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杨树临风
杨树临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168
  • 关注人气:4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沛郁:水龙吟·出门千里耕耘去

(2025-08-10 19:28:18)
分类: 杨柳依依
杨沛郁:水龙吟·出门千里耕耘去


    出门千里耕耘去,蓦向寒居留顾。不惜放下,诗书百卷,一应名著。回首坦然,壮心未已,年华迟暮。念靠山村落,一应故旧,常入梦、清如许。
    方记闲庭未扫。问将来、余生何处?一枚狼羽,可怜学浅,激情难诉。雾锁西江,轻舟冲浪,气吞如虎。诵灵均楚辞,深思高举,泪奔如雨。杨沛郁《水龙吟·出门千里耕耘去》2025.8.10
    这首水龙吟以耕读生涯为脉络,融合了古典文人"兼济天下"的抱负与"独善其身"的隐逸情怀,展现了中国传统士大夫的精神世界。词中交织着对故土的眷恋、对理想的坚守以及对生命意义的哲思,层次丰富,意境深远。
    ‌上阕‌以"出门千里耕耘"开篇,勾勒出书生负笈远行的抱负。农事与诗书的并举,暗含《颜氏家训》"耕读传家"的古训‌。寒舍顾盼间,诗人对藏书、名著的"不惜放下",展现其对精神财富的超然态度,恰如朱敦儒"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的旷逸‌。结尾"念靠山村落"七字,将李白"我本楚狂人"的意象‌与陶渊明"心远地自偏"的境界熔铸一体,清梦中的故土情怀更显隽永。
    ‌下阕‌转入对晚年人生的叩问。闲庭未扫的细节,化用《庄子·知北游》"予恶乎知说生之非惑邪"的哲思‌,而"一枚狼羽"的意象,既暗含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又透露出词人老而弥坚的志气。西江冲浪的壮阔场景,令人想起苏轼"大江东去"的豪迈‌,最终以诵楚辞、泪成雨作结,既是对屈原精神的致敬,也暗合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的未竟之志‌。
    全词在耕读劳作中展现中国文人的精神图谱,将农事之勤、诗书之雅、报国之志与归隐之思浑然融合。
    其艺术特色在于:1.意象群运用精妙,狼羽、轻舟、楚辞等意象形成张力;2.时空交错,既写当下耕耘,又怀故园旧梦,更忧生命归宿;3.情感跌宕,从"气吞如虎"的豪迈到"泪奔如雨"的悲怆,展现完整的心路历程。值得称道的是,词末将个人命运与屈原精神相连,使私情映射出历史纵深感,正如杜甫所言"摇落深知宋玉悲"‌,在个体生命体验中寄寓了更宏大的文化关怀。
    ——————…
    杨沛郁的这首《水龙吟》,以深沉的人生感慨为脉络,将奔波的过往、未灭的壮志、浓烈的乡愁与对理想的坚守熔于一炉,字句间藏着岁月的重量与精神的执着。逐句解析如下:
    上阕:回望半生,在取舍与乡愁中见赤诚
    1.出门千里耕耘去
    起句便勾勒出人生底色:为了心中的目标(无论是生计、理想还是事业),毅然远离故土,奔赴千里之外“耕耘”。“耕耘”既是具象的劳作,更是对人生的经营——带着踏实的付出感,也藏着奔波的艰辛。
    2.蓦向寒居留顾
    “蓦”是猛然、猝然,“寒居”既指当下所处的清冷居所,也暗喻人生境遇的孤寒。在一路向前的奔忙中,忽然停下脚步,回望这“寒居”(或回望走过的路),瞬间涌上对时光流逝、处境清寂的怅惘,“留顾”二字,藏着对过往的不舍与反思。
    3.不惜放下,诗书百卷,一应名著
    为了“千里耕耘”,曾主动割舍心爱的诗书典籍。“不惜”看似洒脱,实则藏着深沉的取舍之痛:为了现实的奔波,不得不暂别精神世界的滋养,暗含理想与现实的撕扯——对知识的热爱未减,却只能为生活让路。
    4.回首坦然,壮心未已,年华迟暮
    回望半生,虽有舍弃与遗憾,却能“坦然”面对;但“壮心未已”与“年华迟暮”形成尖锐对比:内心的豪情与志向仍在燃烧,可岁月已催人生老,这种“心未老而身先衰”的矛盾,藏着不甘与悲壮。
    5.念靠山村落,一应故旧,常入梦、清如许
    由自身境遇转向最柔软的乡愁:思念那背靠青山的故乡,思念所有亲友故旧。他们“常入梦”,梦中的故乡与故人“清如许”——“清”是记忆的滤镜,既指故乡环境的纯净,也指人情的纯粹,与现实的“寒居”“迟暮”形成对照,乡愁里藏着对纯粹过往的眷恋。
    下阕:叩问前路,在迷茫与坚守中显风骨
    6.方记闲庭未扫
    “闲庭未扫”化用日常生活的细节,既可能指奔波中疏于打理生活的琐碎,更暗喻对内心秩序的疏忽——一路向前,却忘了停下来整理心绪。这句带着对“被忽略的日常”的怅然,也为后文的叩问铺垫情绪。
    7.问将来、余生何处
    直抒胸臆的追问:回望之后,不得不面对现实——剩下的人生该往何处去?既有对前路的迷茫,也有对生命意义的深层探寻,是历经沧桑后的清醒叩问。
    8.一枚狼羽,可怜学浅,激情难诉
    “狼羽”可象征勇武、志向(如古代羽檄传递军情,暗含对理想的执着),但“学浅”是自谦,实则藏着怀才不遇的憋屈:即便有“狼羽”般的豪情,却因境遇或能力所限,满腔激情难以言说,透着无力感。
    9.雾锁西江,轻舟冲浪,气吞如虎
    笔锋一转,由个人的压抑转向壮阔的想象:西江被浓雾笼罩(喻指世道艰难、前路迷茫),但仍有轻舟冲破浪涛,气势如猛虎般豪迈。这是内心的呐喊:纵有“雾锁”,仍要保持冲破阻碍的勇气,与“壮心未已”呼应,显露出不屈的锋芒。
    10.诵灵均楚辞,深思高举,泪奔如雨
    “灵均”是屈原的字,《楚辞》承载着他忧国忧民、坚守高洁的精神。诵读《楚辞》,感佩屈原“深思高举”(深沉的思考与高尚的操守),最终“泪奔如雨”——既是为屈原的命运悲泣,更是借屈原自比:个人的困顿与屈原的孤忠共鸣,将个人的感慨升华为对理想、对家国的深沉情怀,悲怆中见坚守。
    整体感怀
    全词以“回望-叩问-共鸣”为线索,将个人的奔波、乡愁、壮志与屈原的精神相勾连,在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中,展现了一种“虽处寒居而壮心不灭,虽遇迷雾而豪情未减”的生命姿态。语言沉郁中见豪迈,细节与宏愿交织,读来既有岁月的厚重,更有精神的力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