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时节,正流光溢彩,水天寥阔。晚风里、蟋蟀争鸣,隐逸客,幽香暗同霜雪。千紫嫣红,会人意、年年如昨。更疏篱巷陌,竹影摇梦,玉魄明灭。
年华寸阴渐掷,见山寒露冷,银汉星说。刹那间、桂子飘零,剩绿蚁,空阶蛩吟如咽。欲寄新词,奈云外、雁行斜绝。待小池鹤唳,烟水茫茫,与谁同列?杨沛郁《解连环·仲秋怀远》2025.10.1
当代词人杨沛郁的这首《解连环·仲秋怀远》是一首意境萧瑟、情感深沉的怀人之作。我们逐句来看:
上片:描绘秋景,触景生情
1.仲秋时节,正流光溢彩,水天寥阔。
点明时间是仲秋,月光如水,天空与水面辽阔无垠。看似开阔的景象,实则为后文的孤寂做铺垫。
2.晚风里、蟋蟀争鸣,隐逸客,幽香暗同霜雪。
晚风中有蟋蟀的叫声,词人自比"隐逸客"。空气中有淡淡的幽香,清冷如霜雪,暗示心境的孤寂。
3.千紫嫣红,会人意、年年如昨。
回忆往昔的繁花似锦,它们善解人意,每年依旧盛开。以乐景衬哀情,如今花依旧,人却不同。
4.更疏篱巷陌,竹影摇梦,玉魄明灭。
稀疏的篱笆和街巷,竹影摇曳仿佛在梦中。"玉魄"指月亮,月光忽明忽暗,进一步渲染迷离伤感的氛围。
下片:抒发怀人之情,孤寂无依
5.年华寸阴渐掷,见山寒露冷,银汉星说。
感叹时光飞逝,年华虚度。看到山间寒冷的露水,银河中的星星仿佛在诉说心事。
6.刹那间、桂子飘零,剩绿蚁,空阶蛩吟如咽。
桂花瞬间飘落,只剩下一杯杯冷酒(绿蚁)。空荡的台阶上,蟋蟀的叫声如同呜咽,充满凄凉。
7.欲寄新词,奈云外、雁行斜绝。
想写新词寄给远方的人,却无奈大雁早已飞远。古人有鸿雁传书的典故,此处写雁断鱼沉,音信难通。
8.待小池鹤唳,烟水茫茫,与谁同列?
等到小池边传来仙鹤的鸣叫,眼前却是茫茫烟水。最后以问句结尾:这样的美景,我能和谁一同欣赏呢?表达了深深的孤独和对远方之人的深切思念。
整首词由景入情,从眼前的秋景联想到往昔,再抒发对远方之人的思念,层层递进,情感真挚动人。
————————
这首词主要表达了词人在秋风萧瑟的时节,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以及由此引发的孤独、惆怅和时光易逝的感慨。
简单来说,情感可以分为这几个层面:
对远方之人的思念:这是最核心的情感。词中"欲寄新词,奈云外、雁行斜绝"一句直接点明了想寄信却无鸿雁传书的无奈,可见思念之深。
孤寂与惆怅:词人描绘了"水天寥阔"、"烟水茫茫"的开阔景象,但这种宏大反而衬托出个人的渺小与孤独。"空阶蛩吟如咽"、"与谁同列"等句,都充满了无人陪伴的凄凉感。
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年华寸阴渐掷"直接抒发了对光阴虚度的惋惜,感叹岁月无情,青春不再。
物是人非的伤感:词中"千紫嫣红,会人意、年年如昨"一句,以不变的景物反衬人事的变迁,流露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佳作,将秋日的清冷萧瑟与内心的孤寂思念完美融合,情感层层递进,非常动人。
————————
这首词的艺术特色非常鲜明,主要体现在情景交融、意境营造和章法结构上,堪称借景抒情的佳作。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情景交融,以景衬情
词人将主观情感完全融入客观景物中。词中没有直接说"我很孤独"。而是通过"蟋蟀争鸣"、"桂子飘零"、"空阶蛩吟"等萧瑟秋景来烘托。特别是用"水天寥阔"、"烟水茫茫"的开阔景象,反衬内心的孤寂。这种手法让情感表达更加含蓄深沉。
2.意境萧瑟,氛围统一
全词从月光、寥阔天地到篱落、竹影,再到寒露、残桂,意象选择统一。所有景物都围绕"清冷、孤寂、迷茫"的核心意境展开从视觉(流光、竹影)、听觉(蟋蟀、鹤唳)到嗅觉(幽香)多感官描写。共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艺术空间,让读者身临其境。
3.章法严谨,层层递进
词的结构清晰,情感表达有层次。上片侧重写景,从大环境(仲秋、水天)聚焦到小景物(竹影、玉魄)。下片转入抒情,由感叹时光(年华寸阴)到直抒思念(欲寄新词)。最后以"与谁同列"的设问收尾,将孤独感推向高潮。整个过程由景入情,由外及内,逻辑严密,感染力强。
4.用典自然,意蕴丰富
词中化用了"鸿雁传书"的典故,如"雁行斜绝"。这表达了音信难通的无奈,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含蓄表达。同时,"绿蚁"(指酒)、"玉魄"(指月)等特定意象的使用。既符合词的格律要求,又丰富了作品的文化内涵。
————————
词中一系列美好意象共同营造了清冷、孤寂的氛围,层层递进地抒发了怀人之情。
自然意象
仲秋:点明时节,奠定清冷基调。
流光溢彩:形容月光皎洁,光影流动。
水天寥阔:描绘天地辽阔景象,反衬内心孤独。
晚风:传递秋的凉意和萧瑟感。
蟋蟀:秋虫之声,常伴孤寂,叫声如咽更添凄凉。
霜雪:象征寒冷与纯洁,暗示心境孤寂清冷。
千紫嫣红:代表往昔美好时光,以乐景衬哀情。
竹影:摇曳的竹影营造迷离、梦幻的氛围。
玉魄:指月亮,月光明灭不定,烘托伤感。
山寒露冷:山中寒冷的露水,强化秋的寒意。
银汉:即银河,广袤的星空引发对远方的遐想。
桂子:桂花飘落,象征美好事物的逝去。
烟水茫茫:雾气笼罩的水面,景象迷茫,心境亦迷茫。
鹤唳:仙鹤的鸣叫,声音清越,反衬环境的寂静。
人文意象
隐逸客:词人自比,表达超然物外又感孤独的状态。
疏篱巷陌:稀疏的篱笆和街巷,营造宁静又略带荒凉的居住环境。
绿蚁:指新酿的酒,常用来排遣愁绪,此处"剩绿蚁"显孤寂。
新词:想要创作新词寄托思念,却无处可寄。
雁行:古人以鸿雁传书,"雁行斜绝"表示音信难通。
————————
下面,把词中的这些意象串联起来,感受一下词里的秋日意境:
秋日怀远图
时维仲秋,夜色如墨。一轮明月高悬天际,清辉洒落,便是那“流光溢彩”。
极目远眺,天空与水面在夜色中融为一体,浩渺无垠,正是“水天寥阔”。晚风吹过,带来阵阵凉意,也送来墙角下蟋蟀的鸣唱。
词人独倚窗前,自称“隐逸客”,空气中似乎飘着淡淡的幽香,清冷如霜雪。他望着庭院里稀疏的篱笆和竹影,月光下,竹影婆娑,如梦似幻。
那轮明月,也就是“玉魄”,时而被云遮住,光影明灭不定。山间想必已是寒露凝结,寒意渐浓。抬头看,银河横贯夜空,星光点点,仿佛在低声诉说着什么。
阶前的桂花不知何时已悄然飘落,案上只余下一杯杯冷酒,也就是“绿蚁”。空荡的台阶上,蟋蟀的叫声此刻听来竟像是呜咽。
词人想写一首新词寄给远方的人,可抬头望去,天边的大雁早已排成斜斜的队列,飞远了,连传信的信使都没有。
他静静地等待着,或许等到天明,小池边会传来仙鹤的清唳。但到那时,眼前依旧是茫茫的烟水,这美好的秋景,又能和谁一同欣赏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