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首呼朋,携酒共酌,北海探幽。趁诗情未老,新词泼墨,烟波试翼,快意乘舟。竹影摇窗,茶香入砚,漫把闲愁付一瓯。抬望眼,见云舒云卷,自在风流。
而今我辈无忧。看儿孙、争锋志未休。效祖逖闻鸡,班超投笔,羲之临帖,陶令优游。纸上狅澜,胸藏丘壑,敢向蟾宫竞鳌头。待来日,或登高上岸,或隐林丘。杨沛郁《沁园春·聚首呼朋》2025.7.31
沁园春·聚首呼朋
这首《沁园春·北海探幽》是杨沛郁先生的作品,以北海风光为背景,抒发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
上阕:北海探幽,自在风流
上阕以"聚首呼朋,携酒共酌"开篇,描绘了与友人相聚北海,饮酒作乐的场景。"北海探幽"点明了地点和活动,"趁诗情未老,新词泼墨"表达了趁着诗情未老,创作新词的豪情。"烟波试翼,快意乘舟"则形象地写出了在烟波浩渺的北海乘舟的快意。
"竹影摇窗,茶香入砚"通过竹影和茶香营造出一种宁静雅致的氛围,"漫把闲愁付一瓯"则将闲愁寄托于茶中。"抬望眼,见云舒云卷,自在风流"以云卷云舒的景象,表达了作者自在风流的心境。
下阕:志未休,竞鳌头
下阕以"而今我辈无忧"开篇,表达了作者对当前无忧生活的满足。"看儿孙、争锋志未休"则转向对儿孙辈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像祖逖、班超、王羲之、陶侃等历史人物一样,勤奋努力,有所作为。
"效祖逖闻鸡,班超投笔,羲之临帖,陶令优游"连用四个典故,表达了儿孙辈应效仿古人,勤奋学习,立志报国。"纸上狅澜,胸藏丘壑"则形容儿孙辈在文学和学识上的才华,"敢向蟾宫竞鳌头"表达了他们敢于竞争,追求卓越的精神。
"待来日,或登高上岸,或隐林丘"则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许,无论是"登高上岸"还是"隐林丘",都是一种自在的生活态度。
总结
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描绘了北海的美景,又抒发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通过古今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儿孙辈的期望,同时也展现了自己自在风流的人生态度。
————————————
《沁园春·北海探幽》逐句解析
这首《沁园春·北海探幽》以北海风光为背景,抒发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以下是对该词的逐句解析:
上阕解析
聚首呼朋,携酒共酌,北海探幽
开篇点明与友人相聚北海,饮酒作乐的场景。"北海探幽"既点明了地点,也暗示了此次活动的雅致。
趁诗情未老,新词泼墨
表达了趁着诗情未老,创作新词的豪情。"泼墨"形象地写出了创作时的挥洒自如。
烟波试翼,快意乘舟
描绘了在烟波浩渺的北海乘舟的快意,"试翼"一词生动地展现了作者在自然中舒展身心的状态。
竹影摇窗,茶香入砚
通过竹影和茶香营造出一种宁静雅致的氛围,"入砚"则暗示了将自然之美融入创作之中。
漫把闲愁付一瓯
将闲愁寄托于茶中,"漫"字表达了闲适淡然的心境。
抬望眼,见云舒云卷,自在风流
以云卷云舒的景象,表达了作者自在风流的心境,也暗含对人生起伏的豁达态度。
下阕解析
而今我辈无忧
表达了作者对当前无忧生活的满足,为下文对儿孙辈的期望做了铺垫。
看儿孙、争锋志未休
转向对儿孙辈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像历史人物一样勤奋努力,有所作为。
效祖逖闻鸡,班超投笔,羲之临帖,陶令优游
连用四个典故,表达了儿孙辈应效仿古人,勤奋学习,立志报国。"闻鸡"、"投笔"、"临帖"、"归隐"分别强调了勤奋、志向、技艺和淡泊的重要性。
纸上狅澜,胸藏丘壑
形容儿孙辈在文学和学识上的才华,"狅澜"和"丘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他们的内外兼修。
敢向蟾宫竞鳌头
表达了他们敢于竞争,追求卓越的精神,"蟾宫"和"鳌头"都是古代科举考试中的象征。
待来日,或登高上岸,或隐林丘
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许,无论是"登高上岸"还是"隐林丘",都是一种自在的生活态度,展现了作者对人生选择的豁达。
总结
整首词通过对北海景色的描绘和对儿孙辈的期望,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作品。
——————————
这首《沁园春》上阕写当下闲适雅趣,下阕寄寓对儿孙的期许,全词融景、情、志于一体,既有个人的悠然,又有对晚辈的勉励,层次分明且意韵悠长。以下逐句解析:
上阕:叙当下闲情,抒自在之趣
“聚首呼朋,携酒共酌,北海探幽”
开篇点出场景:召集好友相聚,带着酒一同畅饮,同往“北海”(可能是实指地名,也可能泛指幽静的水边)探寻清幽之境。“聚首”“呼朋”显热闹,“携酒”“探幽”藏雅兴,起笔便勾勒出一幅友朋同游、闲适惬意的画面。
“趁诗情未老,新词泼墨,烟波试翼,快意乘舟”
承接上文,写游赏中的兴致:趁着作诗的兴致还未衰减,挥笔写下新的词作;在烟雾缭绕的水面上,仿佛如鸟儿试展翅膀般自在,乘舟而行,满心畅快。“诗情未老”“泼墨”显文人雅好,“烟波试翼”“快意乘舟”以动态场景写心境的舒展,将闲情与逸兴结合。
“竹影摇窗,茶香入砚,漫把闲愁付一瓯”
转向细节刻画:竹林的影子在窗前摇曳,茶香袅袅飘入砚台(以竹、茶、砚勾勒雅致环境);随意将淡淡的愁绪,都寄托在一杯茶里(“一瓯”指一杯)。“漫”字见随性,写尽抛却烦忧的悠然,以景衬情,显心境的平和。
“抬望眼,见云舒云卷,自在风流”
收束上阕:抬头望去,只见云彩时而舒展、时而聚拢,自在潇洒,无拘无束。以“云舒云卷”的自然之态,呼应前文的闲适心境,“自在风流”既是写云,亦是写人——此时的“我辈”,恰如流云般从容自适。
下阕:寄儿孙壮志,盼来日可期
“而今我辈无忧。看儿孙、争锋志未休”
转入下阕,由己及人:如今我们这一辈已无牵挂忧愁,转头看儿孙们,竞争进取的志向从未停歇。“无忧”承上阕闲适,“争锋志未休”启下文对晚辈的描写,过渡自然。
“效祖逖闻鸡,班超投笔,羲之临帖,陶令优游”
连用四典,写儿孙的奋进:效仿祖逖“闻鸡起舞”(勤练励志),学班超“投笔从戎”(立志报国),如王羲之临帖(刻苦钻研技艺),似陶潜(淡泊明志,归隐田园)。四典均指向“勤奋、立志、淡泊”,赞儿孙以先贤为范,奋发向上。
“纸上狅澜,胸藏丘壑,敢向蟾宫竞鳌头”
具体写儿孙的才志:笔下文章如波澜壮阔(“纸上狂澜”显才思),胸怀远大抱负(“胸藏丘壑”指心有格局),敢于在竞争中争夺顶尖(“蟾宫竞鳌头”化用“蟾宫折桂”“独占鳌头”,喻指追求卓越)。三句层层递进,赞其才、志、勇。
“待来日,或登高上岸,或隐林丘”
收束全篇,写对儿孙未来的期许:等将来,他们或许能“登高上岸”(喻指功成名就,事业有成),或许会“隐林丘”(喻指归隐山林,淡泊自适)。两种可能皆包容,既盼其有所成就,亦尊重其自主选择,显长辈的豁达与开明。
全词上阕“闲”得雅致,下阕“志”得昂扬,以己之悠然衬儿孙之奋进,融景、典、情于一炉,既有个人心境的舒展,又有家族传承的温度,余味绵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