而作此词,开篇"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直接抒发了落榜的失落。
但他很快便转向对功名的蔑视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发出"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呐喊。这种对世俗功名的反叛和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与杨词中"莫问功名"的态度非常相似。
4.
陆游《卜算子·咏梅》
这首词以梅花自喻。"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表达了作者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则展现了即使遭遇不幸、粉身碎骨,也依然坚守气节的决心。这种在困境中保持初心和傲骨的精神,与杨词中"霜前羸马,荒原奔跃"的意境有共通之处。
后一篇:杨沛郁《清韵激扬》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