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催花,桑麻凝露,落英零乱平阶。夜深人静,斜月照青苔。转瞬天明日朗,小村里,庭院高槐。藩篱处,丁香摆动,阵阵异香来。
年年,空怅望,旧交零落,顾影徘徊。问岸边红蓼,孤寂何来?图画何须淡雅,主题曲、碰撞情怀。倚栏久,凝思万里,相忆在书斋。杨沛郁《满庭芳·夏夜抒怀》2025.7.6
以下是对《满庭芳》原作的逐句解析,结合词牌传统与文本特征展开:
上片解析
「夜雨催花,桑麻凝露,落英零乱平阶」
以夜雨摧花起兴,化用吴融《废宅》"风飘碧瓦雨摧垣"的意象,通过"凝露""落英"勾勒暮春凋零之景。"平阶"暗示时间推移,花瓣铺满台阶。
「夜深人静,斜月照青苔」
转入静谧夜景,与柳宗元"风窗疏竹响,露井寒松滴"的幽寂意境相通。"斜月"暗含孤独感,为下片抒情伏笔。
「转瞬天明日朗,小村里,庭院高槐」
时空跳转至清晨,"高槐"象征乡土气息,与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的田园笔法异曲同工。
「藩篱处,丁香摆动,阵阵异香来」
以嗅觉收束上片,"丁香"呼应"满庭芳"词牌本义(满庭芳草),暗藏"盼归"传统主题。
下片解析
「年年,空怅望,旧交零落,顾影徘徊」
直抒胸臆,"年年"叠用强化时间流逝,与苏轼"三十三年飘流江海"的沧桑感相似。
「问岸边红蓼,孤寂何来」
拟人手法设问,"红蓼"常见于江南水乡,或受苏轼"江南好,千钟美酒"的意象启发。
「图画何须淡雅,主题曲、碰撞情怀」
突破传统词境,"主题曲"现代语汇的运用类似苏轼以议论入词的创新,体现古今情感碰撞。
「倚栏久,凝思万里,相忆在书斋」
收尾回归书斋场景,与苏轼"蜗角虚名"的自我超脱形成反差,突出文人式的内省。
整体特色
结构: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符合《满庭芳》经典范式,但末句现代语汇打破传统。
意象:融合"落英""青苔""丁香"等经典意象,与"主题曲"形成张力。
情感:从自然观照到人生感慨,延续了秦观"伤情处"的婉约与苏轼"百年里"的旷达双重脉络。
————————…——
《满庭芳·夏夜书怀》
夜雨初收,晨光微透,落红轻点苔阶。
槐阴转午,蝉影入帘来。
最是藩篱风过,丁香雪、暗沁诗怀。
年光里,故交星散,独对旧书斋。
堪哀。
人寂处,蓼花照水,自问幽哉。
笑画境求工,曲韵相挨。
万里云山望断,沉吟久、墨渍青衫。
争知我,新题锦字,字字费安排。
注:此作步原韵而新裁,上片以"槐阴转午"呼应"庭院高槐",化静为动;下片"蓼花照水"翻转"岸边红蓼"意象,由问转述。结句"字字费安排"暗合"相忆在书斋"而更见推敲之苦,以现代诗语"主题曲"转化为"曲韵相挨",保持词体雅正。
加载中,请稍候......